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黔东南-榕江

仡佬树影

<p class="ql-block">  长期印象中,黔东南是一个少数民族多、服饰奇美、姑娘靓丽、处处歌舞升平、乡村民族文化浓厚、木材产量高、很有民族特色值得一览的一个地方。可是,由于工作上的不便,多年以来,这只是个梦想。</p><p class="ql-block"> 如今自由了,想去的地方都可以放荡不羁了!</p><p class="ql-block"> 金秋八月四日,我有幸随贵阳一家公司前往黔东南州榕江县,顺便在几个乡(镇)村转悠,让我真正看见了与我们黔北不一样的人文风情,甚是欣慰!</p> <p class="ql-block"> 苗族姑娘</p> <p class="ql-block"> 侗族姑娘</p> <p class="ql-block">  之前就听说过,黔东南是我省木材生产总量最大的地方,这次终于见识了。虽然没能全览,但就朗洞、仁里、平江等乡(镇7及沿途经过,满山遍野的杉木林就说明了一切。</p> <p class="ql-block">  天然林较少,人工林偏多。这是当地一晒谷男子说的。</p> <p class="ql-block">  如此说来,过去人们常说的“年年造林不见林,年年造林老地方”的说法难道不包括黔东南?</p> <p class="ql-block">  还有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稻谷,我的老家,人们都去外地进厂打工、找大活挣大钱,大把大把的田土很多年没有种过水稻了,如今堰渠损坏无人问津,早已没有了往日的生机。而这里的男男女女都忙于本土耕作,不仅仅是平坝上种满了稻谷,就连房前屋后坡坡坎上粑儿大小田里也是金灿灿的稻谷在飘逸!难道他们反此而满足?</p><p class="ql-block"> 在平江镇街口一洗车场,一位侗族中年男子告诉我:不种粮食就没吃的,我们一年主要把田地种好,附近打打临工就行了,当然,有时候也去跟承包商砍砍木材之类的。听了他的话我在想,这能找多少钱啊?难道他们用钱量不大?还是观念问题呢?最后断定:可能还是观念问题。</p> <p class="ql-block">  眺望远方,大山深处半山腰这么点田地也种植了金色的稻谷</p> <p class="ql-block">  民居很有特色,我也不知道是侗寨还是苗寨。但多数村庒都融入了现代洋房,感觉很不协调。我在微信咨询了我的一位侗族朋友,她说:苗房屋脊两端与房顶四角有翅角,侗族的房顶上没有。</p> <p class="ql-block">  在仁里乡一深山林区的峡谷,一望无尽的山峦,我仿佛再次看见了三十多年前西双版纳那原始的森林景象,让我好奇一路前行。唯见一位放羊约四十余岁的妇女,我问她这里叫什么地方?她说,我不知道汉话怎么说?我说你不是汉话说的很好吗?她说出去打工学的。我再问,你上了几年学,她说:没有上过学。闹了半天,我什么也没有问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9月9日,我们在榕江县的最后一站是来了定威水族乡摆头村。在与村委会一副主任闲聊时我好奇的问:“摆头”二字有什么说法吗?副主任滑稽的告诉我:解放前叫光荣村,解放后约195几年,一位区长初上任首次来到这里,累得气喘吁吁、连连摆头说道:太远了!从此,人们总是开玩笑称这儿叫摆头村,时间一长,家喻户晓,众人皆知,人们也都习惯了,官方也就认可了。</p> <p class="ql-block">  村委会办公楼就在水族寨子边上,有一个卫生室紧靠村委会前下端。看了苗寨看侗寨,今天又见到水族原始民居。据村委介绍,水族与侗族的民居区别不大。</p> <p class="ql-block">  无论怎么说,真正佩服的还是他们满山遍野的茫茫林海。摆头村委右边公路出行几百、摆丢至老水沟无尽头的一条支路,正是我们那几位年轻人前往的调查点。一路上,人工林混杂的天然林深深吸引了我的眼球。村委副主任告诉我:老百造林积极性很高,总是看谁家林子多,因此,几手看不见荒山荒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