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那些事之道听途说

江南一语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i>大理白族与玉龙纳西族的纠缠</i></b></p><p class="ql-block"> 对大理的认识是从六十年代看电影《五朵金花》听《蝴蝶泉边》歌曲“大理三月好风光······”以及电视剧中大理段氏武功门派开始的。美丽的风光,浪漫的情景,诗意的洱海,很是令人向往。</p><p class="ql-block">这次到云南的第一站就是游大理,围绕洱海了解白族文化和习俗。</p><p class="ql-block">地导阿鹏,不停解说,把当地风土人情,古往今来的口口相传七零八碎向我等耳朵灌来:</p><p class="ql-block">在大理国建立之前,“大理”一词还没有见诸有关洱海区域的史籍记载。传说,“大理”这个国名的来历是因为大理国开过皇帝段思平,在打仗进攻的时,找不到渡口过河,此时观世音菩萨下凡指给段思平率军过河的道路,并且叫段思平把新国家命名为“大理”。</p><p class="ql-block">大理古国有着三百多年的历史,是边陲比较发达少数民族国家,大理人多是白族,可惜因纳西族部落酋长出卖,被元人所灭。</p> <p class="ql-block">传说,蒙古军为拿下宋朝,采取包抄之势,先入西南边陲,过大渡河,抵金沙江,来势凶猛。么些部落(今纳西族)酋长为保护本部落族人,背弃诸国联盟抗敌初衷,投降了蒙古军。并献计用革囊渡江,蒙古军遂用皮筏渡江,到达丽江,历史上称之为“元跨革囊”。同年十二月初,大理军与蒙古中、西两路军对峙。纳西酋长又献计蒙古军从侧后攻击,大理兵败国灭。</p><p class="ql-block">阿鹏的口气很不待见纳西人,从此两族纠葛不断。当然这些都是道听途说。</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i>摩梭人走婚</i></b></p><p class="ql-block">地导阿朱,首先告诉我们,摩挲就是放牧牦牛的意思,摩梭人就是放牧牦牛的人。摩挲,因为人口仅五万左右,所以不称摩挲族只称摩梭人。</p><p class="ql-block">在摩挲人家里,一位阿夏妹以她的自身经历,详尽介绍了她们母系家庭的生活和摩梭人有至今保持走婚习俗。她们家是祖母当家。</p> <p class="ql-block">在她家的花楼下,她指着花楼对我们说:</p><p class="ql-block">摩梭女子到了走婚的年龄,会在花楼上有一间属于自己的花房,通常摩梭族男女在年满13岁后被视为成年,可以从这时开始走婚。走婚的过程是在夜间进行的,男方会随身带着匕首、肉和帽子三样物品,在女方家人入睡后悄悄来到女方住处,来表明意图。匕首是用于爬楼和挑开阿夏门栓的、肉是为引开看家狗的,在进入花楼后将礼帽挂在门外,表示走婚正在进行中。</p><p class="ql-block">楼上东头第一个房间就是我的花房,那是我和我的阿夏哥的爱巢。</p><p class="ql-block">并非所有男性都能成功爬上花楼,这之前需要双方有充分的了解和情感确认。我们会在篝火晚会上跳舞、白天一起散步,经过相处和了解后,如果双方同意,我们会在跳舞时通过抠手心来表达爱意,女方若回应则当晚男方就会爬楼。确定关系的双方会交换信物,表示彼此的关系。</p><p class="ql-block">所生子女,属于女方,由女方负责抚养,男子无抚养、教育其子女的义务。如果双方不愿意继续维持“阿夏”关系,可由双方协商自由解除。在有了孩子后一般不会再进行走婚了。</p><p class="ql-block">当女方怀孕五六个月,肚子显怀时,男方可以不再悄悄爬楼,而是可以白天拜访,并且会被正式介绍给女方家长。孩子出生后喊来孩子爸的所有家人来女方家作客,彼此相认避免下代近婚。多数摩梭人一生只有一次走婚,如果双方实在不合适,也可以提出分手,分手后才能与其他人走婚。分手没有经济等物质纠葛。</p><p class="ql-block">晚上,我们入住在泸沽湖畔的湖景民宿小屋,店主是一位二十来岁摩挲小姑娘,去年云南民族大学旅游专业毕业,在父母的帮助下建了这个湖景别墅式小三楼层民宿,算是自主创业,集老板,服务员,管理员于一身。交谈中她告诉我们,她家四口人,爸爸,妈妈,外公和她。完全是一个现代家庭。从中看出现在摩挲人已在改变了。</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i>猪槽船与水性杨花</i></b></p><p class="ql-block">游泸沽湖乘猪槽船是最佳方式。</p><p class="ql-block">一上船摩挲船娘就给我们娓娓道来:</p><p class="ql-block">欢迎大家乘坐我家的猪槽船!(另一位划船的是位年轻的姑娘,是岁数大的姐姐的女儿)说起猪槽船,在我们摩梭人中有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p><p class="ql-block">很久以前,这里是一块“汝地”(低洼的盆地)。有着九个村寨,周围都是莽莽森林.土肥草美,粮丰物盛。西面狮子山脚下偏北的山岩下,有一个涌泉洞。一年四季清澈的泉水从这里流出,人称之为“谢报库”。早先有个摩挲人常在这附近放牦牛,中午吃着自带的粑粑,渴了就在这股泉水里喝上几口。有一天.洞里不出水了。一看,原来是一只大鱼堵在洞口。于是,牧牛人抽出腰刀割下一块鱼肉烧着吃了。第二天.鱼身上被割去的地方复原了。从此,放牛人不再从家里带食物,每天以鱼肉做午饭。</p> <p class="ql-block">时间一长,家里人见他不带食物出门,仍然长得红光满面,不禁感到奇怪。就问,他把遇到情况告诉人们,后来这个秘密被人们知道了,贪婪的人们便想抢回家中享用。于是赶去了九架十八头牛,架上抬杆,用九根绳子设法套住鱼,拼命往外拉,鱼被拖了出来,但灾难随之发生了。</p><p class="ql-block">大水从洞口汹涌而出,顷刻间淹没了所有的村寨.也淹没了所有人畜,整个盆地成了一片汪洋,形成了今天的“谢纳咪”。奥就是这个泸沽湖。唯有一个正在喂猪的摩挲女,见大水滚滚而来,危急时刻她迅速跳进了用木做的猪槽,逃脱了灾难,后来在湖边安顿下来,延续我们摩梭人的后代。</p><p class="ql-block">后来,我们的祖先为了纪念这位勇敢而智慧的摩挲先祖,感念猪槽救命之恩,就制造出这种猪槽状的独木舟,游弋在泸沽湖上,与湖共处,并用它在湖里捕鱼捞吓。</p> <p class="ql-block">我们往往用水性杨这个词比喻女子用情不专, 象流水那样易变,象杨花那样轻飘。</p><p class="ql-block">而在泸沽湖上,划猪槽船的船娘自豪地给我们介绍圣洁美丽了泸沽湖,以及湖里美丽洁白水性杨花,一改我的认知。</p> <p class="ql-block">她说:因为湖水水质好,就长出一种美丽的花,这种花就长在湖的浅水处,看我们的船边就有。一朵朵洁白黄心的小花漂浮船的两边。我们叫海菜花,又叫它水性杨花。你们现在来的正是时候,是最佳的观赏时期。</p><p class="ql-block">我突然想起来,头天晚上在丽江古城,街边店家推荐我们吃的两样特色菜,炖腊排和清炒我们不知由来的海菜花,碧绿清脆很是爽口,问店家这为何物,答曰:水性杨花,泸沽湖之物也。</p><p class="ql-block">划猪槽船船娘自豪的说:泸沽湖是摩梭人的圣湖,给我们摩梭人带来无边的福报,水性杨花是圣洁湖中精灵,她的存在寓示这湖水的清澈、纯净。它的盛开不仅是泸沽湖自然风光的一部分,也是泸沽湖水质优良的证明。</p><p class="ql-block">忽而,湖边水面上一片片纯白的小花,映入我们眼帘,小花随波浮摇,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景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