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秋,这个承载着华夏儿女无数思念与期盼的节日,悄然而至。皓月,那轮千古不变的明镜,再次高悬于夜幕之上,洒下一片银白。家,是中秋永恒的主题,无论身在何方,那根线,总能穿越千山万水,将漂泊的心灵紧紧相连。</p><p class="ql-block">桌上,月饼的香甜与香瓜、石榴、菱角、栗子等瓜果的清新交织,每一口都是家的味道。月光下,家人团聚的笑颜欢声,构成了一幅最温馨的画面。</p><p class="ql-block">中秋,不仅仅是吃月饼、赏月的节日,它更是一次心灵的归航,一次情感的洗礼。在这一刻,所有的疲惫与烦恼都随风而去,留下的是满满的幸福与满足。月圆人团圆,是中秋最美的期许,也是最真挚的祝福。</p><p class="ql-block">月光沐浴下的人们,感受这份团圆的温暖,让情丝在心中流连,让思念化作最美的诗句,献给每一个心中有家的人。愿月光所及,皆是幸福;愿时光温柔,皆是团圆。</p> <p class="ql-block">当中秋明月升起之时,仰望天穹,在点亮了心灵的同时,也搅动了心底那一抹隐约的情思。颔首静听心之念语,便在那份孤寂清冷中泛起对故乡的乡愁、对亲人眷恋情怀。正如余光中的《乡愁》所言: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中秋节,也是我母亲的忌日。所以,每逢中秋,在“热烈”着欢欣的同时,心中也“跌宕”着对父母的绵绵思念……</p> <p class="ql-block"> 中秋之夜,最重要的活动就是赏月和吃月饼了,一家人坐在月光下,祭月、赏月、吃月饼,看着树上果实累累,享受着树下蜜意重重,朦胧的夜色之中,年轻的父母给调皮的孩子讲起嫦娥玉兔千年美丽的传说,老人惬意地品着茶,一家团圆的温韾变得底蕴悠长,年轻人,在月上柳梢头的浪漫里窃窃私语,绽开了甜蜜的爱恋,醉了恋人的心,大家美美地享受团圆的乐趣。</p><p class="ql-block"> 中秋之月恒定千秋,天下人都在望月思亲。</p> <p class="ql-block">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秋节传承至今,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符号,早已融进我们的骨髓血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对中秋佳节赋予了诸多美好的向往,留下了很多隽永优美的诗篇。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写出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情愫。苏轼的《赤壁怀古》“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美好愿望的期盼。此外,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杜甫的“露是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冯梦龙的“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等,都是借“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寄托深情。</p><p class="ql-block">经典美丽的诗文,代代相传陈陈相因——生生不息的文化千秋庚续传承……</p> <p class="ql-block">年年中秋,岁岁月明,时光流转,不负韶华。烟火人间,有人惦记,有人牵挂,就是幸福。不要再去追逐那些莫名的虚无,不要再去思忖那些恼人的烦事,只要我们心中怀揣明月,便无惧世间雾霾迷离。</p> <p class="ql-block">中秋之际,愿大家的美好愿景像月亮一样,即使偶尔有阴晴圆缺,也总能照亮前行的路,中秋快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