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发源地——山西之三

潘宁坤

<p class="ql-block">雁门关——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雁门关不仅是重要的军事防御设施,也是旅游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p> <p class="ql-block">雁门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当时因北方突厥崛起,唐驻军于雁门山,于制高点铁裹门设关城,戍卒防守。明洪武七年(1374年)在古雁门关关址东南约5公里处重建了今址的雁门关。关城周长1000余米,墙高6米多,砖墙石基,内充夯土,有门三重,为东门、西门、小北门。雁门关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发生了许多著名的战役。例如,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曾在雁门关两次伏击日军,取得了重大胜利。</p> <p class="ql-block">云冈石窟——原名灵岩寺、石佛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州山南麓,是中国著名的石窟群之一。云冈石窟的开凿始于北魏时期,北魏皇始三年(398年),道武帝拓跋珪将都城从盛乐(今和林格尔县)迁至平城(今大同市),武州山成为盛乐与平城之间的交通要冲。文成帝拓跋濬即位后,令沙门统昙曜主持复法大业。在文成帝的支持下,昙曜选择了钟灵毓秀的武州山,"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饰奇伟,冠于一世"。云冈的大部分洞窟在孝文帝元宏迁都洛阳前完工,但是造像工程则一直延续到正光年间(520~525年)。云冈石窟的开凿历时约150年,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等朝代,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9000余尊,是中国石窟艺术宝库中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云冈石窟作为中国第一个皇家授权开凿的石窟,反映了北魏王朝的政治雄心。与我国诸多石窟寺比较,云冈石窟最具西来样式,即胡风胡韵最为浓郁。其中既有印度、中西亚艺术元素,也有希腊、罗马建筑造型、装饰纹样、像貌特征等等,反映出与世界各大文明之间的渊源关系,这在中华艺术宝库中是独一无二的,对后世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1961年3月4日,云冈石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云冈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截至2023年12月8日,云冈石窟景区年度游客人数突破300万人次,门票收入突破2亿元。</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康宁路,地处山西省中部,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前827年—前782年),于明代洪武三年(1370年)重建、扩修城池,是现今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整座城池宛如乌龟向南爬行,因此有“龟城”之称。</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由城墙、店铺、街道、寺庙、 民居等共同组成一个庞大的建筑群,整座城池对称布局,以市楼为轴心,以南大街为轴线,形成左城隍、右衙署,左文庙、右武庙,东道观、西寺庙的封建礼制格局,总占地面积2.25平方千米;城内街道格局为“土”字形,整体布局遵从八卦方位,由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条蚰蜒巷构成八卦图案,南大街、东大街、西大街、衙门街和城隍庙街形成干字型商业街。</p> <p class="ql-block">应县木塔——正式名称为‌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西北的佛宫寺内。这座木塔因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建筑风格,被誉为“‌世界三大奇塔”之一,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和‌巴黎埃菲尔铁塔齐名。应县木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并在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它的高度为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是一座纯木结构的楼阁式塔,没有使用一颗铁钉,全部依靠木构件卯榫咬合而成。</p> <p class="ql-block">应县木塔不仅是建筑史上的奇迹,还供奉着两颗‌释迦牟尼佛牙舍利,成为佛教文化的重要场所。它的建筑风格独特,外观五层六檐,内部却有九层,这种设计不仅美观而且结构稳固。木塔的斗拱设计尤为精美,使用了54种不同形制的斗拱,被誉为“斗拱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应县木塔经历了多次地震和战争的考验,依然屹立不倒,展示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技艺。然而,近代以来,木塔也遭受了人为破坏和自然侵蚀,保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20世纪90年代初,木塔的修缮工作正式立项,但修缮方案却历经近30年的论证仍未完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