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熹公祭祀盛典

梅声诗社

<p class="ql-block">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视频简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实况录像</p> <p class="ql-block"> 龙溪陈氏宗祠隆重举行陈熹公诞辰 1181 年祭祀盛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 年 9 月 2 日(农历七月三十日),闽清县三溪乡龙溪陈氏宗祠热闹非凡,一场盛大的纪念始祖陈熹公诞辰 1181 年祭祀庆典在此拉开帷幕。</p><p class="ql-block"> 陈熹公(843 年—912 年,享寿 70 岁),乃陈氏入闽始祖,其后裔遍布全省各地及海内外。此次活动由龙溪陈氏宗祠理事会精心策划主办,接待了来自福清、长乐、尤溪、永泰、大田以及闽清各支系的 260 余位宗亲代表。清晨时分,各地宗亲满怀着崇敬与缅怀之情,从四面八方奔赴而来,齐聚宗祠。上午八点半,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前往三溪乡崇福寺后山熹公墓地——三十墓。墓前,香烛袅袅升腾,鞭炮声震耳欲聋。道士首先开启祭祀之门,诵经祈福声回荡山间。随后,宗亲们依次上前点香、献花、敬酒,燃放鞭炮、焚烧纸钱,虔诚地跪拜祖先,祈求家族繁荣昌盛、子孙幸福安康。在道士的引领下,宗亲代表诵读祭文,深情追思始祖的丰功伟绩,充分表达对先人的感恩之情。</p><p class="ql-block"> 祭墓完毕,宗亲们返回宗祠,举行陈熹公诞辰 1181 年纪念活动。塘坂支系宗亲陈学战主持活动,并代读宗祠理事会理事长陈世萍致辞(陈世萍先生作为本次活动的主要策划者,因身居香港未能到场)。各县宗亲代表纷纷致辞,各自抒发对先祖的崇敬与感恩之情。会后,大家共进午餐。</p><p class="ql-block"> 此次祭祀活动,意义非凡。它不仅是对陈氏家族祖先的深切缅怀和纪念,更是家族精神的有力传承。通过这次活动,各地宗亲之间的凝聚力得以增强,认同感愈发强烈,也让年轻一代对家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陈氏宗祠祭祀活动的圆满成功,为家族的发展注入了崭新活力,同时也为传承与发扬礼乐文化作出了积极贡献。相信在祖先的庇佑下,陈氏家族必将继续书写辉煌灿烂的篇章。</p> <p class="ql-block"> 祭 文</p><p class="ql-block"> 恭维 公元岁次甲辰龙年七月三十吉日,熹公裔孙谨以香烛酒醴糕点水果金银财帛,致祭先祖熹公,特来祭拜叩首:一叩拜、二叩拜、三叩拜。 呜呼!至诚祭拜诞辰1181年陈氏108世,入闽先祖熹公在天之灵,熹公裔孙分布在全省各地,散居邻州及外国。今各支系裔孙代表齐聚汇于三溪,同祭拜先祖茔前,掩面而泣。至诚祭拜,本山福德龙神。缅怀先祖,继往开来,追念祖德,忠孝礼义,行善积德,世泽品正,千古流芳,饮水思源,代代相传,河山景仰。 带着敬畏之心,追溯历史,祖辈们在历史坎坷动荡,战火纷飞,饥渴饥荒,天灾人祸,疮痍瘟疫,艰苦日子,备受煎熬的痛苦。祖辈们有着顽强勇敢的精神、快乐与幸福的向往。把生命传承给了我们,此仍先祖保佑之功德,先祖厚泽、福佑子孙,为了继续先祖之优秀品德,不忘先祖之福泽佑护,感激先祖之养育教诲,常念先祖之恩德永垂。感恩先祖至善至美德,后裔子孙永远铭记,代代传承,发扬光大。 至诚感谢本地的土地城隍庇佑我们的祖茔。 敬爱先祖,我们同宗同祖、血脉相连,祖宗贤德、诚信仗义,耕读传家、崇尚孝悌,铭记祖训、率先垂范,忠孝节义、永存于心,龙腾盛世、祖先后裔,顾尔子孙、当感慰籍,祈求先祖、佑尔后裔,瓜瓞绵绵、万世雄昌。祈求庇佑子孙后裔处处谋生顺利,庇佑子孙后裔财丁两旺、福寿双全,庇佑子孙后裔读书者科甲绵延,金榜题名,光宗耀祖,庇佑子孙繁荣昌盛,幸福安康!美哉、伏惟尚飨。</p><p class="ql-block"> 谨以此文告祭先祖伏望鉴纳熹公第三十六世裔孙(长乐区金峰镇三星村)陈而辉拜上</p> <p class="ql-block">各支系宗亲代表合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龙溪陈氏宗祠理事长陈世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陈学战宗亲主持并代读陈世萍理事长致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尊敬的各位宗亲、各位来宾,海外华侨,港、澳、台宗亲们:大家好!</p><p class="ql-block"> 一公同俎豆,</p><p class="ql-block"> 四脉共繁荣。</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陈氏先祖熹公裔孙藻,夔,坎,敬四系族亲欢聚一堂,怀着对先祖的敬畏之心,举行庄严的敬拜先祖祭典,这是我们陈氏宗族的盛事,也是我们全体宗亲的荣耀。我们正用追思祖源的方式,表达我们对先祖的崇敬之情。</p><p class="ql-block">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合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流水万派源于冰川。追根溯源而尊敬先祖,是为人之本份,是陈氏本门之忠孝之道,是陈氏宗族传承了千百年的传统美德。</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先祖熹公携带四子自颍川固始县随闽王入闽,先居福州大义后随三子千郎公居小溪源(小溪源在龙溪境内)。熹公四子分别各地开垦种植,繁衍生息,如今已是丁兴族旺。</p><p class="ql-block"> 千百年的沧桑岁月,凝结了列祖列宗诚信处事、耕读持家、重礼义、守法度的优良品德。陈氏各系子孙在各地繁衍生息,靠着勤劳和智慧,发扬列祖列宗的奋斗精神,使昔日荒凉的土地,变为今日安居乐业的家园。经先人含辛茹苦的不懈努力,造就了我们的兴旺发达。我们怎能不怀着最虔诚的感恩之心,缅怀、敬仰我们的先祖呢?!</p><p class="ql-block"> 陈氏宗族由古直今,崇尚忠孝,尊贤敬祖,自唐末至今千余年,春祀秋祭从未间断。历代先贤,为宗族的兴盛无私奉献,慷慨解囊,并偕族人合力同心,择地建祠,修谱供祖。无不承前启后,倾心于宗族的兴盛伟业,此等高德遗风,堪为千秋之楷模。</p><p class="ql-block"> 各位宗亲:宗族兴,家道更兴。家族同兴,中华民族方可永续延绵。宗族的兴衰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国强族旺,才有家的兴旺发达。我们欣逢当今盛世,宗族兴盛、国家富强,把我们宗族的情怀溶入了中华民族和谐的大家庭,我们陈氏族亲的发展将更加灿烂辉煌。让我们坚定地继承先辈们勤奋刻苦的创业精神,拼搏进取,创造陈氏家族更加辉煌的未来。</p><p class="ql-block"> 希望陈氏后人,真诚地用感恩之心待人待事,尊敬长辈、孝顺父母、共促社会和谐发展。</p><p class="ql-block"> 人存善意必有善报,心存感恩必有庇佑。先祖的神灵在冥冥中护佑着我们,保佑我们陈氏裔孙一代更比一代强。</p><p class="ql-block"> 最后祝各位宗亲、各位来宾家庭幸福,事业兴旺发达!谢谢!</p><p class="ql-block"> 代办接待单位闽清三溪村龍溪陈氏宗祠理事長陈世萍撰稿于甲辰年九月二日农历七月三十日</p> <p class="ql-block">长乐梅花三星村陈氏宗亲代表讲话</p> <p class="ql-block">各位领导、各位宗长、各位宗亲、各位嘉宾: </p><p class="ql-block"> 上午好! </p><p class="ql-block"> 我们都是熹公的裔孙,今天汇聚在一起,心里感到无比的感慨,熹公生四子,长子守约公、次子守信公、三子守廉公、四子守敬公。我是来自长乐区金峰镇三星村熹公长子守约公的裔孙代表。首先感谢熹公祭祖大典的各位筹备理事会的全体理事,你们辛苦了!在这熹公誔辰1181年之际的祭祖大典,迎来我们熹公后裔汇聚在一起祭祖如此盛大的活动,我们的心情感到无比的感慨和欣慰。树有根、水有源、人有祖,尊宗敬祖是中华传统的美德,也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惟缅我祖、惟念我宗。今天我们熹公后裔子孙的宗亲,感恩先祖、勿忘祖宗,追远慎终、恭敬祭祖,敬慰祖训、积善之家,世代传承、惠及子孙。家族兴盛、门第昌隆,我祖庇佑,万代永春、惠及后世,子孙繁衍、人才辈出。在此,我恭祝各位领导、各位宗长、各位宗亲、各位嘉宾;春安夏泰万事兴,秋吉冬祥福满堂。千秋俎豆昭先祖、万代香火启后贤。再祝各位出入平安、身体安康、万事如意!</p> <p class="ql-block">福清蟹屿陈氏宗亲代表讲话</p> <p class="ql-block">  在陈氏始祖熹公祭祀庆典上的发言. </p><p class="ql-block"> 各位宗亲、亲爱的同志们:</p><p class="ql-block"> 大家上午好!</p><p class="ql-block"> 在这金秋送爽、丹桂飘香的美好时节,我们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并庆祝陈熹公诞辰1181年祭祀庆典的辉煌时刻。在此,我代表福清市南阳陈氏宗亲对祭祖活动的隆重举行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对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为陈氏始祖熹公后裔宗亲相聚在一起的龙溪陈氏宗祠理事会表示衷心感谢! 向参加今天盛会的每一位宗亲致以最诚挚问候和美好的祝福!今天,我们不仅仅是在纪念一位伟大的先祖,更是在传承一份跨越千年的血脉相连宗亲文化的精髓。</p><p class="ql-block"> “根深则叶茂,源远而流长。”陈熹公,作为我们陈氏家族的始祖,其智慧与德行如同璀璨星光,照亮了陈氏子孙前行的道路。站在闽清县这片充满历史厚重感的土地上,三溪乡源口山不仅是我们陈氏宗亲的根之所系,更是心灵归的的港湾。此次祭祖活动盛况空前,不仅是一场对先祖的深情缅怀,更是一次家族精神的弘扬和传承。</p><p class="ql-block"> 古人云:“同宗共祖,血脉相连;寻根问祖,人之常情。”我们应该从先辈的足迹中汲取智慧。我们更应该从先辈中领悟到,陈氏家族不仅是一个团结的群体,更是一个和谐共生、不断进取的集体。</p><p class="ql-block"> 作为陈氏后裔,我们肩上承载着不仅仅是姓氏的荣耀,更有将家族优良传统发扬光大的责任。陈姓,作为福建乃至全国的重要姓氏之一,其背后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卓越家族精神,是我们共同的财富。我们应当铭记并传承陈氏优良家风,让这些优良传统成为我们立身行事的准则,激励我们在各自的领域里奋发有为,为家族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p><p class="ql-block"> 最后,让我们携手并进,以这次庆典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宗亲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共同书写陈氏家族新的辉煌篇章。愿陈氏家族的明天更加美好,愿每一位宗亲都能在实现个人梦想的同时,也为家族的荣耀添砖加瓦!愿陈氏家族技繁叶茂、兴旺发达,五世其昌、长发其祥!愿陈氏家族人才辈出、后继有人,一代更比一代强,代代子孙中状元!谢谢大家! </p><p class="ql-block"> 福清市南阳陈氏宗亲代表 陈振文 公元2024年9月2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永泰埔埕陈氏宗亲代表讲话</p> <p class="ql-block">尊敬的宗亲们:中午好!</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颍川陈氏熹公1181周年诞辰吉日,四方宗亲齐聚闽清县三溪村龙溪陈氏宗祠,隆重举行祭祀庆典,彰显祖宗之功德,表答后辈之虔诚,追思先哲丰功伟业,感恩祖先显灵能联谊今人亲情友爱之血脉。</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聚会足以证明陈氏家族是一个大团结的家族,和谐的家族,兴旺的家族,今天的聚会旨在缅怀祖先,联络宗亲,提升亲情友爱敦睦,以便今后更好地相互联系,相互交流,凝聚合力,从而展望陈氏家族更加昌盛繁荣!谢谢大家。</p><p class="ql-block"> 永太埔埕宗亲甲辰农历7月30日</p><p class="ql-block"> 陈学晶致言</p> <p class="ql-block">闽清县二陈文化研究会会长陈世泽宗亲讲话</p> <p class="ql-block">闽清县宣传部副部长陈军辉宗亲讲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24年农历七月卅日,祭祀陈熹公(公元843年-912年,享寿70岁,墓在闽清县三溪乡崇福寺后山,1993年重修墓道。)圆满成功有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人月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熹公后裔承恩泽,忠孝永流芳。寻根认祖,敦亲睦族,道德嘉祥。</p><p class="ql-block"> 宗功佑启,人才辈出,奕世荣昌。传家礼义,光前裕后,再创辉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注:2024年农历七月卅日,祭祀陈熹公墓,有来自:永泰:埔埕31人、大洋18人、盘洋5人;福清:蟹屿25人、埕边5人、马洋亭下5人、新厝蒜岭13人;长乐:金峰三星村12人、江田10人;连江:幕浦九龙15人;三明大田10人;尤溪汤川:奎峰5人、洙溪5人;永安2人; 闽清: 龙溪55人;塘边28人;塔峰15人;白樟11人;柯洋11人;坂头10人;塔庄七都10人;后佳:林中9人、卑溪4人、佳洋4人;雄江尚坑6人;二贤祠5人;二都漈上5人;霞峰寨4人;白汀3人;录像、道士等3人;……总计:370多人参加</p><p class="ql-block"> 陈景知敬撰</p> <p class="ql-block">甲辰7月30日拜祭扫熹公墓的收支明细公布:</p><p class="ql-block"> 其中有扫墓人员丶乐鼓队人员,录像人,道士,吹歌曲人,后勤等50多人不收钱,还有报名的人没来到的!预备37桌乘下三桌昨晚工作人用之!所以人员有350多人总收入只有29500元!(实收每人一百元只有295人)对除后欠的由我宗祠负责补上!捐款修墓道的专款专用!待修路预算出来后另行公布丶此致!</p><p class="ql-block">注(以上讲到扫墓之人员、历年扫熹公丶千郎公,衲公夫人,昴中公四台祖坟都在龍溪境内丶每年都是农历7月30日一起同拜祭丶所以欠数由本宗祠补上,特此注明)</p><p class="ql-block"> 龍溪宗祠理事会敬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