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读历史之董糖:风中的胭脂味

吃货一枚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吃货读历史系列之71:</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董糖:风中的胭脂味</p><p class="ql-block"> 中华小吃是最接地气的,而且往往有历史的味道。比如在江苏如皋,就有这样的名小吃,它以面粉、芝麻、饴糖为料,白糖为辅,经多种工序压制成长方体,层次分明,松酥香甜,入口即化,当地视之为如皋四珍之一,人称:董糖。 </p><p class="ql-block"> 据传,此小吃最初由明末清初文学家冒襄之妾董氏制作而成,因此称之为董糖。这也有史料佐证,清朝道光年间的《崇川咫闻录》就有相关的记载。</p><p class="ql-block"> 冒襄,字辟疆。江苏如皋人。 也许你不太晓得此人,但最近这些年可能你又觉得晓得此人。 不晓得,因为此人没有当时大家黄宗羲那样鼎鼎有名,虽然他人称明末四公子之一,也有著作流传于世。晓得他,可能因为有段时间好事者考证《红楼梦》不是曹雪芹而是这位爷所著。冒,这个姓,在百家姓里排名至少两百开外了,在江苏如皋,这个姓,反而不少,据传是来自蒙古贵族脱脱氏。不过,冒姓,也是中国历史上古老姓氏,有多古老?比你想象的更老,呵呵,最早可以源自上古伏羲!物以稀为贵,人以姓为奇。冒襄的老爹就曾因这个稀有的姓,被人梦中言中,登科进士,挤进大明轶事排行榜,</p><p class="ql-block"> 嗯,有点扯远了,咱们毕竟是吃货聊历史,还是回到董糖来。 董糖源自冒家董氏,你可能有疑问,这董氏有何能耐,让此小吃发扬光大,流传至今?这董氏并非一般的良家妇女,富家小妾,她乃古韵绫波,画舫烟雨之中,秦淮八艳之董小宛也。关于董小宛的故事众多,史料中关于她的记载不多,我只摘录板桥杂记中比较详细的一段,与众吃货分享:</p><p class="ql-block"> 董白,字小宛,一字青蓮,天姿巧慧,容貌娟妍,七八歲時阿母教以書翰,輒了了。少長顧影自憐,針神曲圣,食譜茶經,莫不精曉。性愛閑靜,遇幽林遠澗,片石孤雲,則戀戀不忍舍去。至男女雜坐,歌吹暄闐,心厭色沮,意弗屑也。慕吳門山水,徙居半塘,小筑河濱,竹籬茅舍,經其戶者則時聞詠詩聲或鼓琴聲,皆曰:「此中有人。」已而,扁舟游西子湖,登黃山,禱白獄,仍歸吳門。喪母抱病,貸樓以居。隨如皋冒辟疆過惠山,歷澄江荊溪,抵京口,涉金山絕頂,觀大江竟渡以歸。後卒為辟疆側室,事辟疆九年,年二十八,以勞瘁死。辟疆作《影梅庵憶語》二千四百言哭之,同人哀辭甚多,惟吳梅村宮尹十絕可傳小宛也。其四首云: </p><p class="ql-block">珍珠無價玉無瑕,小字貪看問妾家;</p><p class="ql-block">尋到白堤呼出見,月明殘雪映梅花。</p><p class="ql-block"> 董小宛虽出自青楼,但才艳双绝,最后决意加入冒家,成为冒襄的侧室,俗称小老婆。冒家乃书香门第之家,董入冒门,地位可想而知。适逢明末清初,兵荒马乱,董小宛在冒家勤劳苦干,短短九年,二十八岁就离世而去。冒襄为思念董小宛,专门洋洋洒洒数千言,写就《影梅庵忆语》,回忆与董小宛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后世文人墨客给予很高的评价。当代大家李敖曾经在其《冒巢民董小婉夫妇合璧卷真迹神品说明》里,用李敖式语言写道:在冒辟疆八十三年的生命中,除了上述的经历和著作外,最能彰显他文采风流的,乃是他跟名女人董白的关系,和他在董白死后所写的《影梅庵忆语》。这部悼亡之作,当时已经传诵一时,后来更是播休异代。开了陈裴之《香畹楼忆语》、蒋坦《秋镫琐忆》、沈复《浮生六记》等书的先河。中国男人为他心爱的女人写书而又写得哀婉动人的,冒襄自是第一名。</p><p class="ql-block"> 又有好事者吃瓜不过瘾,指出冒襄冒辟疆其实是个渣男,他见一个爱一个,曾经对另一位粉黛陈圆圆垂延三尺,后来才对董小宛另眼相看。董小宛早逝,与这位冒兄在家不给力,让董被冷落与辛劳,脱不了干系。 </p><p class="ql-block"> 更有好事者编撰出故事:其实,董小宛没有死,她被当时的顺治皇帝看上了,成了顺治的董鄂妃,如此说来,顺治出家与董小宛也挂上了关系。吃货我觉得如此窜改董小宛的结局,当是凄惨加悲惨。根据《董小宛考》所述,董与顺治应该没有一毛钱的关系,按年龄推算,董小宛去世时二十有八,当时的顺治只有十四岁。也许,顺治眼里,他可以把董小宛当作神仙姐姐,但与董鄂妃肯定没关系。你可能会说,人家不是有八十二与二十八年,为啥不能有十四与二十八,杨过还娶过小龙女呢。好吧,你赢了,反正吃瓜不怕事大。 </p><p class="ql-block"> Anyway,董小宛不但才艺卓绝,而且厨艺甚佳。不但有董糖还有董肴名吃传于后世。冒襄不但有艳福还有口福,作为男人,是不是也算人生不枉一世?在那个动荡年月里,他能八十三岁高龄而世,除去基因,或许与此有关。 </p><p class="ql-block"> 董小宛病逝,那位写过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吴梅村专门写诗八首,以为纪念。其中一首有云:京江话旧木兰舟,忆得郎来系紫骝。残酒未醒惊睡起,曲阑无语笑凝眸。</p><p class="ql-block"> 这让我想起刀郎的一句歌词:我是那年轮上流浪的眼泪,你仍然能闻到风中的胭脂味。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