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自省老年大学从红专路搬到众意西路,我就一直坚持在这里上学,至今已经有近两年时间了吧。每到我上课的周一下午,我就会提前(大概在11.30分)吃饭,然后定好闹钟,睡上片刻,基本上,一点左右,我就开始出发了。每次出发前,我都会挑选一套合适的服装,把自己弄的得得劲劲,精神抖擞,仿佛一次隆重的赴约。</p> <p class="ql-block">老年大学走廊墙壁上学生们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上学的路比较远,几乎穿过整个市区。出了家门,先骑上几分钟自行车到公交站,4站之后再转地铁40分钟,然后再步行十分钟坐一站公交,前后大约得一个多小时。之所以那么远不惜从西边的闹市区转东区来到省老年大学,那是因为,我认为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就像征文的大标题所讲的那样,学习,让生活更美好。上课,让自己的精神更焕发。</p> <p class="ql-block">不知道别的学员对自己是如何要求的,我要求自己以最好的精神状态,出现在学校和老师们面前。不是有人这样说吗,衣服总是走在能力之前,穿着得体,是对自己和别人的一种尊重。年龄越是往上走,越要比年轻时还在意穿着打扮,在意自己气质的提升,一定要突破社会上对老年大妈们的不讲究的普遍认知。</p> <p class="ql-block">我出门时间丰裕时,下地铁后,不管冬天还是春天,我都步行往学校走。因为这一段路,还有不尽的风光,沿路公园的花草及树木,一座大桥,一池河水,清爽的空气,都是那么让人心情舒畅。</p><p class="ql-block">进到省老年大学教学楼,一种主人翁感由然而生。自退休之后,自己曾经所在的单位戒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森严,想进单位,首先要先在门卫处登记,然后还要问找谁?必须让所找的人亲自打过来电话确认,然后方可进入,搞得我从心里生出一种陌生感,总是在想,这是我曾工作了一辈子的单位吗?已经让我被动地与之渐行渐远。所以,对省老年大学怀有一种特殊情感,能挺胸昂首地进到里边,感觉很骄傲;能在这里从容地上各种课,感到很欣慰。这里是真正为老有所学的老年人所建的最高殿堂,是退休老年人精神滋养的栖息地。</p> <p class="ql-block">我曾不止一遍地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一次次打量着老年大学,端庄大气的教学楼,宽敞明亮的大厅,自动闭合的大门,一进去就可看到正面墙壁上写着的几个大字,-----左手边摆着一架三角钢琴,墙壁后面便是一个舒适大气的会议室兼演出等多功能大厅,好不气派。大楼的每一层的走廊的两边都挂着学的所成的学员们的书画作品,天井里是很有造型的绿置。每一层的突出部分还专门摆放了桌椅,可以让学员们间休时与朋坐在那里闲聊或是窃窃私语,就是茶水卫生间的配置,也特别温馨,水有温热两种,可以随心使用,卫生间还配了厕纸。我曾悄悄留览了一些教室,画画的教室里边全是画架,手风琴班里,一列列手风琴摆放整齐,供学员使用,电子琴教室,放置着一架架电子琴,我所曾经上过的民舞班,地板特别漂亮,三面全是镜子,扒杆,还有专门的换衣间。现在唱歌班的课桌椅子全是高档新配置,黑板也是极为先进的电子板,教室摆放着钢琴,每次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上课,我常常会想,正规大学也不过如此吧。我所上过的课都是年轻的、既有教学经验,又很漂亮的女教师教课。她们对学员都非常的尊敬,常常是以老师相称,让人感觉到我们学员在这里,既可以发光发热,又学到了东西和感受到被尊重,心情很好。学校还经常组织各种讲座及各种文艺汇演。我经常会想,这么好的条件,不来这里学习,真是对生命的浪费;这么好的环境,给到每一个人,若不好好利用,真是一种遗憾。</p> <p class="ql-block">我还仔细地观察到,凡是来这里学习的学员,他们也大多都是保持一种好的精神状态,也服装得体。有的人,对某一个方面也是相当的学有所成,出类拔萃,我还听到许多感人的事情。反倒是我自己,对什么都有兴趣,看到别人的作品都羡繤的不行,但常常又得陇望蜀,都学不精。但自己对自己倒很宽容,学多少不要紧,学的不好也无所谓,只要能坚持来到学校,只要是还想学,我认为,这,就可以了。</p> <p class="ql-block">虽然现在来说,上学的路比较远,但这么好的学习环境,这么好的条件,它一直吸引着我,我还会像以前一样,每个学期,仍坚持报名,“雄纠纠”--走在上学的路上。</p> <p class="ql-block">某位学生的书法作品!</p> <p class="ql-block">音乐老师</p> <p class="ql-block">同学们</p> <p class="ql-block">教学楼走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