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树(读书笔记)

毛歌

<p class="ql-block">新美南吉是日本著名童话作家,被称之为“日本的安徒生”。他的作品篇幅很短,结构单纯,语言生动。这是一个总体上的评价。你如果只看这个评价就会觉得千篇一律,用在哪里都可以的。所以,做读书笔记其实是一件很有挑战性的事情,这和古诗词的鉴赏是一样的。我们看顾随先生的古诗词的感发,就喜欢得不得了。不是他讲得如何细致,如何去考证,而是他有自己的洞悉力,知道讲王维的时候,从哪个角度讲,讲杜甫的时候,又从什么地方入手。这种角度上的选择,其实就是他思想上的判断,不像今天的学人故意去找一个角度。真正的狙击手,任何一个角度都是好角度。顾随先生的学生叶嘉莹继承了他的讲述风格,叶先生讲李清照,那就是讲自己。没有了这个自己,叶先生讲李清照就是泛泛而谈。颠沛流离,各种不安。生命就在这种不安中渡过,坚毅并不排斥哀怨,心酸依然饱含深情。我有一本关于《奇想之年》的作者的传记,最后一句话Words survive。这个意思不仅仅是拯救save,更是生存下去。这个力量就出来了。这是《奇想之年》厉害的地方。拯救和生存是不一样的,拯救是一个行为,一个动作,而生存则是一个过程,一种状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去年的树》这个短篇故事的书名很诗意。越是诗意的东西,越不华丽。顾城最经典的诗歌都是朴素得不行的,几乎没有什么美丽的词。也就是门、烟囱、屋顶。他用“照顾”这个词推动这些事物彼此的关系,那是真美。照顾英文是care,关怀关心。一个人关心另外一个人的生命,这个是照顾。世俗的照顾是我给你端屎端尿,这个是机械动作,经过训练就可以做到的,没有高下之分。照顾、关怀,这是和心灵有关系的。顾城一开始用“责任”这个词,你看好大好重的词。一般诗人怎么敢用,都怕。责任,顾城就用,用得极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的责任</p><p class="ql-block">是照顾一切屋顶</p><p class="ql-block">在活着的时候</p><p class="ql-block">让它有烟,早上有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一幅画,又是叙述,又是表达,又是在讲论。但这是诗。是顾随先生讲的才力气力都上来了的诗歌。我说的朴素,不是世俗的。诗歌就是拒绝世俗的艺术,或者说是和世俗背道而驰的旅程。很多诗人不晓得这个道理,结果写出来的就成了彻头彻尾的媚俗的东西。媚俗不是去讨好某种特别的势力,而是屈服于世俗本身。这个屈服就是诗歌艺术的毁灭性灾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去年的树》,儿童读,比如一岁的孩子就可以。读小学的可以读,初中高中大学生可以读,到了我这个年龄的人,一样可以读。这个故事抓住读者的地方在哪里,这才是核心。新美南吉在1929年讲了一句话,把文学艺术的精神讲透了,这句话是值得铭记的。如果你喜欢文字练习,如果你觉得你是在和生活打交道。他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归根结底,故事这种东西,不能没有悲哀。悲哀会化成爱。我会写包含有悲哀,也就是爱的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悲哀和爱在一起,悲哀就是爱,悲哀会化成爱。这个作者的思想,思想表达出来,就是像《去年的树》这样的作品, 就是牛郎织女,就是梁山伯与祝英台。蝴蝶一起飞,在花丛中,那么自由。彼此守护,相互对视。这个是巨大的爱,没有办法形容的。梁祝故事的永恒性在这个地方。新美南吉常常问自己一个问题:我的作品值得一个孩子的眼泪吗?这个是作家的责任,是道德的使命,是承担,是重托。我们读他的作品,这个地方需要打起精神来。努力建设自我的牺牲,在爱的方面不求回报。这个不是理想的生命形式,而应该是我们存在的基本状态。佛洛姆说爱是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承诺,是意志力的艺术。讲意志力就是讲心灵,而不是受情绪的影响。心灵有个特点就是不受情绪干扰。情绪,按照《当下的力量》里面的解释就是干扰。我的内心安定,什么情绪都不会影响。亚里斯多德讲温和,温和这个是温度啊,就像喝温水一样。温和的人,他的内心稳定宁静。新美南吉讲生命的不能气馁,讲试炼之后的爱让生活更加美好,这个就是《去年的树》的核心内容。不论你如何变化,我依然爱你。这个是稀缺的生命品质。你变化了,我马上变。大家就这样变来变去,爱在哪里?爱是恒久不变的,这个道理我们没有理解,所以生命吃亏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去年的树》,讲变化,树被砍,做成木条,做成火柴棍,最后是点燃的火苗。小鸟一路寻找,最后唱歌,作者用了“目不转睛”四个字来叙述小鸟最后看火苗的生命状态,这个地方是真朴素,真美,是完全拒绝世俗化的。这个故事,不能让读者看一眼就走,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原创,毛歌微信号:maoge1965)</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