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上浦董家山古村落

幽香如故

<p class="ql-block">  董家山古村落位于上虞上浦镇,村口有牌坊,牌柱有联:“舜水虹蛘相传帝胄故里,东山狮岗自古美丽家园。”村道两边,整齐地耸立着水杉树,像列仗的哨兵,保护着古村的父老乡亲;更像热情的司仪,欢迎来到古村的每一位宾客。董家山现归属东山村,三面环山,整个村子依山而建,淳朴自然,静谧安逸。 </p><p class="ql-block"> 十多年前,董兄曾带我们到他的忘年交朋友家来过,他家楼阁轩敞,飞檐雕梁,家里的陈设也是精雕细琢,保存着大家族老台门的历史文化风貌,让我们惊叹不已。他家还有庄园,成片的草地,高大的芭蕉树,设计精巧又不乏古味的登高台,还有临水搭建的竹亭,让我们留恋忘返。可惜“忘年交”因病仙逝,唯留长叹:“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馀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p> <p class="ql-block">  今日重来,古村落已经有了很明显的变化。古村的戏台已经修缮一新,周边的沿廊挂着红色的灯笼,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转角处有一间咖啡馆,门口茂盛的两丛芭蕉树把新旧元素连接在一起,古民居,新滋味,让不再年轻的我们也有了欲欲一试的冲动。走进店内,细密的竹帘把高温阻挡,中式的老柜子,充满年代感的长板桌,幽暗的灯光透出与外面不一样的温度。每当周末,许多年轻人会来这里闻香品茗、享受咖啡的香醇、领略古村的恬静和怡然。</p> <p class="ql-block">  回味着咖啡的香醇,顺着村口的指示牌,沿着小路拾级而上,古村的房子两侧的山墙多为马头墙,有防火和装饰的作用,屋外的排水明沟连着屋内墙底条石里的排水沟和排水孔,利于快速排水,也相当于小小的蓄水池。今年的气温高得反常,秋雨绵绵变成了干巴巴的一个词。书记说,过段时间,这些沟渠内将会开通流水,屋边有水环绕,水草自然而生,古村会变得更有灵气和生活气息。</p> <p class="ql-block">  左手边沿石阶而下,耀眼的红灯笼吸引着我们,右边院落的正门为石库门,上有砖砌的门楼。这是不是有名的下八间和上八间?门楼做工考究,正厅,门厅,左右厢房,围墙合围而成。门口放着两缸铁树,进去才发现里面有许多文化元素,此间俱是寒之友!</p> <p class="ql-block">  跟上陈肖平主席的脚步,聆听他的讲述,才知道这里倾注了他的许多时间和精力。从唐诗之路的演变,谢灵运对后世山水田园诗创作的影响,及东山诗源的深入挖掘研究,到近代经亨颐创立的书画团体“寒之友社”,无疑是上虞一脉相承的文化高地。经享颐、何香凝、陈树人、张大千等,常聚会作画题诗,探讨艺事。作品题材多为松、竹、梅及河山之类,表现出“冰霜雪压心犹壮、战胜寒冬骨更坚”的高风亮节。</p> <p class="ql-block">  随着现代摄影艺术的发展,记录历史和传承文化又多了一个新的方式,拍摄下来,展示出来,让更多的人走进上虞,了解具有丰富内涵的孝德文化、青瓷文化、春晖文化、东山文化等等。2021年,为推动东山村创建成为“省摄影之乡”核心区域,上虞区文联、区摄协与上浦镇共同投入近10万元,将原本在城区的摄友之家迁往东山村董家山古村落。楼上还设有图书室,不但可以驻足静读,还跟市区的图书馆一样可以借阅,方便了附近的读书爱好者。</p> <p class="ql-block">  在古村落里,曲曲折折的弄堂,是最常见的。走惯了城市里的康庄大道,这些拐弯抹角的弄堂,显得坎坷不平。青石板记录了一场场人生的悲喜剧,留不住的时光,是观音手上的拂柳,仙气飘飘。抬头间,翘角的马头墙依然仰首挺胸,蓝天白云笼罩在山顶,一缕轻风从弄堂里吹过,爬山虎正悄悄地霸占阴凉的后墙,它们才是这个800多年古老山村的见证者。董家山古村将开设民宿,房子已经初建完毕,可惜安装的吕合窗和门太过突兀,破坏了古村的韵味,有待改进。</p> <p class="ql-block">  时近中午,路上行人很少。董兄正在与一位婶婶聊天。这位婶婶很健谈,她在这里出生,在这里长大,嫁的也是同村人。小时听过董家“三小姐”的故事,没想到今天还能亲眼见到“三小姐”的女儿。当年讲故事的人已经去世,他是谁?跟董家是什么关系?她也说不清。她可惜地对袁老师说:“要是你早来十年就好了,我带你去见他。”</p><p class="ql-block"> 这位婶婶家很大,道地足有五间房的宽度,道地外围种着两棵树,已经有四十年树龄。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树枝桠弯了下来,因为挂满了枣子,太重了。枣子已经泛红,地上也掉落了不少,袁老师捡了一颗比较完整了,用清水洗了洗,尝了味道,还很甜。说是秋枣吧,所以比白部枣甜些。我观察了一下枣子的形状,确实比平时我见过的白部枣圆胖些,但又比现在的冬枣要瘦小一点。成熟了的枣子为什么不采摘?想必是中秋佳节快到了,在静待游子归来吧。</p> <p class="ql-block">  离开枣树,错落有致的老台门又成了我们的关注点,那特有的构筑和古朴的韵味丝毫没有因年代的久远而减退消失。在这里,所有的东西都染上了时光的沉香。那斑驳的门楣,锈蚀的门环,镂空的窗棂,雅致的纹饰,绘画的瓦当,精巧的牛腿,高耸的照壁,剥落的院墙……似乎聚集了百年的灵气,流连于此,犹如浏览一部古典的线装书,那淡淡的墨香会悠然沁入你的心灵。</p> <p class="ql-block">  董家山村的老台门真多,那些寓意美好的木雕、砖雕、石雕,有绽放的菊花、饱满的莲蓬、鲜活的鲤鱼、八仙的传说、西游的故事,还有刻着“流芳百世”、“吉昌祥瑞”、“紫气东来”等字样的匾额,历经数百年,即使濡染上了岁月的风霜,却依然能看得出它的非同凡响,美轮美奂。下一次,我一定要再来看一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