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翻开已经发黄的日记,夹在中间的花瓣悄然滑落,再无芬芳,它载着我的叹息,它倾诉我的心曲。深刻的,难忘的,快乐的,悲哀的,都已成了过去式。但日记可以穿越时光,见到曾经的我……</b> <p class="ql-block"><b> 今天是我生命的转折点,终于在县妇联的支持和和帮助下,法院判决离婚。结束了,十三年来的伤痛生涯从此结束。哦!一场悲剧,一场命运的悲剧!“惩罚”?惩罚制造悲剧的人,惩罚他剥夺了我的青春,剥夺了我的健康……无论他流下多少忏悔的泪水,也溶不化我心中的冰层,也洗不净他的罪过,一切惩罚都不足以偿还他对我良心上债务。只有惩罚自己,自己酿的苦酒自己喝。 1982年7月30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我终于挣断了锁练,砸碎了颈上的桎梏,解脱了压在我身上十三年之久的沉重精神包袱。我象从囚笼里逃出的小鸟,又能在自由的天空中飞翔,呼吸新鲜空气。但是失去的青春年华再也找不回来。那些年来,一个信念支持着我,一定要把孩子抚养大,孩子是我的希望,为了孩子,我必须忍辱负重的活下去,但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我还是逃避了。我的孩子承担了别的孩子没有承担的痛苦和不幸,而这不幸却是因我错误的婚姻带给他的,想到这里,心就痛,对不起孩子,我的心被痛苦填满了……1982年8月5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我的心是苦涩的,不停的流泪,一颗沉重的心载不动和孩子的离别之情。说声再见,把人生的过去全部否定,看着孩子天真的眼神,却要告诉他,你正在毁掉家庭,使明天变个样,这需要一种丧尽天良的勇气……作为现代女性,终于挣脱了精神枷锁,结束了受苦受难的命运,但作为母亲,我又陷入了另一种痛苦的深渊。因为我失去了孩子,眼泪和着思念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为什么摆脱了精神枷锁仍这么痛苦?为什么一万次命令自己不要想念孩子,却仍是泪洒中宵?为什么当初已作出的选择,今天反而更割舍不下?只因为我是一个母亲!我痛苦是因为我对孩子的爱。我孩子在承担别的孩子没有承担的不幸,而这是我的错误婚姻带给他的,他是无辜的,却要承受失去母亲的痛苦,想到这里,心如刀绞……但为了维护做人的尊严,我认了! </b><b> 1982年8月16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一个女人在黑暗的离婚世界中穿行,整整一年,我在精神崩溃的边缘徘徊,仿佛经受了一场脑外手术,往事不敢回顾。我拿不起笔,读不进书,这是一段酸楚的日子。我已一无所有,只剩下失去灵魂的躯壳,决定结束生命,永远摆脱痛苦。我找了一张照片,装在像框里,这张照片美丽而忧郁,看出我的痛苦,孩子长大后,可以经常看见他的妈妈,并能通过这张照片理解我。几天来死亡的阴影一直笼罩看,与其痛苦地活着,不如结束此生,我向滚滚的长江张开了双臂........魂魄悠悠地在阴世地府转了一圈又回到了躯体,我昏沉沉地醒来,睁开眼,发现自己躺在一张洁白的床上.原来我被人从长江里救起,为什么呢?为什么要让我活过来? 1983年8月9日</b></p><p class="ql-block"><b> 今天是我生命里重大转折点,离开了我工作,生活二十年之久的江西九江,来到邻近上海的浙江省,开始了我人生新的生活,我在江西九江度过了二十年,二十年,五分之一世纪啊!二十年长江的水 流走了多少?我的青春年华也象河水一样流走,这里有我的痛苦,也有我的欢乐,这里流下了多少我的足迹,我的歌声和琴声。在医务人员下放期间,为数不清的乡村老百姓解除了病痛,给他们带来了生的希望,当他们得知我要调走的消息,都依依不舍的来送我....所有这些,都刻在了我的生命里。1986年8月3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身处江南,却为何夜夜梦回九江?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医院给每个医务人员的孩子(十六岁以下)都发了一份节日礼物。此情此景,让我想起自己的孩子。失敗的婚姻使我失去了戈儿,可怜的孩子却离我千里,承受着失去母爱的痛苦。一个星期前,我寄了六一礼物给他,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和食品,这点微薄的爱,并不能弥补孩子失去母亲的痛苦。我今天的安宁(不受丈夫的虐待)是戈儿用失去母爱的巨大代价所换来的,对孩子的思念,使我整夜难以入眠......1987年6月1日</b></p><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光阴似剪,在思念的煎熬中孩子已长大,并在深圳工作。这次孩子探亲回家里住了半个月,这半个月,让我重温了做母亲的幸福。笑容重新回到我的脸上。每天忙碌着,烧这烧那,只要是孩子喜欢吃的,我要一样一样的做过来。看着他魁梧的一米七八的个头,我真的不敢相信,这是我的儿子,是我朝思蓦想的儿子。虽说孩子已经成人,但在我的心中,他永远是个孩子。离开的那天,正好下雨。淅淅沥沥的秋雨打湿了我的脸,冰冷着离别的心,儿子带走了我的牵挂和思念。心象被掏空,没有了思维。飞机起飞,我一个人呆呆地望着空中的飞机,沉浸在和儿子分别的无奈与伤痛中。我在心中默默祈祷,愿他健康快乐。 2003年9月20日</b></p><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快乐的日子过得那么快,在深圳二个月瞬间就过去。春节期间每天日程都排得满满,世界之窗、海洋世界、明斯克航母世界、鲜湖植物园 欢乐谷、大小梅沙、红树林……所有的景点都去了,人生能有几回醉……今年的天气特别冷,好在我们到南方,度过了最寒冷的一个多月。回来听同事说今年上海从年三十到元宵,整个正月,几乎都在零度以下。我爱我的儿子,感谢儿子给予我的快乐,愿我的孩子健康快乐、一生平安!</b></p><p class="ql-block"><b> 2004年2月23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1986年调到浙江时40岁,风华正茂,34年后的今天,竟判若两人!岁月真无情,可以把一个人的美好蚕蚀至尽!这还是我吗?真不敢相信追求完美的我,如今却寸步难行,靠坐轮椅艰难度日,想到生活上的艰难,孩子决定十月份接我们去西安共同生活,儿子的孝心和爱心给了我温暖,分离几十载,到了晚年终于圆了我的梦--母子相聚不分离。因喜欢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犹如一幅淡淡的水彩画,2009年在古镇西塘买了房,定居至今已十二年。到西安和孩子在一起本来是高兴的事,但想到年迈的母亲和兄弟姐妹都在上海,西塘到上海只一个多小时,但到西安去以后,回一次上海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想到这里,心情很复杂....2020年9月20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望着生活了12年的房子,里面所有的装饰布置和家具的购置,都是我设计也是我喜欢的。面积118平米,二间卧室,一间书房,二卫一厨一阳台,饭厅和客厅,虽然不是很大,但布置得高雅舒适,几盆绿色植物,更显清新恬静。我在这充满书香和花香的空间生活了12年,现在要永远的离开,真有些不舍。俗话说:破家值万贯,此言确实!柜子,抽屉装满了日常用品,四季的衣服和床上用品堆积如山,喜欢看书,一面墙的书橱挤得满满,一些珍藏的小件艺术品,还有扬琴、古筝,漂亮的老式收音机和留声机,除笔、墨、纸、砚文具外,还有挂的字画、书桌抽屉里几十本读书笔记和日记、台式电脑和显示屏、厨房用的各种炊具餐具.....太多了,看着满满一屋子的东西,都带不走,悲从中来!心沉甸甸的,感慨万千.....突然明白自己来世上是暂时的,最多八九十年,地球上的一切都是借来用用,终究要还给地球。在历史长河里,活着只是瞬间,死亡才是永恒!真的是瞬间,自己的过往,就在眼前,却已到了垂暮之年!人生太短暂,短得让人惊心......2020年9月22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离开西塘的日子越来越近,躺在书桌抽屉里的上百封书信,再次翻阅,这些书信非常珍贵,记载着几位长者多年来对我的谆谆教诲和关爱,在我的生命里有这些德高望重、博通经史,雅擅诗词,学养高深的学者为友,小敏我今生何求?我每写一首诗或词,都会寄去请教,由于古文基础差,平仄和韵常会出错,他们不厌其烦的指教,使我在诗词领域有所长进和提高。他们的诲人不倦让我很是感动和感恩,非常怀念汪老、高老、廖老、阳老!这四位可亲可敬的老人,除阳老尚在世,其它三位都已作古。见字如见人,音容笑貌浮现在我的眼前,汪老,高老,廖老三位恩师阴阳相隔,无法联系....阳老还在,如今95岁,我拨通了阳老的电话,是他女儿接的,问是哪里,我说是浙江,你爸爸是我恩师,请他接电话,想和他聊聊。他女儿告诉我说,她父亲现在耳全聋了,无法接听电话,更为严重的是他认知障碍,不认识人....放下电话,心情十分沉重,眼泪情不自禁的直往下淌。八年前,他为出版我的《幽兰文集》张罗并写序,他学养渊深、睿智严谨,并写得一手好字,小揩尤佳,信都是用毛笔书写,下笔婉若银钩漂若惊鸾,骨力遒劲,所写的每封信就是一幅细腻流畅,清秀俊朗的书法作品。这样一个文江学海、老师宿儒,如今却成这样,怎不教人痛心!联想到自己,青丝不觉覆鬓霜,回首已非当年人! 2020年9月26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b>今天是我生命中难忘的一天,也是我生命的转折点,因为我要离开工作和生活了34年之久的浙江,离开定居了12年的西塘小筑,离开我充满书香花香的小家,真是不舍!已是中午12点半,儿子在一旁催促,该走了,到西安很远,争取天黑赶到徐州。就这样我轻轻的走了,没带走我最心爱的琴和书,没带走家俱和物品,只带了些替换衣服,离开了我的书香兰屋,不知余生是否还能回来? 2020年10月22日<br><br><br> 上午十点儿子乘高铁去北京出差,今天也是我到西安一个月。刚来时一些衣物要整理,有些乱,现在慢慢安定下来,对这个新家,除了熟悉和适应,更多的是热爱。只要孩子不离开西安,我的余生将在这里度过。虽然装修不豪华,但简洁清雅不失为一种美!非常感恩孩子给了我一个温馨舒适的家,为了这个家,他独自付出了许多,知道我的腿脚不好,白天经常要躺下休息,3000多元为我添置了藤贵妃榻,考虑到我置换了关节,榻的高度有限,他特意买了几个漂亮的垫脚块,粘在藤榻的四个脚上,增加了高度,使我上下非常合适。知道我喜欢花草,几盆绿萝文竹使家里春意盎然。孩子的细心和孝心让我感动,置身于这个小家,倍感欣喜和温暖,谢谢我亲爱的的戈儿! 2020年11月23日<br><br> 今天上午,星弟来电告知母亲于清晨五点十分离世,闻此噩耗,不胜悲痛,顿时泪流满面。从此是没妈的孩子,母亲在,家就在,没有了母亲,上海再也没有我的家了。难以释怀的是妈妈晚年及生病期间,我没有陪伴和照顾她,这些年来,全是弟妹们无微不至的照料,才使妈妈活到近百岁的高龄,晚年过得安逸幸福,由衷地感谢我的弟妹们!西安因疫情封城,无法回上海参加母亲的葬礼,没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令我非常痛心。母亲生性坚强,真诚善良,勤奋好学等优良品质,营造了我一生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生命最后,母亲还在担心和牵挂着我,而我却没能照顾陪伴她,挥之不去的心痛啊…….安息吧,亲爱的妈妈! 2022年元月20日<br><br> 写在夫君周年祭奠日<br> 1990年5月在淅江民进党同仁的撮合下有了这第二次婚姻。1990年至今和老伴共同生活了32年,有着浓浓的亲情。更为难得的是我们三观一致,有着共同的认知,正因为有着相同的三观,这32年来,他成了我的精神伴侣,我们不聊家长里短,而是放眼天下,都有一腔爱国之心,忧国之痛,他懂我,曾送我一对联:“忧国忧民之仁心 悲天悯人之情怀”!我庆幸找到了生命中的灵魂伴侣。他比我大十岁,患糖尿病28年,还有高血压冠心病,我用自己所掌握的医学知识照顾他巳成习惯,如果就这样安宁的再过上十来年多好,然而天不如我愿,2023年2月4号开始他吃得很少,6号早上起来他就说呼吸困难,我帮他量了血压,收缩压偏高,心率很快,估计是心衰,整个上午他都很难受,我打电话叫儿子回来。下午1点半儿子来了,马上打120,二点多救护车来,送到西安九院,在重症监护室住了6天,2月11日上午永远离开了我……那么鲜活存在于自己生命中,并有着共同语言的人,说没就没了,实在难以接受。他的离世,抽去了我赖以寄托的心理支撑——我失去了灵魂伴侣!屋里全是两个人生活的痕迹,看到他所使用过的物品,情绪会失控。他的音容笑貌在屋子里回荡,每一个角落都是他的身影。32年的陪伴、相依为命的日子,早已习惯紧密相连了,二人一起来西安,如今他却走了,天人永隔,留下孤独的我,无法从悲伤中走出……<br>(一)<br>卅载相伴痛永别,绵绵思忆从未停。<br>夕照殒沉肠寸断,愁云雨洒泪千行。<br>梦留往昔频回味,缘去而今默寄琴。<br>隔断阴阳何处觅,孤灯只影伴我魂。<br>(二)<br>长安雾霾锁重楼,花落小溪逐水流。<br>一捧哀思和泪饮,三杯寂寞难解愁<br>沧海孤舟追月影,愁云苦绪锁眉头。<br>寂寞芳心含泪墨,诗书作伴度晚秋。<br><br> 2024年2月11日<br></b> <b><br><br><br><br> <br><br></b> <b>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