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孟 渭 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彬州大佛寺位于彬州市城西10公里西兰公路旁的清凉山下,泾河南岸,地处丝绸之路北道主干线上。始建于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丝路商旅见到大佛,就知道长安近了。因此大佛寺与丝绸之路有密切的联系,是丝绸之路重要的地理坐标,是镶嵌在丝路之路上一颗璀璨的唐代石刻艺术明珠,是研究丝绸之路历史的实物宝库,已成为丝绸之路上的一个突出亮点,一道靓丽风景。</p><p class="ql-block">初名“应福寺”,是唐太宗李世民为纪念彬州浅水塬(抗击薛举、薛仁杲)大战中阵亡将士所建。北宋仁宗皇帝为其养母刘太后庆寿时,改名“庆寿寺”。人们因其佛像高大雄伟,从明景泰年间俗称大佛寺并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大佛寺依山凿窟、凿岩为室、雕石成像,错落分布在绵延400米长的奇峭崖面上,共有107个石窟,257个佛龛,1498尊造像,177幅历代题刻,6通碑碣,是陕西境内规模最大、价值最高的石窟寺,也是中国现存唐代规模最大、最为精美的石窟群,是中国唐代佛教艺术的典范之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世界文化遗产。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的一部分,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德国巴伐利亚州文物保护局局长赞美大佛寺石窟造像“堪与巴黎圣母院媲美”。</p><p class="ql-block">大佛寺由大佛窟、千佛洞、罗汉洞、丈八佛窟和僧房窟五部分构成。其中“大佛窟”是最大的洞窟。窟前有护楼,因山起刹,依窟而造,结构奇巧,气势恢宏。楼高32米,五层三檐六角攒尖顶式结构。原为唐代建筑,明嘉靖年间(公元1541年)重修,清代扩建。雕梁画栋,飞檐挑角,雄伟壮丽,势入云端。</p><p class="ql-block">一层门楣上刻“觉路”二字,二层垒砌3个拱形门洞,正中门洞上刻“明镜台”三字。3个门洞与大佛窟相通,使大佛窟内光线明朗,诸造像以最好的光线和最佳的角度呈现在礼佛者面前;三层之上全部为木构建筑。各层面阔与高度,自下而上逐渐减小,整体轮廓为方塔形。每层辟有门窗,造有栏杆,拾级而上,可以登临眺望。最上层为飞檐式六角楼顶,斗拱交错,檐牙高啄,中央高悬“庆寿寺”匾额。</p><p class="ql-block">大佛窟,亦称大佛洞,利用天然石洞雕凿而成,是大佛寺规模最大和保存最为完整的洞窟,大佛寺也因此得名。此窟规模宏大,雕刻精致,是古代造型中的一大宝库。窟内的主尊大佛阿弥陀佛坐像,身高20米,造像雄伟,雕饰富丽,雍容端庄,体态丰满,颇显唐代风格,实属盛唐石窟艺术奇观。</p><p class="ql-block">仰观金光灿灿的丰腴面态,慈祥中透出威严,威严中又显出慈祥。肃穆端庄,雄伟传神,为长安及周边地区规模最大,体现了石刻大佛艺术自西域东传及在关中地区的流行。被誉为陕西和丝绸之路第一大佛,曾被清代学者毕沅誉为“关中第一奇观”。</p><p class="ql-block">其次,是“千佛洞”和“罗汉洞”,大约开凿于唐高宗执政时期。为佛教信徒巡礼的千佛洞,大部分是武则天执政时期的作品,完美地刻画出了菩萨的妩媚与婀娜,体现了大唐帝国最为纯正的佛教造像艺术,从中可以充分能领略到大唐时期自由、活泼、开放的社会风尚。专门为坐禅而开凿的小型禅窟罗汉洞,造型生动,雕工精致。文殊菩萨塑像气势威武,狮子造型极富魅力,给人以长嘶奔腾的动感。</p><p class="ql-block">丈八佛窟又称“应福寺”,是大佛寺年代最早的佛窟。依山雕刻的一佛二菩萨站立像,肃穆庄重、俊美优雅,鲜明地表现出了初唐时期典型的北周佛教造像艺术特色。</p><p class="ql-block">还有提供给僧人生活起居和修行的僧房窟,犹如到了一个十分神秘别致的空中迷宫,展现了一幅古代僧侣们曾经使用过的结构严密的崖中佛寺景现。这些不同性质的洞窟相互搭配组合,巧妙构成一组功能完整的“崖中佛寺”。</p><p class="ql-block">西汉时期丝绸之路开辟,东汉时期佛教文化通过丝绸之路传入,南北朝时期佛教文化融入中国本土宗教文化并向高峰发展,最终在隋唐时期达到鼎盛。大佛寺石窟正是其发展至鼎盛时期的产物,见证了中国汉唐文化的辉煌历史,留下了佛教东传的足迹。</p><p class="ql-block">大佛寺石窟始凿于南北朝时期,大规模开凿于唐代,是盛唐时期唐长安城及周边地区中国式佛教石窟艺术的重要遗存,反映的就是这一鼎盛时期的造像状况。石窟的石雕、泥塑、彩绘大量反映出西域乃至印度佛教文化的很多特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