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自然灾害时的梅白和寿南爷

龙骑士_梅亚南

<p class="ql-block">寿南爷于今年正月与世长辞了,终年九十二岁,在本村福碾湾墩男性老人中,是为第一高寿。老人和蔼慈祥深孚德望,得知他去世,熟悉他的人都叹息怀念。寿南爷是梅花屋村人,世居本村福碾湾墩,虽然一贯务农,却尚健谈。我前些年一直在外,有时候回来看见寿南爷常与他老人家聊聊天,近两年我经常返乡短住,接触多了就交流一些涉及梅花屋村来历及梅花屋乡贤梅舒藻先生及梅花屋走出的革命家,作家梅白轶事。</p><p class="ql-block">现在想起来还真是万幸,去岁秋冬我曾为搜集资料,专门采访过寿南爷三次,虽然掌握材料还是太少,觉得还算有所慰籍。 寿南爷在解放前虽然念过很短时间私塾,文化确实不多,下面我记述他讲的事,不一定是很准确的记忆,当事人讲述当时的事只是历史的过往云烟,时间終会湮没凡尘旧事,没有记录等于没有发生和流传。</p><p class="ql-block">说起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三年自然灾害,有点年纪的人都是记忆犹新,因为那是共和国经历的严重灾害,大部分地区的人都吃过苦,受过饿。那几年中国既要还苏联债,又经受了自然灾害粮食减了产,吃不饱的情况下难免有怨言,尽管当初尽皆欢喜加入人民公社大集体吃大锅饭,但是困难来临之中谁都不会唱赞歌。私下的议论不知谁人上报,寿南爷被罗列罪名被公社关押起来了,一是要他反省错误,二是要他交代还有谁散布反动言论。捆起来不说,每顿还只给半碗稀粥,寿南爷那时候还只是三十不到的年纪,三四天下来饿得眼冒金星心发慌,心里想为了几句牢骚话,难道就要整死我?不行!没有菩萨来救苦救难,我得要自救才行。于是在半夜之际,瞄到看守的民兵熟睡,轻手轻脚费了很大的劲地挣脱束缚跑回了家。与家人商量了一下,慌慌张张跑出了门。当时仓皇出逃只是怕民兵追来,也没有想好往那里落脚,黑夜跑了几里还没有想好,眼看要到段窑,才猛然想起族兄梅白在湖北省政府当干部,而且职位不低,不如去武汉或者能洗白冤屈。于是急急忙忙赶往小池,一路急赶好在到了小池渡口已经天亮了,过了江就直到船码头,当然买不起票啊,找到一条木运输船,跟船老板七说八说才答应捎带他去汉口,不过需要替船老板干活抵饭钱。寿南爷一听大喜过望,连忙答应。</p><p class="ql-block">不一日,到了汉口,一问省政府要过江去武昌,只得一路问寻好不容易终于到了省政府大门口,好在梅白职位高名头响,哨兵也不敢怠慢他,一个电话打到省委办公厅主任办公室说明老家来人,得到指示等下派人接来人去办公厅。</p><p class="ql-block">梅白时任省委副秘书长,省委办公厅主任,深得省委书记王任重倚重,五六十年代毛主席视察湖北,经常在武汉小住,因为王任重的介绍,梅白又兼职做了毛主席在汉期间的临时秘书,帮助处理一些文书工作。</p><p class="ql-block">梅白尽管十四五岁参加革命,但对于家乡的亲朋故旧都很关照,极念旧情。对于族弟梅寿南仓促来到,他立即与他见了面,并让人安排吃住事宜,代买一些生活用品。并且尽量抽空了解梅寿南的情况,对于当地政府工作人员错误行为问询的颇为详细。至于梅白怎样处理梅寿南反映的事寿南爷没有处处经历,其中经过自然也是不得而知。</p><p class="ql-block">第三天,梅白对梅寿南说,你的事现在没什么问题,你在这里休息几天玩几天就回去吧。寿南爷当时只是问了一句:没事吗?公社不会再关我吗?答说:不会的。</p><p class="ql-block">,但是,寿南爷还是心有余悸,又是住了四五天,梅白问:你怎么还没有回去呢?回答说:还是不敢。梅白说,你回去吧,没事的。我给你带封信回去,你当面交给公社书记 他们不敢对你怎么样的。</p><p class="ql-block">梅白吩咐办公室工作人员买好船票,派人将梅寿南送上了船。这回只是一天就回来了,下行的客船当然快,而且寿南爷还享受了二等舱呢。</p><p class="ql-block">回来之后果然风平浪静,没有再抓他,大队长和生产队长和蔼地说,你可以还休息三天再出工,最近你休息时间,工分照记。公社书记也派了人致意示好,说是以后有什么事有要求直接去和公社书记说,不要太麻烦上级领导了。</p><p class="ql-block">最后书记的人说,秘书长是否有信有给书记,交给我带去吧。</p><p class="ql-block">寿南爷心里想,秘书长交代我亲手当面交给书记的,或者信里有什么机密话也未可知。就说没有呀。</p><p class="ql-block">后来,大队长,大队书记,和公社的一个桑姓一个桂姓干部也问过梅白的那封信,寿南爷都没有给。</p><p class="ql-block">寿南爷当时的想法很单纯,不想假手他人带信去,二来想趁交信机会与公社书记套近乎,最起码不要随便动我关我。</p><p class="ql-block">后来,过了一段时间就没有人问了。因为那书记不久被撤职了。所以,那封信一直都没有交到公社书记手上,既然已经没有威胁了,不交信给他又有什么所谓呢?公社那书记姓向,刘佐五零六零后的人也许还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我在政府部门上班,与书记的儿子曾为同事,经常相见,他倒是个好和蔼的人,他当时是农机站站长。</p><p class="ql-block">至于那封信,及内容,一个是年代久远寿南爷说记不清了,说不清道不明的事就不要再三追究。还因为那封信早就不见了,甚至不知何时不见了。</p><p class="ql-block">梅祠堂村的福叔(梅孝福老人)说:说到信,我也知道,先开始我认为是带给我的,因为那时候,六零年代黄梅县也有饿死人。我当时在孔垅教书,由于眼睛高度近视到汉口配眼镜,在梅白处呆过,说过黄梅县饿死人的事,回来之后收到梅白的信,说是要来黄梅,不久果然来了,当时梅白在黄梅孔垅呆了两天,处理了一些干部,召开公判大会枪决了孔垅的一名书记撤职了两名副职干部。</p><p class="ql-block">关于梅白,尽管因为搞革命少小离家,却是对家乡的感情极为深厚,黄梅县在农业放卫星的年代,也曾虚报高产,结果来年春夏之际出现严重的粮荒,梅白当时是湖北省委办公厅主任,得到黄梅有关干部私下报告,立即向相关部门通报并督促有关部门把粮食返销给黄梅救急,因此没有让黄梅饿死更多人,梅白不仅以文传世,执政推恩于人民亦是故事多多口碑不错,特别是黄梅和荆门人民至今念念不忘。</p><p class="ql-block"> 注:本文其实早前数月完成了,一是要放下来一段时间夯实沉淀一下,二是总想多搜集资料丰富内容。说来也就是轶闻旧事,没有到正史范畴,不必太认真,茶余饭后都可聊聊啊。(欢迎提供梅白轶闻素材,谢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写于2024年8月</p><p class="ql-block">作者:梅亚南(龙骑士)</p><p class="ql-block">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会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