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那时的电力大院就是建在一个个山头上的一排排临时房。地上是泥巴地,墙则是几根木柱加上竹片然后糊上稻草和泥浆而成。</p><p class="ql-block"> 那时在建的新丰江电厂是华南地区大电厂。急需各方面的人材。一个国家需要的招唤,当时在南京市河海大学任教的父親就带着全家奔赴了河源山区。刚从大城市的大学教师宿舍搬过来,我们心都凉了,妈妈一看那房子就哭着说:这房子能住吗?</p><p class="ql-block"> 而我们家在那里却住了整整四年。家里没自来水。我学着用稚嫩的肩膀挑水回家。那是国家困难时期。粮食供应不足。我跟着妈妈房前屋后开荒种菜种番薯。在那里,我从不会光脚走路,到能光着脚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飞跑着上学。</p><p class="ql-block"> 记得有一年河源六点几级的地震。那房子居然也没事,只稍微有点倾斜。又记得一次遇上鸡蛋大的冰雹。房顶上的瓦片打烂了,蚊帐顶上装了不少冰块。第二天,有师傅上房顶重换瓦片,我们又继续住了些年。</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我在临时房慢慢长大。我在那学会了挑水,学会了种菜,甚至学会了砍柴。</p><p class="ql-block"> 现在,那临时房的旧址已成了花果山。我居然连那房子的照片也没留下。但那里却有我幸福的童年,那里也承载着我美好的记忆。电力大院的临时房只在我梦里重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小伙伴当年留下的为数不多的照片。照片虽然己模糊不清了。但仍记得当年是开心的。</p> <p class="ql-block"> 当年虽然居住条件差,吃得也不怎样。但也挡不住我们成长的欲望。</p> <p class="ql-block">没有游乐场,也没有公园。荒野的小池边也是少男少女的会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