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游学作品之写作

蜀都闲人

<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蜀都闲人</p><p class="ql-block">美篇号:9176625</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美篇游学圈,乃诗与远方爱好者家园。毛公诗云:“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诚如此诗,本圈子仅建立两年,成员便逾一万,成为美篇平台一朵奇葩。游学者大多素质较高,佳作多多。然亦有一些新入圈者,对如何创作游学作品尚略感茫然。主持人嘱余作文以应对之,今就此略谈一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圈子成员皆热衷于读书之文学爱好者,亦为热爱大好河山之旅行者,更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之游学思考者。游学为“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 之过程,游学作品最大特点即“游、学、悟”结合,此既为撰写游学作品基本途径,亦为检验作品优劣之准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35年,鲁迅在《致赖少麒》文中写道:“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对先生此言,深以为然。余在写作实践中,主要有三点体会与做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广泛阅读,学习借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余在23岁前,学历仅为小学五年级。然酷爱读书,彼时乡下虽书极少,然千方百计找书读。盖因多读,遂为日后写作奠定较好基础。今之读书环境较之旧时已不可同日而语,可读之书汗牛充栋,焉能全读。欲对创作游学作品起到对症下药、立竿见影、事半功倍之作用,须选择性多读。蘅塘退士孙洙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唐诗堪称诗之经典与巅峰,</p> <p class="ql-block">常读唐诗三百首,通过反复朗读、背诵,可在不知不觉中吸收古人智慧,体会作者内在思想感情,从而能够吟诵。游学作品乃游记散文,古有《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徐霞客游记》等经典名篇著作,皆为创作之指南;今有游学圈中众多专家学者教授及文学爱好者,其创作之大量游学作品,佳作、大作、范文琳琅满目,洋洋大观,此乃初入圈者之教科书也。若择其“美篇精选”或“精选”文章</p> <p class="ql-block">100~300篇,认真反复阅读、深入学习、全面赏析,深刻体会、用心领悟其写作之思想方法、创作技巧、语言驾驭等。通过借鉴众多游学大咖之作品,使之转化为自己之思路、方法、技巧、语言,则对创作游学作品必有明确指引之奇效。正如杜草堂《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鲁迅先生阅读百篇外国小说,巴金阅读二百来篇古文启蒙,遂成文学领军人物。可见阅读越多,越能领悟写作之要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勤于实践,多写作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是否熟读乃至能背诵100篇以上游学圈范文,就可万事大吉?非也。游学作品之创作,必然是一个“诗和远方”水乳交融之过程,乃一个需要亲身体验之过程。陆游有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书本上所得知识终为浅显,如欲认识事物之根本或道理之本质,则须用自身实践去探索发现。要真正了解掌握某事,须亲自去做,“行”之重要性不言而喻。游学创作之实践,应当包括三</p> <p class="ql-block">个步骤,第一步即大量读书,包括阅读优秀游学作品;第二步即迈开双腿奔赴游学目的地,将书本知识与壮丽山河秀美景色相印证乃至有新发现,获得身心愉悦、精神感悟与理性思考;第三步即在此基础上,写出所见、所闻、所学、所思、所想、所悟之游学作品。此为决定性之一步,亦为见功夫、出成果之一步。凡事焉能一蹴而就,创作游学作品亦如此,第一篇可能毛</p> <p class="ql-block">病较多,第二、三篇也许还很青涩,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若坚持不懈、由少渐多之持续创作,必可渐入佳境,逐步创作出优质游学作品,“精选”乃至“美篇精选”定会成为你之常伴。鲁迅共写出六百万字作品、巴尔扎克一生创作一百部作品,皆成为世界文学之旗帜,不仅令人赞叹,其作品更凝聚作家之非凡智慧与惊人勤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循序渐进,养成习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准备阶段,一是做好材料聚集储备。事先确定旅行目的地,最好是中小学课文涉及之景点、处所等,阅读相关课文、书籍,借助平面媒体、网络媒体等多种途径,广泛获取相关知识与材料(有时亦可能先旅行然后再按图索骥获取相关知识)。旅行中须全程注重观察体验,不仅要看,更须以全身心去感受,切勿跑马观花只看热闹;尽可</p> <p class="ql-block">能详尽获取有关资料信息,可谓“韩信点兵,多多益善。”遇景点中之文字材料,可拍照后利用手机图片转文字功能转为文字。储备充足材料后还需进行精选。无论有多少文字材料、拍了多少照片,但每篇作品限定最多2500字50张图,故须优中选优。无论文字抑或图片,皆须围绕文章主题,选择最典型、最新颖之材料,方可收“以一当十”之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是确定文章主题与标题。主题乃文章之基本观点或中心思想,主题统帅全篇,似红线贯穿全文,须深刻反映事物本质,提炼主题开掘要深,立意要新;文章标题则应贴切、简洁而醒目,能三个字概括全文,则绝不用四个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是谋划结构布局。创作文章,材料犹人之血肉,主题若人之灵魂,结构则如人之骨骼。结构布局之任务即把各个部分、各种因素连接为一和谐整体。游学作品结构布局应当情节完整、线索分明、富于新变,且符合严谨、自然、完整、统一之要求。要策划好线索与脉络、层次和段落、过渡与照应、开头和结尾等。如以人、物、中心事件、题眼等为线索;以时间、空间、时空交叉、材料性质、认识发展顺序等安排层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行文阶段,当完成实地游览,占有充分材料,文思泉涌时,即当立即展开创作。鲁迅说写作如画画,“静观默察,烂熟于心,凝神结想,一挥而就”。创作不应断断续续而须一气呵成,以贯通文气。散文宗师韩愈曰:“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写作思路之内在逻辑性,此即文章内在之气。运用协韵、对偶、排比等造成声音美,则可令文气更朗畅。写作之表达方法通常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游学作品属游记散文,欲达“游学悟”三合一,故四种表达方法皆可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为修改完善阶段,对完成初稿之文章,或称毛坯,尚须反复打磨润饰方能完美,此亦为写作之过程。曹雪芹写《红楼梦》曾“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新文化旗手鲁迅多次告诫曰:“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词、句、段删去,毫不可惜。”一般采用增、删、改、调手段,采用读改法、冷却法等以修改文章。通过周密修改,进行文字润饰,令作品更完美,更精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