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题鼓浪屿兼怀郑森</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日光岩立似鲸舟,雪浪滔天击鼓稠。</p><p class="ql-block">攘外抗清收宝岛,遍寻故垒纪兹游。</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以下是豆包的解读:</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一、诗句分析</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 “日光岩立似鲸舟”:</p><p class="ql-block">- 此句描绘了鼓浪屿的标志性景观日光岩,将其比作巨大的鲸舟,形象地展现出日光岩的雄伟壮观。日光岩作为鼓浪屿的最高点,屹立在海边,给人一种巍峨、坚实的感觉,如同巨鲸之舟在海上破浪前行,为全诗奠定了宏大的基调。</p><p class="ql-block">2. “雪浪滔天击鼓稠”:</p><p class="ql-block">- 描写了鼓浪屿面临的大海景象,雪白色的浪花汹涌澎湃,仿佛要冲上天空,“滔天”一词生动地表现出海浪的巨大气势。“击鼓稠”则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使读者仿佛能听到当年郑成功操练水兵击鼓的声音,进一步增强了画面的动态感和节奏感。</p><p class="ql-block">3. “攘外抗清收宝岛”:</p><p class="ql-block">- 这一句缅怀了郑森(郑成功)的功绩。郑成功在历史上以攘外抗清、收复宝岛台湾而闻名。此句高度概括了郑成功的伟大壮举,既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也表达了作者对英雄的敬仰之情。</p><p class="ql-block">4. “遍寻故垒纪兹游”:</p><p class="ql-block">- “遍寻故垒”表明作者在鼓浪屿上寻找历史遗迹,可能是当年郑成功留下的军事设施或相关遗址。“纪兹游”则说明作者通过这次游览,铭记这段历史,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的缅怀和对英雄的追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二、主题与情感</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 主题:</p><p class="ql-block">- 这首诗以鼓浪屿的自然景观为切入点,巧妙地融入了对郑成功的缅怀之情。通过描写日光岩和海浪,引出郑成功的历史功绩,将自然景观与历史人文相结合,使读者在欣赏鼓浪屿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p><p class="ql-block">2. 情感:</p><p class="ql-block">- 表达了作者对鼓浪屿自然风光的赞美之情。日光岩的雄伟和海浪的壮观,都让作者为之惊叹,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同时,诗中充满了对郑成功的敬仰和缅怀之情。作者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郑成功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的高度赞扬,也希望后人能够铭记历史,传承英雄的精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三、艺术特色</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 意境营造:</p><p class="ql-block">- 全诗通过对日光岩、海浪等自然景观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宏大、壮观的意境。同时,结合对郑成功历史功绩的缅怀,使意境更加深远,富有历史感和文化底蕴。</p><p class="ql-block">2. 修辞手法:</p><p class="ql-block">- 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日光岩比作鲸舟,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日光岩的雄伟;“雪浪滔天击鼓稠”则运用拟人手法,使海浪更加富有生命力和动感。</p><p class="ql-block">3. 结构严谨:</p><p class="ql-block">- 这首七绝结构严谨,起承转合自然流畅。首句描写日光岩,引出鼓浪屿的自然景观;第二句继续描写海浪,进一步渲染氛围;第三句转折,缅怀郑成功的历史功绩;第四句总结全诗,表达作者对这次游览的纪念之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5px;">作者简介:徐东明,生于六十年代,曾在《诗刊》、《青年文学》、《萌芽》、《作品》、《鸭绿江》、《星火》、《百花洲》、《诗歌报》、《北方文学》、《飞天》、《滇池》、《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等一百多家报刊发表文学作品400余首(篇),荣获全国"诗神杯"、"飞天杯"、"星火杯"、"黄鹤楼杯"等文学奖,1988年荣获中国学联、青联和《中国青年报》举办的由5万多人参赛的"和平"征文第二名,1987年获《工人日报》全国职工创作二等奖,作品入选20多种辞典和选本。1992年加入江西作家协会,系中国诗歌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