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魏家庄,位于河北省海兴县东南部,毗邻漳卫新河。七十多年前发生在这里的一场战斗,使这个普通的村庄蒙上了神秘的色彩。</p><p class="ql-block"> 1941年,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人民解放军在各个战场不断取得胜利,实力不断壮大。而国民党阳奉阴违,奉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在战场上节节败退。</p><p class="ql-block"> 盘踞在山东省无棣县的国民党“山东省独立保安第六旅”(以下简称六旅),在日本人的威逼利诱下,悍然撕毁《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协议,秘密杀害了在六旅工作的共产党人张玉德,无理驱逐“挺纵”派往六旅的代表。与日本指挥官村尚在“无棣北大城”秘密鉴定了“互不侵犯,共同反共”的宻约,投入了日本人的怀抱,不断制造磨擦,公开与人民为敌。</p><p class="ql-block"> 魏家庄,处于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和清水区抗日根据地之间,驻扎着六旅的一个营。是我军在沿海地区展开军事行动的一大障碍。</p><p class="ql-block"> 1941年9月,冀东党委经过研究,决定拔掉这个“毒瘤”,为抗日扫清道路。由八路军115师16团执行这个任务。9月下旬,团长杨承德,政委陈德率领两个营的兵力离开驻地山后村秘密向魏家庄进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当时,正值秋收季节,通往魏家庄的公路上流动着收秋的车辆。在地下党组织和当地人民群众的大力配合下,八路军的部分战士乔扮成老百姓趁机混入收秋的队伍中。把枪支隐藏在玉米和高粱秸秆中,随大车小辆从东门进入魏家庄,秘密隐蔽起来。以期里应外合拔掉魏家庄据点。</p><p class="ql-block"> 驻守魏家庄的六旅三营,营长孙寿申。营部设在魏氏祠堂。士兵混住在闲置的民房或村民家中。</p><p class="ql-block"> 22日午夜,随着一声响亮的枪声,解放魏家庄的战斗开始了。围墙外的八路军,架设云梯翻过围墙进入村中。在当地人民群众的引领下,六旅三营盘据的窝点被纷纷包围起来。霎时间,枪声大作,杀声震天。睡梦中的六旅官兵,被枪声惊醒,如惊弓之鸟,乱作一团。有的只穿了一只鞋子,有的提着裤子,有的忘记了去摘挂在墙上的枪支,纷纷四散逃命,象没头的苍蝇四处乱撞;有铁死抵抗的,只听见枪响,却找不到八路军的踪影,慌乱中纷纷毙命。营长孙寿申吓得屁滚尿流,瘫在地上,两只脚蹬进了一条裤腿里。由士兵架着夺路逃走。在1944年八路军解放无棣县城的战斗中被捉获,同年在小山被执行枪决。</p> <p class="ql-block"> 收到求救信号的六旅武装派出一个营的兵力星夜从无棣北大营出发向魏家庄赶来。我侦察员截获了这一重要情报,政委陈德带领一个营的兵力在张仲桥北头埋伏设防。天刚蒙蒙亮,六旅援军象一群被驱赶的羊,猫着腰爬上了彰卫新河南岸,向张仲桥涌来。陈政委一声令下:“打…”我军自制的两门土炮率先开火,只听震天动地的两声闷雷般巨响,两条火龙呼啸着飞向南岸,激起冲天的烟雾,六旅援军死伤惨重,乱作一团。一根耙齿尖叫着击中南岸碗口粗的一棵杨树,拦腰被断为两截。六旅援军从未见过如此历害的“神器”,吓得屁滚尿流,魂飞魄散,纷纷抱头鼠窜,向无棣退去。</p><p class="ql-block"> 考虑到驻扎魏家庄的六旅士兵大部分是由杨虎臣、张兰村的民团收编而来,大都是穷苦人,有的只为混口饭吃,有的被收买而来,而这次行动只为拔掉据点为目的,因此,对那些不铁死抵抗的六旅士兵留了一条生路,打开南门,放他们逃走。</p><p class="ql-block"> 经过一夜的激战,拂晓战事结束。共毙俘副营长以下官兵300余人,缴获轻机枪三挺,步枪300余支。</p><p class="ql-block"> 这次行动得到了地下党组织和当地人民群众的大力配合和支持。</p><p class="ql-block"> 沧海桑田,时过境迁。虽然战事已过去七十多年,战火的硝烟早已散尽,但在当地人民的心中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成为海兴人民在波澜壮阔的人民解放战争伟大篇章中注入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音符,被永久地载入史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