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的境界

L国枫

<p class="ql-block">中医哲学观体现在整体观和辨证观。这反映了中华医学对人体的认知和处理疾病原则。</p><p class="ql-block">人是一个整体,某一处出现了问题与整体都有关联!</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古希腊文明时期,医学和哲学是文化和教育的一部分,因此养生法既包含了健康的身体和心理,也包含着对人生和人类精神追求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天人合一,顺应自然。</span></p><p class="ql-block">顺应四时,顺应时势,顺应内心。</p><p class="ql-block">用曾国藩的一句话;“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过往不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阴阳平衡,和谐共生。</span></p><p class="ql-block">阴阳学说则通过阴阳的对立统一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疾病的发生发展。</p><p class="ql-block">从生理学角度看,人体健康取决于两个平衡;即人体内部的平衡和人体与环境的平衡。人体健康出了问题,就是因为这些平衡早到了破坏。</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度即做人、做事、维持生命健康的分寸、尺度!也是维持平衡重要手段或方法。</span></p> <p class="ql-block">长寿不在于追求形式上的养生,而在于内心的平和与生活的有序。通过持久的自律与健康的心态。</p> <p class="ql-block">李叔同,也被称为弘一法师,通过他的生活经历和修行,深刻理解了人生的真谛。他认识到,人生中的拥有并不是最重要的,真正重要的是能够放下。这种放下不仅是对物质的放下,更是对情感、欲望的放下。</p><p class="ql-block">因此,我们应该珍惜每一个生命,尊重每一种存在,而不是盲目地追求个人的欲望和利益。</p> <p class="ql-block">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识药理,重养生,身体力行,年老后仍耳聪目明,是我国古时少有的百岁老人,其著作《备急千金要方》中记载了他的养生智慧。</p><p class="ql-block">核心是养性。</p><p class="ql-block">养性就是调养自己的精神心性,跳出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生观,去名利,除喜怒,远声色,绝滋味,少思虑,使自己保持一种宁静祥和的心境。</p><p class="ql-block">如此,虽不求长寿却能长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