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儿时的中秋节</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蛐蛐在院子里的墙根下唧唧唧地欢叫着;中秋的晚风像一只温柔的手抚着人的面颊;月牙儿悄悄地爬上了树梢。奶奶在月光下给供桌上摆上了糖馍、月饼、石榴、花生、苹果,点燃了香烛,然后磕头祷告,嘴里念念有词。而我却急不可待的,两眼紧盯着献神之后美食桌上的供品。这是我对渐行渐远的儿时那中秋节记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我的孩童时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那时候,老百姓的日子还很清贫。但是,俗话说“瘦牛不瘦角”。穷年不穷节。逢年过节,农家人还是竭尽全力把生活安排的好一点。每年中秋节的前一天,奶奶都会包几个糖馍,扎几个枣馍。中秋节的当天,我家和左邻右舍的大婶、大嫂们便会互相送来自家做的各种拌菜、包子让大家品尝分享。虽然都是没有肉腥味的素菜,但是浓浓的乡情氛围却让人感到无比的亲切。我自小跟爷爷奶奶生活,那时候中秋节学校放秋假。中秋节我家送吃食的这份工作就是我来完成的。我们那条小巷有七八户人家,平时大家都相处的非常融洽和谐,因此逢年过节互相敬送吃食就成了一种常态。我记得奶奶拌菜时,不论是拌茄子,还是拌白萝卜、拌芹菜总是两大篦子,其中一篦子就是专门送人用的。大半个上午,我一次又一次的端着菜碗,上气不接下气的送来送去。看着我有点不耐烦的样子,奶奶就哄着我说,小娃腿软,跑乏了一会就没事啦!听话啊,晚上献神的月饼都是你的。而我在送菜的过程中,也换回了一碗碗的不同食材的拌菜,或者是两三个包子。乡亲们虽然贫穷,但是始终信奉和传承着礼尚往来的传统美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中秋节的下午,全村的群众会到大队的果园大门口分苹果。虽然一家只有几斤,但是大家的队伍排的像一条长龙一样。有的“手长”的妇女,苹果分到手临走时,还会冷不防从苹果堆子里抢上几个,赶紧装进自己的兜里。看苹果摊的人若是发现了骂上几句,也不会赶过去把苹果掏出来。我们村果园的苹果品种名叫卫锦。卫锦苹果非常的酸,跟现在的红富士没法比较,它需要贮藏上一段时间后才可以吃。但是卫锦耐贮藏也很放香,如果箱子里放两个苹果,到了冬天满屋子都在飘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孩子们最渴望的就是中秋节的晚上了。那时候,一般家庭的孩子都多。献了月神之后,当妈妈的便开始给孩子们分吃食。孩子们熙熙攘攘,你挣他抢,打打闹闹,哭哭叫叫,好不热闹。一块月饼,一个梨子,往往舍不得一次性吃完,藏在大家不易发现的地方,放学回来拿出来悄悄的咬上一点,又藏了起来。我们家只有我一个小孩,不存在这个问题,中秋节的吃食基本上都是我一个人享受了。我记得那时候从供销社代销点买回来的月饼,一包是8块。4块硬的,4块是糕点式的。爷爷奶奶一人尝一块之后,其它的6块便是我的了。秋假结束开学后,我的月饼吃吃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时光如梭,转眼就是几十年。随着世事环境的变化,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当年的中秋节场景一去不复返了,但是哪浓浓的乡愁记忆却是我永远挥之不去的情结。</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