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北京这“两园”也许到北京旅游的人都会光顾,不到此地就会失去来北京旅游的意义。这两个公园面积都很大,要走完非要坐船不可,但坐船的费用太贵,每人需要200元(老人小孩也全票),这比全国任何一个景区坐船的费用都贵,一趟下来游完,一家三口上千元费用就没了。这次北京旅游一个星期,一家人总共花费了二万四千元(吃住行不包括买手信),单住宿七天花去了7400元(中等费用住宿)。这次旅行给我最大感受是北京虽好,但景区门票和乘车对老年人优惠不多,不象山东全省,对老年人特别友好,对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全免(免公交、免景区门票、免景区内乘车以及坐揽车费用全免)。</p> <p class="ql-block">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位于北京市西郊海淀区新建宫门路19号。其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十二年(1886年),清廷挪用海军经费等款项开始重建,并于两年后取用今名,作为慈禧太后的颐养之所。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又遭八国联军破坏,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修复。颐和园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全园占地3.009平方千米,水面约占四分之三,由万寿山、昆明湖组成。园中分布着点景建筑物百余座、大小院落二十余处,古建筑三千余间,面积近7万平方米。古树名木一千六百余株。颐和园最突出的特色在于山环水抱的自然景观和皇家气派的宫苑建筑的完美结合,在真山、真水中进行景点设计,既突出皇家的气派,又体现了园林与山、水的和谐统一;既师法自然又高于自然,将自然美与人工雕琢巧妙地融于一体。颐和园的园林造景,融合了中国绘画、诗歌和文学的意境,造就出中国皇家园林宏大的气势、辉煌的色彩及其与山水绿化环境的充分协调关系。颐和园藏文物有四万余件,品类几乎涵盖了中国传世文物的所有门类,国家级文物有二万余件。1961年3月4日,颐和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12月,颐和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这个时候(暑假)来北京旅游,不但人多天气又热,走一下就会出汗,无奈,我们带孙一族只有这个时间才有出门旅游的机会。去年也在这个时候开始,带孙子到了好几个省旅行了四十多天。</p> <p class="ql-block">出发,坐游船,先游颐和园,皇城里皇家园林公园,就是不一样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我们坐在游船上,湖面广阔湖水荡漾,湖四周的建筑物时隐时现,好一派水景壮丽景色。</p> <p class="ql-block">湖两边的山、岛、阁、舫、树,都在我的视野中闪过。</p> <p class="ql-block">坐完游船,我们上了颐和园的长堤,即西堤。这是昆明湖中一道自西北逶迤向东南的长堤,仿照杭州西湖的苏堤而建。西堤不仅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而且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它不仅是颐和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游客游览颐和园时不可错过的景点之一。西堤的设计和建造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精髓,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沿堤遍植桃柳,春来柳绿桃红,形成了"北国江南"的美景,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西堤及其上的六座桥亭(柳桥、练桥、镜桥、玉带桥、豳风桥、界湖桥)共同构成了颐和园内独特的景观,使人在堤上走时,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中。</p> <p class="ql-block">圆明园遗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清华西路28号,中国清代大型皇家园林圆明园的遗址,占地350多公顷,其中水面面积约140公顷。曾被称为“万园之园”,其汇聚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之精华,并且融合西洋建筑手法,在世界园林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康熙末年和雍正年间,圆明园开始兴建。清雍正二年(1724年),圆明园的扩建工程正式开始。乾隆帝继位后,在圆明园内调整了园林的景观,增添了建筑组群。1860年,英法侵略者纵火焚烧圆明园,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圆明园的建筑和古树名木遭到彻底毁灭。清朝灭亡后,圆明园的遗物又长期遭到官僚、军阀、奸商巧取豪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对圆明园开始了保护整修工作。1979年,圆明园遗址被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13日,圆明园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一踏入圆明园,我便被那宏大的规模和壮丽的景色所震撼。圆明园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宫廷建筑的雍容华贵与江南园林的委婉多姿,同时还借鉴了欧式园林的精华,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貌。漫步在园中,我仿佛穿越回了清朝,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皇家的奢华与气派。</p><p class="ql-block">圆明园始建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朝皇帝的精心打造,前后历经150余年的建设。每一座建筑、每一片水域、每一座桥梁都凝聚着古代工匠的智慧和心血。乾隆皇帝更是将圆明园视为自己的“避暑山庄”,每年夏天都会来此消暑理政,使得圆明园在清朝的政治、文化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然而,圆明园的历史并非一帆风顺。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肆劫掠和焚烧。这场灾难使得圆明园内的珍贵文物和建筑遭受了严重破坏,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化为灰烬。这段历史让我深感痛心,也让我更加珍惜眼前这座虽然历经劫难但仍屹立不倒的园林。如今的圆明园虽然已不再是昔日的皇家禁地,但它依然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参观。圆明园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辟为圆明园遗址公园,供人们凭吊和缅怀历史。</p><p class="ql-block">走进圆明园遗址公园,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来到了那个辉煌而又沧桑的时代。园内的建筑虽然大多已残破不堪,但依然能够感受到它们曾经的辉煌。每一块残垣断壁都仿佛在诉说着那段屈辱的历史,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然而,圆明园并不仅仅是一座历史的遗迹。它还是一座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园林。春天的圆明园百花齐放、万紫千红;夏天的圆明园绿树成荫、凉风习习;秋天的圆明园金黄满地、硕果累累;冬天的圆明园银装素裹、分外妖娆。无论哪个季节来到圆明园,都能感受到它独特的魅力。除了自然景观外,圆明园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园内的每一处景点都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比如“大水法”是圆明园中最为壮观的欧式喷泉景观,它融合了中西建筑艺术的精华,展现了清朝皇帝对西方文化的热爱与追求。而“万方安和”则是乾隆皇帝最喜欢的一处景点,它寓意着天下万方安宁和顺,体现了乾隆皇帝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情感。</p><p class="ql-block">在圆明园中漫步,不仅感受到了它的历史沧桑和文化底蕴,还深刻地体会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圆明园内的山水、建筑、植物等元素相互映衬、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这让我更加坚信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也让我更加珍惜我们身边的自然环境。圆明园还是一座充满教育意义的园林。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通过参观圆明园,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我们的历史和文化,也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同时,圆明园还可以作为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更多的人在这里接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和洗礼。站在圆明园的废墟之上,我深感历史的沉重与文化的深厚。这座园林不仅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瑰宝,更是我们民族历史记忆中无法抹去的一部分。它见证了清朝的辉煌与屈辱,也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奋斗与崛起。如今,圆明园已经成为了一处重要的文化遗产和旅游景点,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参观和感受。</p> <p class="ql-block">圆明园主要景点介绍</p><p class="ql-block">1.大水法:以喷泉和水景为主题,设计独特,水池、喷泉、水渠相映成趣。</p><p class="ql-block">2.西洋楼遗址:保留了观水法、远瀛观、大水法等经典景点。</p><p class="ql-block">3.十二生肖铜像:位于"海晏堂"前的喷泉雕塑群,栩栩如生,具有观赏价值和传统文化意义。</p><p class="ql-block">4.正大光明:皇帝在园内举行朝会、接见外使的行政区域,功能类似故宫太和殿、保和殿。</p><p class="ql-block">5.鸿慈永枯(安佑宫):圆明园四十景之一,为清帝御苑的皇家祖祠,供奉御容画像。</p><p class="ql-block">6.蓬岛瑶台:建于福海中央,仿神话中一海三山之意,如仙境一般。</p><p class="ql-block">7.海晏堂:由正楼和后工字蓄水楼组成,最大的一处欧式园林景观。</p><p class="ql-block">这些建筑景观如今所见虽是面目全非乱石一堆残垣断壁。但是从中靠旧景遗物也能想像出昔日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参观并游完北京这两个皇家园林公园,有一个共同的命运就是,它们都多次受到外国侵略者强盗的盗夺践踏烧毁烧光之惨裂。这些血淋淋的事实说明,国家不强就永远没有安全可言,没有幸福可期,任人宰割。八国联军为什么会侵略我国,肆无忌惮地烧毁顾和园、圆明园,皇家的园林又如何?这英、美、法、德、俄、日、意、奥匈帝国,你们犯下的这些血债我们永远不会忘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