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旧时光里的老物件</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8px;">文/海月</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span style="font-size:15px;">文章9月4号发表在《海宁日报》</span></p> <p class="ql-block"> 记忆,细细碎碎,似那阳光穿过梧桐的枝叶,照进静谧的心源.... </p><p class="ql-block"> 然而,在现代化的浪潮之下,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嬗变。那些与我们息息相关从不曾须臾分开的文化记忆、民间艺术、文化遗产等,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日新月异的时代洪流中,守护好这份“旧”的美好,让“新"与“旧”和谐共生? </p><p class="ql-block"> 许村镇李家村有个民间艺术馆,通过村委会的宣传发动,村民们懂得"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道理,自愿捐赠家里的老物件。村委会也将展品一一标明,让其一目了然,让村民捐得放心、赠得开心。 </p><p class="ql-block"> 竹编、木雕、灶头画、打铁等区块,集中展现,让大家在光与影当中回顾这些经常见的民间艺术带</p><p class="ql-block">曾经常见的民间艺术带给人们平凡的感动。 </p><p class="ql-block"> 一寸生花的印糕板,也叫"塌饼印子”, 便是指尖上的雕刻艺术与舌尖上的美食文化相结合的民俗产物。一见到它,不由为自己年少无知时做出的恶作剧感到羞愧。白雪皑皑时,与玩伴各自拿来家里的“塌饼印子”,用洁白的积雪充当米粉,敲出福、禄、寿、喜模样的“塌饼",送给村里一位90多岁的老奶奶。当时的她谢过后,随手把“塌饼”放在灶角上,等到烧饭光景拿来蒸时,却怎么找也找不到了,害得婆媳俩“唇枪舌剑”。 虽然事后被大人狠狠地教训,但这捉弄人的事仿佛这印糕板,深深地烙印在心里,无法释然。 </p><p class="ql-block"> 一枚小小的票根,承载着历史、文化和情感,具有鉴赏、收藏、保值、增值等诸多功能。馆内主要展示了邮票、粮票和各种旅游门票。馆内藏品蔚为大观, 种类近百种,数量逾干枚,令人为之感叹!</p><p class="ql-block"> 一袭蓑衣不仅是遮风挡雨的工具,还是几干年来广大农村生活的写照。蓑衣由棕榈叶或蓑草编织而成,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农村家家都有,体现了劳作的艰辛和愉悦。直至1970年,蓑衣被化纤产品取代,才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p><p class="ql-block"> 灶头画,是中国民间具有独特风格的造型艺术。以前农村家家都有柴火灶,灶头画丰富多彩,神祗类、故事类、纹祥类等。它们凭借独具的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经历了创始、传承,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p><p class="ql-block"> 木制纺车,一个底座撑起一个滚轮,纺车轮与锭子仅靠一根线来牵绊。多少个春夏秋冬,岁月浸染,木质纺车已成古色,每一个关节已柔润油滑。直到有了纺织厂,曾经的粗布渐渐由洋纱布、的确良、纯涤纶所代替。 </p><p class="ql-block"> 来到远近闻名的木匠之家,一位耄耋老人露出慈祥的笑容,很是健谈。老人说,家里两代人从事木匠行当已经一百多年,他开始从事木雕行业,也成为李家村的新发展。当问起做雕刻辛苦不? 老人憨笑:"以前是迫于生活,现在是唯一的爱好,也是一种传承。” </p><p class="ql-block"> 从民间艺术馆出来,漫步在绿意盎然的河岸,河水静谧如镜,“好想剪一段时光缓缓流淌”!</p> <p class="ql-block">来到远近闻名的木匠之家,一位耄耋老人露出慈祥的笑容,很是健谈。老人说,家里两代人从事木匠行当已经一百多年,他开始从事木雕行业,也成为李家村的新发展。当问起做雕刻辛苦不? 老人憨笑:"以前是迫于生活,现在是唯一的爱好,也是一种传承。”</p><p class="ql-block"> 从民间艺术馆出来,漫步在绿意盎然的河岸,河水静谧如镜,“好想剪一段时光缓缓流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