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长城两翼——长城第一墩、悬壁长城

杨世宁

<p class="ql-block">  长城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将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明代西端第一座烽火台-长城第一墩、长城倒挂-悬壁长城,紧密有效地相连,共同构筑了嘉峪关长城军事防御体系,成为明清扼守御敌的重要关隘。来到嘉峪关除了游览嘉峪关关城,长城第一墩、悬臂长城也是必游之地。</p> <p class="ql-block">  (一)万里长城第一墩</p><p class="ql-block"> 万里长城第一墩,又称讨赖河墩,距嘉峪关关城7.5公里,是嘉峪关两翼长城最南端的一座墩台,也是明代万里长城最西端的一座墩台。因此得名“万里长城第一墩”。</p><p class="ql-block"> 长城第一墩地处大漠戈壁,墩台矗立于讨赖河谷近56米高的悬崖之上,南面是常年积雪的祁连山,北面通过城墙与嘉峪关外城相连。山、河、城墙和墩台形成御敌屏障,是嘉峪关长城军事防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p><p class="ql-block"> 长城第一墩修建于明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距今已近七百年。在长城沿线众多墩台中,它的气势最为壮观,保存最为完整。</p> <p class="ql-block">  途中远望祁连山,山头上白雪皑皑。山脚下戈壁滩上明长城遗迹绵延不断。</p> <p class="ql-block">  明长城遗迹</p> <p class="ql-block">  前往长城第一墩途中看到的长城遗迹和烽火台。</p><p class="ql-block"> 烽火台‌,又称烽燧、烽堠、烟墩、墩台等,是古代用于点燃烟火传递重要消息的高台,是古代重要的军事防御设施。 </p> <p class="ql-block">  即将到达长城第一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第一墩,万里长城从这里开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墩,墩台的简称,具有“烽火台”之意。它是一个独立的高台建筑,便于瞭望、观察敌情和传递信号,明代称“烟墩”或“墩台”。</p><p class="ql-block"> 墩台在‌明代长城沿线和关隘附近根据需要修筑。或建在长城墙上,或建在高山险要之处,或建在平地较高之处。守军在墩台上通过烽火、烟气传递军情讯息和报警(白天燃烟,夜间放火)。</p> <p class="ql-block">  长城第一墩筑于长城墙体内侧,现残高约8米,底部呈不规则方型,黄土夯筑。</p> <p class="ql-block">  讨赖河因发源于祁连山中段讨赖掌而得名。“讨赖”是匈奴语,意为“兔子多的地方”。讨赖河常年不断冲刷戈壁滩,形成了壮观的讨赖河大峡谷。</p><p class="ql-block"> 长城第一墩矗立在讨赖河大峡谷悬崖上。(图右)</p> <p class="ql-block">  讨赖河大峡谷悬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通往嘉峪关关城与嘉峪关外城相连的城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位于长城第一墩附近的兵营</p> <p class="ql-block">  风沙掠过城墙,几百年来积沙不断逼近城墙,部分堆沙几乎与城墙等高。</p> <p class="ql-block">  驼铃声声,骆驼队沿明长城遗迹走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二)悬壁长城</p><p class="ql-block"> 悬臂长城古称断壁长城,位于嘉峪关关城以北8公里、石关峡口北侧的黑山北坡上,是嘉峪关外城的北向延伸部分,是嘉峪关古代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p><p class="ql-block"> 此段长城自山上陡跌而下,因修筑于约45度的山脊之上,形似凌空倒挂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悬壁长城始建于明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完成于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建长城所用的材料就地取材,由石片和黄土分层垒筑而成。悬壁长城原城墙只余一截,现存750米长城经1987年重修,由漫道、垛墙、墩台组成,城墙从戈壁蜿蜒伸向陡峭险竣的黑山山腰。</p> <p class="ql-block">  嘉峪关外城向北延伸</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黑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悬臂长城碑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悬臂长城导游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墩台上望悬臂长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垛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城墙从戈壁蜿蜒伸向陡峭险竣的黑山山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城墙在约45度的山脊之上陡跌而下,形似凌空倒挂。</p> <p class="ql-block">  墩台矗立在山脊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墩台门洞</p> <p class="ql-block">  山脊上的城墙和墩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墩台下面挂滿了许愿的连心锁</p> <p class="ql-block">  “长城内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下山步道</p> <p class="ql-block">  山下城墙</p> <p class="ql-block">  水门位于悬壁长城景区出口处,是悬壁长城景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长城沿线保存下来的唯一提吊式水门。 </p><p class="ql-block"> 水门由古旧的青砖砌成的,整齐平滑的圆拱,依然坚固,一道很粗的石缝是水闸的痕迹。 </p><p class="ql-block"> 据介绍水门上原来有一面铜闸,重约千斤,平时放闸蓄水,起到泻洪、排水和限制行人的作用。此外,它还有防御功能,如果敌人来犯,提起铜闸,即可水冲敌军。</p> <p class="ql-block">  悬臂长城附近的护国寺和海会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自悬臂长城远望另一处山脊上的长城城墙和墩台</p> <p class="ql-block">  山下片片绿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嘉峪关长城包括嘉峪关关城、悬壁长城、天下第一墩,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20世纪80年代被列入中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 参观嘉峪关长城是多年的心愿,今年大西北之行终于实现。嘉峪关关城已有拙作,现仅做此文留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