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中華文化的一代天才人物和抗日烈士郁达夫,八十多年前在蘇門答臘生活和被日軍殺害。為了讓這段歷史在印尼社會中得到認識和瞭解郁达夫在東南亞的生活歷史足跡,2024年9月2日至5日,由世界馬來人友好協會分會長、作家劉寶軍與印尼西蘇省筆者協會主席莎斯翠女士在蘇門答臘省府巴東市省文化廳禮堂發起和主辦了此論壇。期間,來自印尼、馬來西亞和中國的貴賓,沿着郁达夫當年的生活足跡,分別在西蘇門答臘省府巴東市、武吉丁宜市和帕亞昆布市、印尼米南加保族进行考察。作者靜佳对此活动作了详尽的记录,特编发与本次论坛活动相关的内容。 巴東市是蘇門答臘島嶼靠近印度洋海域的優美城市,也是当年郁达夫结婚的地方,與會嘉賓參觀了郁达夫結婚的賓館舊址、華人廟宇和華人社團恆明堂和福德堂等。 武吉丁宜山城是郁达夫做翻譯的地方,與會嘉賓參觀了日軍強迫印尼各地的勞工,修建的長达6公里貫穿城市的地道即“日本洞”,日軍將其作為軍事基地,修建的過程中前後殺害了近十萬人。研究二戰太平洋戰爭歷史學家劉寶軍認為,郁达夫通曉日語,可能知道不少日軍的罪行,懼怕郁达夫揭露其罪行故將其殺害。與會嘉賓還參觀了附近的華人抗日11人蒙難紀念碑,以及當年日本憲兵總部即現警察局。 郁达夫当年的家在帕亞昆布市,该市群山環繞,也是郁达夫當年與胡愈之等華人精英流亡的地方。與會嘉賓參觀了當年郁达夫的居住的舊址和工廠原址及附近印尼米南加保族的舊皇宮建築群,瞭解對獨特的米南加保族的建築物藝術、食物、衣飾和宗教文明信仰。美麗壯觀的米南加保的山脈、河流和稻田環境給大家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郁达夫的事蹟和地位成果和他為抗日反對戰爭的而犧牲的偉大精神,得到了印尼各級政府,民間團體的認可和大力支持。印尼文主要媒體都有廣泛的報導。在論壇上,來自印尼的多位學者,也分享了他們對郁达夫的研究心得。特別是郁达夫當年生活居住的城市帕亞昆布市政府特別安排文藝表演等。郁美蘭在出生地印尼得到的熱情接待,城市街道邊巨大廣告牌上有市長蘇波然提儂(Ir Suprayitno M.M)和郁达夫的女兒郁美蘭的歡迎牌匾。 論壇得到華南師範大學副校長吳堅的大力支持,該校東南亞研究中心的學者教授柯森主任、鍾燕惠研究員等來具體參與郁达夫在印尼的研究,以及與西蘇省古老高等學府安德拉斯大學有合作關係。 与会嘉宾们在印尼古老的安德拉斯大學参观 馬來西亞華人文化協會副總會長馬燕國、書法家學者趙友福和張書藝等參與了論壇。同時,中國著名企業家豐元上市公司董事長趙光輝(右)、河南米立方集團董事長趙志剛(左)伉儷,也非常熱心關心歷史文化的研究,前來參加論壇活動。图为趙光輝、趙志剛与中國駐棉蘭總領事張敏先生(右二)、劉寶軍(左二)合影。 印尼蘇門答臘當地有160年歷史的古老華社團體“恆明堂”和150年的歷史“福德堂”都參與和協助了此論壇活動。他們都認為這個對研究華人歷史和加強華社與印尼各界的和睦相處關係都意義深遠。 印尼筆者協會主席薩斯翠女士(右二),在論壇中認為通過這此活動,可以大大增加印尼社會對郁达夫在文學方面巨大貢獻的瞭解。也是西蘇門答臘省郁达夫的歷史成為此地歷史人文的一部分,對當地的歷史文化和旅遊都有助推作用。 熱情全力支持本論壇活動的帕亞昆布市長,不僅安排了盛大的歡迎儀式,迎接郁达夫的女兒郁美蘭。出生於帕亞昆布的郁美蘭,雖然她已經在中國生活,但79年了,她仍然沒有忘記她的出生地,回來來看這裡的山山水水,讓他的父親的英靈得到安慰。在該市歡迎會上,面對當地穆斯林社會,劉寶軍特別提道,郁达夫為中華精英人物,而他在在蘇門答臘的帕亞昆布市的三年生活,也是該市具有文化和歷史影響之事。如古蘭經裡有經典語:“先烈的犧牲,並非死亡。他一直在活著的。常人何以知曉之?”。 中國駐棉蘭總領事張敏先生伉儷與領事館工作人員,一起來參與了論壇和對郁达夫等中華文化精英人物和烈士在蘇門答臘的大歷史足跡的考察,並在論壇上做了講話。鼓勵教育學者更多的對蘇門答臘80年前的抗日歷史作研究挖掘工作,來提高對年輕一代的影響和愛國教育。 在帕亞昆布市,代表們還遇到了與郁达夫見過面的歷史見證人——90高齡的華人張蘇州先生(右二)。張蘇州說記得當年九歲左右,郁达夫每天早上,帶領他去附近的餐館吃早餐,後面每次還給他零用錢。可能因為他是湖北天門人,他爸爸早期從湖北移民這裡生活,與郁达夫關係密切。 此次的論壇和考察活動非常成功,離不開印尼當地政府和各界團體的支持,是大家一起合作無間配合的成功。與郁达夫一起流亡這裡的多位中華精英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任《光明日報》總編輯、曾任新中國首任國家出版總署署長、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和全國政協常委胡愈之及夫人沈慈九對郁达夫在南洋的歷史都有著述,中國駐印尼首任大使王任叔在他後期付出了40年時間研究印尼文化歷史,汪金金和張楚崐(前中新社副社長、前廈門副市長),都有在中國出版和發表了對印尼的所見所聞和介紹印尼歷史的書籍。上述文化名人對印尼的文化交流在大陸早期推廣做出的重大貢獻,胡愈之先生出版的《印尼文字典》和《印尼文語法考究》對印尼和文化歷史都是很好的推廣。 9月5日,中國和馬來西亞的代表團在返回吉隆玻時,恰好與西蘇門答臘的省長馬耶爾迪閣下(IR Mahyeldi Ansharullah )(右一)同機。他與郁达夫出生在印尼蘇門答臘的小女兒郁美蘭(右二)女士用印尼語進行了友好交流。 郁美兰的论坛出席证 论坛举办当地媒体的报道 <b>《致郁达夫》<br> 作者:刘宝军</b><div><br> 來了<br> 可愛的女兒與朋友<br> 來到了米南加保的地域<br> 從奔騰的蘇門答臘的河流上<br> 從高懸的米南加保莊嚴的建築物上<br> 在米南加保四周環繞的<br> 高聳蜿蜒的山脈上<br> 在那青翠茂密的蘇門答臘森林中<br> 我們看到了那不朽的華族精英<br> 郁达夫的英靈<br> 他如高飛的雄鷹<br> 在廣闊無邊的印度洋裡<br> 我回來了<br> 我們可愛的英雄<br> 在印尼的土地上<br> 你可愛的女兒的照片<br> 掛在你當年生活失蹤的街頭上<br> 來歡迎她和親人朋友<br> 我們可愛的英雄<br> 我們可愛的中華精英——<br> 郁达夫</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