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中的中央公园——祁门茶山公园游记

<p class="ql-block">  安徽南端,黄山西鹿,祁门小县城(简称梅城),有座茶山公园,位于老城区桃峰山山体东南侧,依山而建,风格独特,风景优美,是一座以茶文化为主题的生态公园‌,属黄山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公园规划区域:东至文峰南路,南接牯牛降大道,西至茶山路,北接新兴路。县委大院座落在公园南侧,商业服务区和居民住宅区环绕四周,被市民称为小城中的中央公园。公园山势不高,有一条沥青大路,四条青石水泥台阶登山道,与山脊蜿蜓曲折的小径相互贯通。</p><p class="ql-block"> 初秋处暑时节,祁门小城,早晚气温稍降,白天温度高达35度左右,喜欢手机摄影的我,常去茶山公园游玩拍景,感受这座以茶文化为主题的生态公园魅力。</p> <p class="ql-block">  公园东北侧山脚,新兴路与文峰南路交叉处 ,有一尊楚楚动人的茶花女雕塑和红色的隽秀字体,特别引人注目。茶花女雕塑是1987年祁门红茶在比利时获得世界金奖,为纪念这一盛事,由当时祁门茶厂出资而建造的。1979年邓小平视察黄山赞叹“你们黄山自然资源丰富,祁红世界有名……”,后来,其中八个字镌刻在雕塑后面的照壁上,成为祁红茶乡地标性景观。</p> <p class="ql-block">  沿着文峰南路前行几十米,紧邻县委大院,有一座用白色大理石制作的徽派建筑风格的牌坊,正中央镌刻着“茶山公园”四个大字,气势恢宏,石柱上面雕刻着双龙戏珠,栩栩如生,左右两旁还有两只石狮,威风凛凛。牌坊寓意是吉祥平安,祝福茶乡人们生活美好,传承祁门历史文化。</p><p class="ql-block"> 拾阶而上,休息平台靠山有一面浮雕文化墙,以形象生动的雕刻,详钿记录了清朝光绪年间,祁门高香红茶的制作工艺流程。祁红创始人胡元龙研制的色、香、味、形俱佳的上等祁门红茶,以其香气芬芳馥郁、茶叶浓醇鲜爽而闻名,被誉为“祁门香”。</p><p class="ql-block"> 1915年, 祁门红茶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与印度大吉岭红茶、斯里兰卡的乌伐茶,被称为世界三大高香红茶。祁红亦是中国10大名茶之一。</p> <p class="ql-block">  沿青石台阶上行,山坡绿油油的茶园中,有一座灰白色双层六角飞檐凉亭,名称“茶中醉”。在亭中伫立,望着翠绿的茶园,仿佛浮现茶花女采茶的身影。春季,这些茶叶的嫩芽是制作上等红茶的原料。倘若泡一杯新制的上等红茶,慢慢品尝,那浓郁的花果香味,沁人心脾,滋醇鲜爽的口感,让人陶醉。</p> <p class="ql-block">  沿着台阶道继续上山,山脊鹅卵石小道很幽静,漫步观光很舒适,也很自在。路两旁参天古树——三角枫,枝繁叶茂,山坡上的茶园,绿意盎然。一缕晨曦洒落在茶园和古枫上,茶园显得更翠绿,古枫呈秋绿色,眼前柔和美丽的景象,如诗如画,让人顿感心情开朗,神清气爽。</p> <p class="ql-block">  山脊小道东侧茶园有一处致高点,可以腑瞰祁门老城风光。山区气候多变,在不同时间点,有不同的景色。</p><p class="ql-block"> 秋雨霁后,次日清晨,眺望远方,天际相连,云遮雾绕,雾气氤氲,远处连绵的山峦被浓浓的云雾笼罩,城东祁山隐隐显现;初升的太阳藏在厚厚的云层和浓雾中,折谢出淡淡的金色光芒,洒落在梅城鳞次栉比的建筑上,构成梦幻神秘的山城画面。</p><p class="ql-block"> 傍晚,放眼远眺,天空清澈,蓝天白云下,山峦叠翠,山色峻秀,群山逶迤梅城,宛如一幅优美的山城画卷。</p> <p class="ql-block">  走出茶园,站在山脊上往西北山坞俯瞰,在山坞尽头,有一座用深灰色花岗岩依山而建的亭台,远望上下四层,蔚为壮观,有位游客称其像古代点将台。</p> <p class="ql-block">  亭台入口处,左右两扇文化墙上,有两首七律诗,描写了城东祁山险峻而清幽的景致,赞颂了祁红品质享誉古今中外,带动了祁门经贸发展。</p> <p class="ql-block">  上台阶到一层,面积约 300多平方米,山壁上有一幅浮雕,展现了我国古代茶圣陆羽等茶道著名代表人物的生动形象。浮雕画面右边篆刻文字,介绍了祁门红茶品质。“条索紧细,苗秀显毫,色泽乌润,清香持久,似果似兰,红艳透明,鲜红明亮,滋味醇厚,回味隽永。” 左边篆刻文字,介绍了古代茶艺十二道程序。“宝光初现,清泉初沸,温热壶盏,王子入宫,悬壶高冲,分杯敬客,喜闻幽香,观赏汤色,品味鲜爽,再赏余韵,三品得趣,收杯谢客。” </p><p class="ql-block"> 平台中间青石桌上,放着一把很大的紫砂壶和一个紫砂茶杯雕塑,象征着祁门茶乡人们,热情好客,来祁门旅游观光的游客,都可品偿到那芬芳馥郁和浓醇鲜爽的祁门红茶。</p> <p class="ql-block"> 二层面积约500平方米,三块块浮雕,反咉了祁门的历史。根据浮雕上祁门赋所述内容,借助县志史料,进一步了解了县史。据记载:秦末,此地为鄱阳湖吴芮部将梅绢的封地,城西五公里处有梅绢城,故有“梅城”之称。原为歙州黟县和饶州鄱阳二县地置。唐武德五年(627),析鄱阳县地置新平,后改县新昌,天宝元年(742)又改浮梁县。永泰元年(765)方清起义,于黟县西乡赤山镇(现祁山镇)设阊门县。永泰二年(766),析黟县和浮梁县地,置祁门县。以其东北有祁山,西南有阊门,乃合名祁门。 唐属歙州。元属徽州路。明清属徽州府。民国初年直属安徽省,后属皖南行署第十、第七行政督察区。解放后隶属徽州专区,今属黄山市。”</p> <p class="ql-block">  祁门地处皖赣咽喉,自古兵家必争之地。黄巢义军五克祁门,太平军七克祁门,县城东街敦仁里洪家大屋墙上至今还保存有太平军的题字:“太平天国奥东前营叶高”,字迹清晰。1930年,刘仲希前来祁门开展革命活动,发展党员,于次年3月在西乡大桥头成立了祁门县第一个中共党支部,1932年始建中共祁门县委于西坑。</p> <p class="ql-block"> 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为防倭寇县城筑石城,逶迤1060丈,城高2丈,大小城门9座。咸丰四年(1854),太平军攻城,西北段皆毁。同治七年(1868),东南段被洪水冲毁,仅余城基。1958年,以城基为路基修筑阊江路</p> <p class="ql-block">  三层面积约500平方米左右。三幅浮雕,描述了梅城青山环绕,依山临水,山川秀美,人才辈出。祁门山多田少,物产有茶叶、瓷土、农、桑、林。祁红被称为“群芳最”、“茶中英豪”,是享誉中外的上等珍品,瓷土有“天然配方”和“瓷土之王”之称。据唐朝张途记载:居民“业于茶者七八”,“给衣食、供赋役,悉恃此”。证实了茶叶是当时祁门主要经济支注,带动了商业发展。浮雕画卷反映了明清时期,阊江河水运繁荣,有人赞阊水为“接岸桅墙白雾中”。</p> <p class="ql-block"> 祁门历史上有多位名人。宋代有古仆射汪伯彦、文学家方岳,元有经学家汪克宽,明有医学家汪机、郑之珍、徐春甫,清有大盐商、藏书家马曰琯、马曰璐、抗清英雄许文瑾、许文珂等。</p> <p class="ql-block"> 亭台顶市民广场,面积约1万多平方米,南面边缘台上是一座古色典雅的亭廊,北面有两座四方型中式凉亭,一个生态气象实时监测显示频,西面是门球场。广场树木葱茏,紫微芬芳。纵横交错的人行道旁,有香樟、银杏、乌桕、桂花、紫微、樱花等乔灌木,形成一道道绿化带,将广场分为五个大小不一的活动区,为各类文体娱乐爱好者提供了活动场所。初秋的白天,“秋老虎”日照强烈,气温较高,广场很寂静,没有游人。</p> <p class="ql-block">  清晨,广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有太极拳优雅的国标音乐声,也有太极剑悠扬柔和的古典音乐声,还有广场舞强烈节奏感的音乐声,多种音乐交织成独特的声乐。有打羽毛球的,也有徒步健身的……。夏秋早晚,这里是市民休闲娱乐、运动健身的乐园。</p> <p class="ql-block">  门球场上,清晨傍晚都有几位门球爱好者的身影,他(她)在训练击球技巧,在切搓中觅乐,击球运动中健身。</p> <p class="ql-block">  公园西北侧山坡,是一片条播密植梯型茶园,郁郁葱葱,山脊青石水泥环山小道,上下起伏,蜿蜓曲折,两旁排序整齐的古枫,高大挺拨,六角飞檐凉亭,古色古香,构成一幅景色秀美的山色画卷。初秋,在这座落于天然氧吧中的凉亭里,憩息赏景,空气清新,微风吹拂,感受大自然的韵律,享受一份宁静与惬意的时光,是一种独特美好的休闲体验。</p> <p class="ql-block">  茶山公园山色秀丽的自然景光,与蔚为壮观的多层亭台和座落于山脊山腰体型优美的八座凉亭,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公园以展示茶文化为主题,集休闲观光、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为一体,是祁门市民融入大自然,休闲娱乐、了解祁门历史文化的好去处,也是外地游客来祁旅游观光的必游打卡景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