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知青岁月(上)

凡夫俗子

<p class="ql-block">1973年底我高中毕业了,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下乡插队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我和两位同班同学三人一起被分配到涡阳县西阳公社的郭寨大队落户,受到了乡亲们的热情接待,老乡们亲切的称我们三个人为小高小李小王,当时生产队里还有两位上海知青小何小卢,我们五人一个插队组。</p> <p class="ql-block">与老乡们的热情形成反差的是贫穷,村庄里几乎清一色的土胚房,临时给我们安排的住房也是茅草房,后墙外面还用两根木桩支撑,不然就有倒塌的危险,两间房子只有一个木栅栏窗户上面贴了一层塑料布遮风挡雨。公路旁的大队部附近有个供销社的代售点,还有一个简陋的饭铺老乡们称之为饭棚。生产队很快给我们向公社申请知青建房补助盖了三间砖瓦房,生产队的广播室也搬到了我们这座全村最好的房子里。</p> <p class="ql-block">下乡参加的第一次劳动是甩雪,这年冬季比较干旱,我们来时下了一场小雪,由于风大雪被吹到地沟里了,我们就把沟里面的雪甩出来,给麦苗盖上被子。</p> <p class="ql-block">麦收时我已经担任了生产队的记工员,记工员的任务就是给每天出工的社员记工分。记工分有按工作量记和按工时记,工时记分还分农会(男劳力)和妇会(女劳力),同样的劳动工时农会的工分要多于妇会。还有各家各户的农家肥记工员负责评质记量记上工分。每家每户的工分是季末年终分配口粮的依据,工分少了要想得到赖以生存的口粮,还需要向生产队缴钱,那时社员们辛勤劳作一季一年得到的粮食连温饱都不能保障。一年四季中最忙的季节是麦收时,七十年代全靠人力用镰刀收割小麦,越是晴好天气越是要抢收麦子,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那时学校有农忙假学生也回乡参加抢收小麦。烈日下金黄色的麦田里社员们挥舞镰刀,我要记下每一位社员收割小麦的垅数,按量记工分。有空闲时间我也拿起镰刀割麦子,我收割麦子的速度甚至赶不上放假回来的中学生,劳作的时间也不及社员们的三分之一,手上就磨出了血泡,这时对“粒粒皆辛苦”有了深刻的体会。放眼望去前方麦浪翻滚,身旁麦收大军挥汗如雨,身后麦捆一排排静待颗粒归仓,大家都在争分夺秒抢收小麦。我还是要及时如实记下每个人的工作量,让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在我的工作职责内落到实处,也不辜负乡亲们对我的信任。</p> <p class="ql-block">麦捆是用大车拉到生产队的打麦场上,脱粒还是最原始的方式打场,打场又分为:晒场(把带着秸秆的麦子摊在场上晒)、压场(马拉石磙一圈一圈碾压),扬场(迎风飘扬让麦粒和麦糠分离)。记得有一天夜间突然雷鸣电闪要下雨了,社员们不用召集都奔向打麦场把还没经过打场的麦子垛起来再盖上塑料布,这叫抢场。刚刚垛好麦垛,就下起了大雨,还没来得及返回的人都淋成了落汤鸡。经历了这些,前些日子看一部反映知青生活的电视剧有冒着倾盆大雨收割小麦的情节,我感觉编剧没有这方面的生活,剧情不真实。那个年代又没有烘干设备,被雨淋湿了的麦子垛在一起只能沤烂发霉,正确的做法是等雨后太阳出来晒干后再收割。</p> <p class="ql-block">繁忙的麦收季节劳累的一天的人们刚刚进入梦乡,一声不好了!打麦场失火了。让我们一轱辘从床上爬起来,不远处邻村的打麦场火光冲天。乡亲们都赶去救火,大家冒着浓烟烈火一桶桶一盆盆水泼向着火的麦堆,但是有一个人却站在一旁看着熊熊燃烧的大火发笑,民兵营长拔出手枪厉声喝道:这火是你放的吗?我毙了你!一会儿救火车也赶到了,很快扑灭了大火,村民们看着烧的发黑麦子流下了难过的眼泪。</p> <p class="ql-block">麦收后种秋庄稼要耕地施肥,我们和乡亲们一道人拉犁子喊着号子耕地,二十多人拉一辆大车运农家肥。那大车是木头做的,有四个镶了钢骨的轮子很是笨重,大车没有转向设备,转弯是靠人硬推挤过去,现在那大车的车轮子都成了文物。艰苦的生活和繁重的劳动磨练了我们的意志,知青生活可能是50后群体独有的人生历练,吃苦耐劳也成为我们人生宝贵的精神财富。</p> <p class="ql-block">插队的第二年生产队的条件好些了,队里买了手扶拖拉机柴油机和灌溉设备。为了提高粮食的亩产量,队里决定改旱地为水田种水稻。试种水稻我们知青组负责查资料研究种植水稻的方法,皖北地区种植水稻虽然成本很高,但我们还是成功了。公社在我们生产队召开现场会,队里就用自己生产的大米招待与会人员。在这之前只有我们知青做过大米饭,于是我就承担了做米饭的任务。在会场边一字摆开支起了二十口地锅,我指挥二十多位大闺女小媳妇淘米兑水,我说开始大家一起点火烧饭,我听到锅里有锅巴的炸响声有米香味又发出指令停火。喷香的大米饭金黄色的锅巴让与会人员吃的津津有味,这是我的知青岁月里做的最有成就感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两年的朝夕相处我们和乡亲们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大队郭书记亲自过问我们知青组的生活经常嘘寒问暖,生产队长和众乡亲更是给予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口粮我们吃多少就到队里的仓库拿多少,出工尽量分配我们干力所能及的活,还手把手教我们干农活。冬天雨雪后道路泥泞,老乡们给我们知青每人都编制了一双高跟麻窝子鞋,那麻窝子高高的木鞋跟可以防水,麻编织的鞋里面垫上干麦瓤非常保暖。我们出门赶集或是去公社开会,问老乡借自行车也是有求必应。</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邻居是一位抗美援朝的老兵,他家中有一个很精致的皮箱是战利品,他看到我对这只皮箱很感兴趣就慷慨地把皮箱送给了我。几十年过去了,家搬了好多次,老家当都丢弃了,唯独这只皮箱我还带在身边,它是志愿军战士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见证,也承载了知青岁月中我与老乡们的深情厚意。</p> <p class="ql-block">下乡插队三十多年后我们返回当年的知青点看望乡亲们,老队长和众乡亲比当年欢迎我们插队还热情。我们挨家挨户探望年老的长辈,和当年的哥们姊妹们有唠不完的家常,我们返家时村委会还送给我们每人一份当地的土特产小磨麻油和手工红薯粉丝。</p><p class="ql-block">郭寨村用旧貌换新颜已经不能表达村容村貌翻天地覆的变化,现在村子已经成为安徽省美丽乡村示范村,城市里社区有的设施在这里一应俱全,而且家家户户都是独门独院的小楼。当年的饭棚附近宽阔的水泥街道边商店一家挨着一家,这里兴起了一个颇具规模的集镇。看着令人振奋的场景,我们也为曾经挥洒了青春汗水的第二故乡的兴旺发达而骄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