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永乐宫,原名大纯阳万寿宫,在运城市芮城县城北约三公里处的龙泉村东,占地面积248000平方米。它是为纪念吕洞宾而修建的一座道教宫观,其绘制于殿内1000多平米的元代壁画,是世界现存的古代壁画艺术宝库之一,国家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永乐宫始建于公元1247年,原建在芮城县西南20公里的永乐镇,吕祖的出生地。宫宇规模宏伟,布局疏朗。除山门外,长500米的中轴线上还排列着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这四座巧夺天工的元代木结构建筑,永乐宫壁画则满布在四座大殿内。</p> <p class="ql-block"> 三清殿,又名无极殿,是永乐宫一座最重要殿宇。殿中保存的元代壁画巨制《朝元图》,完成于元泰定二年(1325年)。画中人物身高均在两米以上,笔法生动传神,集唐宋壁画艺术之大成,是中国古代寺观壁画发展至巅峰的杰作,迄今为止中国古代最大人物画,也是十三、十四世纪世界绘画史上极为重要的作品,被誉为世界级东方画廊。</p> <p class="ql-block"> 《朝元图》在三清殿内面积达403平方米,画面上共有人物289个。按对称仪仗形式排列,以南墙的青龙、白虎星君为前导,分别画出天帝、王母等28位主神。围绕主神,28宿、12宫辰等“天兵天将”在画面上徐徐展开。画面上的武将骁勇剽悍,力士威武豪放,玉女天姿端立,人物衣饰富于变化而线条流畅精美。</p> <p class="ql-block"> 纯阳殿,亦名混成殿,供奉全真师祖吕洞宾。吕洞宾生于唐德宗贞元十四年(798年),祖居芮城县永乐镇,是唐末著名道学家、医学家、养生学家。吕洞宾一生遍游各地悬壶济世、教化度人,民间有关吕洞宾的故事流传极为广泛。殿中壁画以连环画的形式绘制了吕洞宾神游显化故事52幅,总计212平方米。壁画由禽昌(襄汾)朱好古弟子所绘,完成于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p> <p class="ql-block"> 重阳殿,是为供奉道教全真派首领王重阳及其弟子“七真人”的殿宇。虽是叙述王重阳的故事,但却妙趣横生地展示了封建社会中人们的活动。这些画面,几乎是一幅幅活生生社会生活的缩影。平民百姓的梳洗、打扮、吃茶、煮饭、种田、打鱼、砍柴、教书、采药、闲谈。王公贵族、达官贵人的宫中朝拜、君臣答理、开道鸣锣、道士设坛、念经等各式各样的动态跃然壁上。画中,流离失所的饥民、郁郁寡欢的厨夫、茶役、乐手,朴实善良而勤劳的农民与大腹便便的宫廷贵族、帝王将相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照。</p> <p class="ql-block"> 永乐宫建筑群和精彩的壁画,其实并非坐落其原址上,而是在几十年前经历了一次“离乡别井”的迁移。1959年要修建黄河三门峡水库,而永乐宫正好位于计划中的蓄水区。当时,来自全国各地的现代“鲁班”们,仔细研究将永乐宫内1000多平方米的壁画完好地搬走重建。先拆几座宫殿的屋顶,再以特殊的人力拉锯法,用锯片极细微地将附有壁画的墙壁逐块锯下,一共锯出550多块。每一块都标上记号,放入垫满了厚棉胎的木箱之中。墙壁、壁画薄片和其它构件,用汽车、骡车、马车等交通工作逐步运到中条山麓,先重嵌宫殿,在墙的内壁上新铺上一层木板,再逐片地将壁画贴上,最后由画师加以仔细修饰。这项工程从1959年开工,经过了近5年时间终告完成。重建后,壁画上的切缝小得难以辨别,令人难以置信地完美地保留了杰作的旷世神韵。</p> <h3> 图为永乐宫搬迁过程的图片再现。</h3> <p class="ql-block"> “永乐宫”三字,为1963年时任山西 省常务副省长、政协主席、书协第一届主席郑林先生所书。</p> <p class="ql-block"> 永乐宫壁画属道教壁画,揭示教义和感召人心,几乎和元代共始终。用传统工笔重彩勾填画法,绘制了统领山川田野的护卫神祇、道教诸神祇朝拜元始天尊的宏大场面,将天地山川、日月星辰、社会历史拟人化,以道为主宰,探索宇宙自然规律,集中表现了道教“万物归元”的思想。</p> <p class="ql-block"> 承前启后,震古铄今。永乐宫壁画不但成就独立的宗教人物画体系,而且是中国宗教壁画的最后辉煌。弥为珍贵,美轮美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