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读过的共大德安分校

胡海松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共大”,是一个简称,全称是“共产主义劳动大学”。这所学校是江西的教育特产,曾经在全国风靡一时,但对于80年代后的人来说,它已是一段被时光淹没了的历史。</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建国初期,国家经济困难,农民普遍文化低,上不起学,毛泽东主席提出“要把大学办到农村去,办到山上去”,在此号召下,江西省于1958年8月1日,创办了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其教育模式为“半工半读,勤工俭学”,招收适龄农民,学费全免,资金来源靠学员自己劳动创造。江西省在这一日开学典礼的共大,除了总校外,还有30所全省各地的分校,总校设在南昌市郊梅岭,即现今的江西农业大学前身,规格也非常高,由省委书记刘俊秀兼任总校校长,副省长汪东兴兼任总校党委书记。</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严格来说,共大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江西共大实行的是省、专区、县分级办学,省办总校,以大专、本科为主;专区属分校办中专;县级属分校办初级技工学校。它是一个高、中、初多层次的农业教育网。</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1959年8月,周恩来总理在庐山开会期间,应邀为共大题写了校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1961年,江西共大创办三周年前夕,毛主席到庐山参加中央召开的会议,当他听了有关江西共大的发展情况后,非常高兴,他说:“办得好啊,看来,我三十年前想办的事,终于在你们江西实现了。”他在7月30日凌晨结束办公躺下后,突然想起江西省委要他为共大创办三周年写几个字的要求,又起床,提笔一口气写了一封500余字对共大热情洋溢表扬的信,信中开头就称:“你们的事业,我是完全赞成的。半工半读,勤工俭学,不要国家一文钱,小学、中学、大学都有,分散在全省各个山头,少数在平地。这样的学校确是很好的。”</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这封信反响很大,被简称为毛主席的“七三0指示”。之后,江西共大蓬勃兴起,到1980年止,学校遍布全省各地,达到127所分校,拥有21万来自全国各地毕业生,为全国当时占地最大、地域最广、学生最多、国家花钱最少的学校。</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共大德安分校于1960年春季创办,原校址设在北门桥东边原县委党校内,初招学生80人,设中级和初级各1个班;同年秋季,校址迁河东后田陈家,建房22间。1961年,与共青垦殖场合并,校址迁到南湖周家湾,师生自己动手,在一片荒洲上建设校舍,开垦荒地百余亩。1962年7月,学校撤消,学生解散回家。1965年7月,县委根据省委要求,又恢复开办共大德安分校,将原县粮食局在河东后田的东窑畜牧场划给共大作校址和教学、生产基地,同年9月1日正式开学,招收新生150人,分设农学、林学、财会3个专业班,学制三年。学员待遇,在校学习期间,由学校从勤工俭学收入中供学生在校伙食费、医疗费,每人每月发3至5元零用钱。毕业后,实行社来社去,不负责分配工作。到1966年秋,增加到8个专业班,学生400余人。全校师生一边上课,一边劳动建校,建校舍4000多平方米,有一个畜牧场、一座石灰窑、四座砖瓦窑和一个耕地面积800多亩的农场,勤工俭学收入达30万元,实现了经费自给。1966年底,因“文化大革命”,学校停课。1968年8月,共大德安分校与德安红卫中学(今县一中)合并,1969年8月又分开。不久,学校由后田东窑迁往白果原县拖拉机站旧址内,并创办一个年产46万余元的油石砂轮厂。1970年10月,又与县农科所合并,年底又分开,并在农科所西边潘家垅建新校址,油石砂轮厂仍在白果。又是师生自己动手,在1971年至1975年之间,盖起了土砖平房教室四间、土砖礼堂一幢和砖瓦结构的教室、学生宿舍、教师宿舍、办公楼大楼各一幢,共1900多平方米。1976年,在白果砂轮厂内又筹建酒瓶厂,后因资金周转不足,酒瓶厂1980年10月停产。1980年11月20日,江西共大总校改为全日制办学体制,名称改为“江西农业大学”。同年底,德安县委县政府根据当时情况,决定撤消共大德安分校,学生全部毕业,校办砂轮厂交县工业局接管。从创办到撤消,共大德安分校共办学20年。</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我曾于1972年,到坐落在潘家垅的德安共大读了一年半时间的书,1973年8月毕业。</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我读德安共大,也可以说是有点机缘。1971年底,我在狮子公社中学初中毕业,毕业前,学校发了一张表,让我们填写是选择继续在本校读高中还是去读德安共大。拿到表后,我很犹豫,不知怎么填。当时,我家里因人多吃饭,在生产里属超支户。超支户的概念是:家里的劳力一年挣的工分到年终决算时,抵扣不了生产队里分给家里的一年口粮钱,还倒欠生产队里钱。“超支户”在当时人们的口中是一个贬义词,在生产队里,“超支户”也常受“进钱户”人家背后的讥讽。我后来放弃了填那张表,打算不再读书回家去生产队里挣工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当时,我尽管已满了14岁,但个子不高。生产队过年后开工一般都是挑塘泥,即从年前抽干了水捉了鱼的水塘中,把晒干了的塘底淤泥挑到田里做肥料。挑塘泥有两项,一是帮挑的人往篼箕里铲塘泥,一是专挑塘泥,一般随自己选择。铲塘泥要力气大、手脚快,我只好选择去挑,我想我挣的工分少,就少挑一点吧!但有时候有个别铲塘泥的人不看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往我的篼箕里铲上一大坨。挑塘泥难的是要上一个高高的塘墈,挑了重担的我,摇摇晃晃的有时上不了那个塘墈……</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在生产队里上了几天工后,许是父母看我做得有些可怜,就又让我继续去读书,但没让我读高中,而是去了德安共大。父亲当时是在狮子中学里当贫宣队员,让我再去读高中,是完全没问题的。德安共大有一个吸引人的条件,即不用交一分钱学费,连书本费都不用交,读书期间每月还有几块元钱的补助。</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德安共大招收的是全县各公社的农村初中毕业学生,也有一些工矿子弟学校的初中毕业生。我进校就读的那一年,学校设有“农业”、“畜医”、“财会”三个专业,财会专业有两个班,我读的是财一班,即一年制,只读一年,还有一个班是二年制,读两年。那年下半年,赶上全国教育体制改革,学校之前是冬季毕业春季招生,又被改为夏季毕业秋季招生。我们财一班只好续转到第二年的1973年8月毕业,多读了半年书。</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白驹过隙,转眼从德安共大毕业已过去了50多年,当年在校读书的青涩少男少女,如今已是两鬓染霜。当回想起曾在德安共大读书时的一些情景,还依然历历在目。</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德安共大是住校制,学校离我家只有三四里路,我星期六下午回家,星期天下午或星期一早上去学校,带上一个星期的米和菜。菜是罐头瓶装的,只能带一罐,多带了放不住会馊,大多是一些酸水菜干菜之类的。一罐菜最多时间只能吃到星期四,剩下的两天就用学校里补助的钱去买菜票。也有个别同学带麻油和酱油和在一起拌饭吃,会引起很多人羡慕,因为大多数同学家里没有这样好的生活条件。</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德安共大的半工半读,准确地说是半农半读,学校在黄㛚白云岭山脚下的一条山垅中有几十亩农田和旱地,这条山垅叫倪家垅,垅里的农田种水稻,旱地种油菜、芝麻、红薯等作物。这些田地都是由全校学生来完成耕种的,平时只有一户学校的农工住在那里管理。倪家垅离学校有5里多路,而且是山间小路,去那里劳动,都是一整天,中饭,学校食堂会把饭菜挑到劳动现场去。遇到栽秧的季节,要清早起床,去学校前面的秧田里扯秧,吃完早饭后,再挑秧去倪家垅的水田里栽。班上有一位很会写作文的同学,他是学校的通讯报道员,他写了一篇同学们清早起床去扯秧的广播稿,学校广播播出来时,我听到了一个成语——披星戴月,我突然地觉得这个成语很温馨亲切,因为它把我们清早起床去扯秧时的情景真实地表现出来了。这个“清早”准确地说,是天还没开始亮,清幽的夜空,天上还有着星星,当有下弦月时,能见到它还挂在天边上。劳动中有一项活,同学们不太愿意做,就是把学校厕所里的大粪挑到倪家垅去。因为挑着粪桶走不了山路,只能沿公路去,公路是山路的三倍远,俩人共一担,换着挑,捏着鼻孔走路。不过大家在途中也会偷懒,因为没有老师跟着,常是坐下来久久地歇着,一个上午也只是挑一趟。劳动中也会有一些趣乐的事出现。有一次,全班同学在倪家垅劳动,现在记不清当时是割油菜还是扯芝麻,有一只山老鼠竟钻进了一位女同学的裤脚筒里,惊吓得那位女同学又哭又跳。</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德安共大有医务室,有一位校医,这位校医面像亲和,同学们平时喜欢问他要伤湿止痛膏,它是一块长方形的白胶布,胶布反面粘着膏药,大多同学要这膏药并不是要贴什么伤痛,而是用来补裤子。那时,大家的裤子有两个地方容易破,膝盖和屁股处,用止痛膏片从裤子反面把破的地方粘着,从正面就看不出破洞。后来校医看到要膏药片的人太多,他也可能知道同学们要这膏药片的猫腻,于是就提出,要止痛膏片可以,但要让他先给伤痛处扎一下银针,于是吓到了很多人不敢再去要。班上有一位同学,他说自己的脚有关节炎,常让那位校医给他的膝盖处扎银针。当看到校医把几寸长的银针一点一点地扎进他的肉里,围看的同学都感到心惊肉跳。校医扎完银针后,就给上几片伤湿止痛膏,让那同学贴在患处。</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在德安共大读书中,曾有一事让我伤心流过泪。</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读书时,我用5毛钱买了一个喜欢的塑料钱包,用来装饭菜票和聚下来的零钱。学校每月发的5元生活费补助,在我的省用下,每个月下来,会结存两块钱,这两块钱我会交给母亲。</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学校的路旁边有一口水塘,天热的时候,男同学都会到那口水塘里去游泳洗澡。一天下午,放学吃了晚饭后,我也去水塘里洗澡。在塘边脱衣服时,发现钱包装在裤子口袋里,钱包里饭菜票没多少,但有两块钱,还有我的初中毕业证。我不愿再回宿舍把钱包放下,当时天也很暗了,就怀着一颗侥幸的心理,把钱包留在衣服口袋里,脱下衣服放在塘岸边,下水去游泳洗澡。游泳洗澡完后,爬上岸穿衣服时,一摸衣服口袋,钱包不见了。当时我的状态有点懵,脑里一片空白的感觉。等缓过神来后,也不敢声张,认为当时在身边的同学个个都值得怀疑。后来又自我地认为钱包可能是从裤子口袋里滑落掉出来了,于是就在放衣服的附近默默地来回寻找着。其实这后来的认为完全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安慰。</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我忧闷了几天,对那个我喜欢的钱包不舍,对失去的初中毕业证惋惜,对积存起来的两块钱更是心疼后悔,后悔没有早点把它交给母亲。</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之后星期天回家,我把这事告诉了母亲。我现在还很清晰地记得告诉母亲时的当时情景:吃过中午饭后,我跟母亲一起出门,我去学校,母亲去生产队里上下午的工。我纠结着要不要对母亲说这件事,当与母亲快要分开时,我还是向母亲说了出来。我不是害怕,而是带着一种难过的心情告诉母亲的,我细声地对母亲说:“我的钱包落掉了,里面有两块钱……”刚说完这话,我就控不住地流出眼泪。母亲看我流泪,就安抚着我:“算了,莫难过!”母亲的安慰,让我的心更加柔弱起来,脸上的泪水顿时流得更多更快……</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这件不愉快的事我现在想起来还有些心痛,只是这时的心痛不再是当年的那份为两块钱丢了的惋惜心痛,而是现今才有的一种说不出来的心情。</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还有一件事,值得一记。</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我读德安共大时,校长是一位部队转业军人,姓朱,据说转业前当过部队的营长。朱校长是东北人,高高的个子,国字型的脸,古铜色皮肤,常露着一脸严肃的表情,给人一种饱经风霜的感觉,平时喜欢双手反剪着放在身背后在校园内各处漫步巡看着。</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一日早餐,学校免费给全校学生分红薯吃,红薯是学校自已种的,因品种是那种很粉的,食堂又是隔水蒸的,吃起来就像没蒸熟的一样,啃都啃不动,粉得难以咽下喉咙。因学校学生宿舍不够用,当时财一财二两个班的男同学都住在食堂大厅里的另一头,大家在食堂窗口分到红薯后,有的人吃了两口,觉得不好吃,就生气地往食堂大厅地上一丢。这个开头一出现,就像是羊群效应,大家都跟着丢,结果食堂打饭的半边大厅地上,全是丢弃的红薯。</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铃响上课,当我们准备进教室时,却被通知去食堂大厅集中,去的也只是财一和财二两个班的同学。来到食堂大厅门口,见朱校长表情威严地站在丢了满地红薯的大厅中间,他看到我们来了,先是轻声地让大家都进去,然后弯腰双手从地下各捡起一只被丢弃的红薯,站起身后他把手上的红薯伸向我们,又柔声地问道:“怎么丢了它呢?不好吃吗?”此时大厅里鸦鹊无声,朱校长接下来讲起了战争年代和困难时期人民没有饭吃的苦难,讲着讲着,朱校长哽咽起来,突然流泪哭出声来……同学们一下被吓到了,没想到平时显得那样威严坚毅的朱校长竟然会在学生面前流泪而哭。朱校长再也诉说不下去了,伤心地蓦然转身离开了食堂大厅……</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如果说在德安共大有什么最使我感动难忘,我认为,朱校长的这一堂课,尽管不在教室的课堂里,却是我这一生都难以忘记的!</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德安共大也出现过不光彩的事件。1973年有两个班要毕业,一个是我们财一班,一个是农业班。农业班有一位长得很漂亮的女同学,大家都公认她是校花。但这朵校花却在毕业前夕,被她班上一位农机老师,以毕业后可以帮她介绍工作为晃子,在一天晚上自习时把她骗到学校的机电房里,竟将她奸污了。发生这件事后,全校师生都觉得像是被蒙了羞。这位流氓老师也为此进了牢房。</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共大,这所特殊学校,在历史的长河中,虽然只存在短短22年,但她却有着积极的历史意义和存在价值。我毕业后回家务农,生产小队知道我在县共大学的是财会,就要我担任队里的会计,我跟着小队会计看了一天的账本后,觉得有些头昏脑胀的,就找了个借口没有接任。不过我后来在一所中学教书时,还是兼任了几年的学校会计,这也算是学有所用吧。</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相信从这所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毕业出来的学生,回到农村这个广阔天地后,“学有致用”或“学有所用”的人也一定很多吧!</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