<p class="ql-block">老家在离桃江50公里远的一个小镇一马迹塘填,与安化相连,5、60年代这里就非常著名,商贾云集,热闹非繁。我的家就在离镇不远的农村,在这里度过了我的童年、少年,十八岁那年离开了村子,开启了一不样的人生。</p> <p class="ql-block">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是我的真实写照,村子还是原来的村子,门前的田野,还是那么绿悠悠、金灿灿。不同的是村子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道路硬化、整洁且安装了路灯,楼房林立且乡亲的脸上总洋溢着笑容。</p> <p class="ql-block">打开房门,稻花的清香味扑鼻而来。如今播种、插秧的方式被现代的机械化所取代,以前一声口哨“出工啰”已成了儿时的记忆,再也看不到以前4、5点起扯秧插田的劳动场景。</p> <p class="ql-block">到了秋的时节,稻穗从禾苗里钻了出来,在微风中摇曳,不久它的颗粒越来越饱满,金灿灿。</p> <p class="ql-block">老家的房前屋后绿树成阴,如果遇上一场雨,更加显得郁郁葱葱,空气也特别的干净,在城里呆贯了,不时在乡下呆上几天,过着慢生活,显得悠然自得。</p> <p class="ql-block">清晨,当你还沉浸在自然醒的模式中,那叽叽喳喳的鸟叫声会崔你起来、锻炼。</p> <p class="ql-block">老家的模样变了,熟悉的味道依然还在,八十多岁的大娘还在劳作,当你问她为什么呀?她说活动活动:筋骨。</p><p class="ql-block">这就是我的老家,一个喜欢喝擂茶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