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昨天晚上陪孩子在游乐场玩,孩子看见几个小朋友聚在一起玩积木,就凑过去和他们一起玩。突然一个小哥哥一把推到了身边的一个小妹妹,小妹妹被突如其来的“袭击”吓着了,就撕心裂肺的哭了起来。听到哭声,小妹妹的奶奶应声而来,提出那个推人的小哥哥就是一顿揍。我才知道这小哥哥与小妹妹原来是一家人。挨揍的小哥哥被激怒了,居然抬脚去踢他奶奶。当时周围有很多小孩,包括我家孩子,也有几个陪孩子的大人在场。我看那架势不好,赶快给小哥哥说,“不能踢你奶奶!”可是那小哥哥不依不饶,一脚一脚踢起,虽然都被奶奶躲过,但是这场景让我有些伤心。奶奶带着小妹妹向家走去,小哥哥哭着紧随其后。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我发现我家孩子若有所思的静静的看着。</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游乐场很快又恢复了欢笑,孩子们按照自己的喜好继续嬉戏,就像刚才没发生过任何异常一样,可是我却还沉浸在刚才的场景中,被那奶奶不问青红皂白武断地揍孩子的行为而伤心,也为那小哥哥居然不依不饶地踢他奶奶而震惊。奶奶用不恰当的方式处理矛盾纠纷,不仅没有通过自己的行为化解矛盾,却又增添了新的矛盾,示范了一种不好的处理问题的方式,这对自己的孩子而言是不良教育,对周围的孩子也是一种不良的习染。那小哥哥踢奶奶的行为是偶发的吗?我认为不是,那是长期习染而来的,不怨孩子,有那样的奶奶孩子有这样的表现是必然。</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可是,由于“老”的示范榜样作用美好发挥好,从而导致“幼”不会尊“老”,从而养成了唯我独尊的习性。</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说到“习性”,就想起《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人因天地交合,承载祖祖辈辈的基因而降生,性情的根本无善无恶,可是受后天环境的影响,从而形成了不同的习性。在还没有形成正确价值观的时候,真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我陪孩子一起游乐时,我观察发现,她小小年纪,却最喜欢模仿和比她大孩子的行为,比如大声说话,比如做一些“冒险”动作,比如学说“脏话”……这可不,昨天晚上我们玩耍结束回到家,她居然在客厅里抬起腿踢他妈妈,还踢我,而且表现的很兴奋。我们都被她的举动惊到了,可是没办法,于是我就把她抱起,逗她玩,以转移她的注意力,可是由于不小心,在抱着她前后摇摆时不小心撞到了她的胳臂,她随即大哭起来,至此,这场无奈的活动以她哭哭啼啼地会卧室去睡觉终结。</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今天早上,给她写留言条,我想借此给她讲讲道理。我在留言条中写道,昨晚你看到的那个小哥哥的行为是不对的,记着,任何时候都不能开口骂人,动手打人。</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孩子还小,每天的留言条都是她妈妈读给她听,我不知道她听到这些“道理”时会是什么反应。但是这件事却让我心绪难平,我们的教育究竟该怎么做才能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性?</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中庸》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道”是什么?《道德经》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话说明了“天人合一”的观念,也表达了尊重规律才能和谐发展的重要理念。“法”就是效仿或者遵循。那么教育呢?应该就是“修道之谓教”。谁“修道”?当然就是对孩子来说能施加影响的人,比如父母、老师。那修什么道呢?显然是“人道”。那什么是“人道”呢?《礼记•丧服小记》:“亲亲、尊尊、长长,男女之有别,人道之大者也。”宋•李如箎《东园丛说·瞽瞍底豫》:“夫夫妇妇,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各得其所,而人道极矣。”这样就明白了,作为承担教化职能的人,需要以身作则,构建自我与家庭、社会的和谐关系,引导孩子保持好奇心,培养良好的习性。</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样看来,那位奶奶处理问题的方式是不值得称赞的,而我们其他大人呢?我们在教化中,又是如何做的呢?</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教之道,贵以专。”懂得了“教之道”,关键还要持之以恒,方法专一,一心一意呀!</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