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井记

吴建贞书画

<p class="ql-block">  梨园村是桂中平原一个小村子,村中有一口老水井。</p><p class="ql-block"> 水井位于村子的北面,水井的西侧是菜园,后面是池塘,再远处是稻田,不知是哪个朝代哪些先人开发,反正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老井仍是全村唯一的饮用水源。</p><p class="ql-block"> 因水井缘故,毗邻的池塘叫水井塘,菜园叫水井园。</p> <p class="ql-block">  水井很小,面积不到10平方米,深约3米,水面离地面不到50厘米,井堰用石头夯土筑成,高低、宽窄不一,上面长着杂草、藤蔓和灌木,形状如圆形水池。农村水井的水源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泉水, 一种是渗水。而梨园村的水井是泉水,出水量大,水质好,从底部石缝处“突突突突”地往外冒,水面比外面的池塘还高,不时通过排水口向池塘排出。这种敞开式的水井,提水方式很简单,站在井堰,弯腰将肩上的水桶往井里一沉,满上水直腰提起即可。听老一辈人讲,上百年来水井从来没有枯竭过,纵然遇到干旱年份,泉水仍取之不尽。村里人无论男女老少都习惯喝生水,极少烧开水喝,口渴了,直接舀水缸水喝,那股凛冽清甜,真个叫爽,即使冬天也是如此,从没听说过谁喝生水拉肚子的。这源源不断、清澈甘甜的井水,滋养着一代又一代梨园村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说梨园村的水井泉眼大、出水足,有人不信。某年冬天几个公社干部下乡调研专程来村一探究竟,看到一边是放干了的池塘,一边是满满一池的泉水,并向水井塘漫出,不得不竖起拇指。</p> <p class="ql-block">  这口古老水井不仅为梨园村供应源源不断的生命之泉,还蕴藏着村子百年社会变迁,记载着村民的艰苦岁月和淳朴善良。</p><p class="ql-block"> 清晨是村中挑水最繁忙的时候,除了此时的井水最纯净外,更是村民每日生活的必须。每天煮饭、烧菜、洗涮等人畜所需都要一早得备好,这就是家家户户都有大水缸的原因。一日之计在于晨。往往天方蒙蒙亮,人们就会挑着水桶,迈着急促的步伐前来挑水。每家每天一般都要挑3担左右,直至将家中水缸灌满为止。由于男人们起床后要为当天的粗重农活作准备,所以挑水多以女性为主,多少年来无不如此。村子不大,但距离水井较近的也有百来米,远的在三百米以上。虽然每担水只有七八十斤重,但天天挑水也是一项繁重的家务活。能否这时候挑水也是衡量一个女人是否勤快能干的标志。家家户户的姑嫂们自觉承担起每天挑水的重任,井前大家拉着家常,自觉排队,一个跟着一个,沉桶——提起——挑走,动作麻利熟练。那弯弯村道上几十人组成的挑水队伍,以及一对对水桶随着步伐有节奏起伏的劳动场景,堪称村中一道美丽风景。新过门的媳妇,干的第一件大的家务事可能就是挑水了。婚后第二天早上,新娘在妯娌或小姑的带领下,穿着新衣,挑着陪嫁来的新水桶羞答答的去挑水。面对村中新人,妇人们会兴奋地交头接耳,打听着是谁家的新娘,从哪村嫁来,今年多大,长得好不好看,水桶满不满,走路快不快稳不稳,评头品足的,那新娘满脸通红,加快步伐逃离,洒下一路羞涩,几串水花。</p> <p class="ql-block">  对于缺乏壮劳力的家庭来说,每天挑水是一件大难事。阿耿公双目失明,以放牛抓鱼为生,两个孩子一个在北方当兵,一个在外县工作,吃水成了问题。隔壁十五岁的阿英姑娘自觉承担起挑水任务,每天除挑自家的外,还多挑两三担水,把阿耿公家的大水缸灌满。阿英不在家或没空,其她姐妹也会顶上,保证阿耿公家水缸不空。这一挑就是三年,直到他儿子复员。</p> <p class="ql-block">  农村人家,贫困还可以挨得过,最怕是遇到灾祸。村北面的勇叔,43岁那年秋天,为拦阻打架的公牛被顶伤,落下残疾,只能柱着拐杖走路,老婆离他而去,留下一个不足四岁的儿子。由于没有女人,挑水的事也只能自己做。一天,他像往常一样起了个大早去挑水,一瘸一瘸的来到井边,在提水时地上鸡母石一松,脚没站稳,重重地摔倒在井边,跟在后边的阿信嫂立即上前将他扶起。勇叔站起来后,左手叉着腰,挑着一对空水桶回家,一脸痛苦的样子,估计腰伤得不轻。</p><p class="ql-block"> 由于井边地面不平整,后来还发生过两起事故,一起是村东头木匠六叔家刚过门的媳妇扭伤了脚,一起是南边老金家二姑娘因井沿石头跌落,水桶扁担一并掉进井里,膝盖也撞伤了,幸好人没跌入水井。</p><p class="ql-block"> 世间物件用久了会损坏,老水井也一样。由于经济困难等原因,一直以来村里没有进行过象样的维修,地面不平了或井沿崩塌了,村中热心人会搬来石头砖块沙土垫一垫、补一补,淤泥多了,有人简单掏一掏,井边杂草多,有人会割一割,水井就这样一年一年的对付着用。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水井面貌说是自然古朴,倒不如说是破败不堪更准确些。</p> <p class="ql-block">  得知群众井边受伤,老支书孟伯心头是沉重的。是啊,解放二十几年了,水井还是解放前的那样,没能让群众吃上自来水,但至少要把水井建设好,不应该发生村民滑倒摔伤的事故。他是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党员,打过仗立过功,德高望重。一天下午,他独自一人沿着水井慢慢地走了几圈,认真细致地察看路面、井沿、井堰,然后蹲下,划着火柴点着旱烟,凝视着这破旧的水井,暗下决心:必须组织对水井进行重建,为全村百姓做一件好事。</p><p class="ql-block"> 众人事众人办,关键看骨干。那年冬天的一个晚上,老支书提着马灯,约上全村4个生产队队长,</p> <p class="ql-block">到当年一起抗美援朝的战友、残废军人、时任六队指导员的康叔家中,商量对老井进行改造的对策。老支书表情凝重,介绍了半年来村民挑水发生的事故以及水井的现状,提出了立即重建水井的建议,并对资金和人工安排提出了初步设想。毫无疑问,老支书的意见获得一致通过。末了,坐在轮椅上的康八叔对方案作了补充。</p><p class="ql-block"> 在老支书的倡导和生产队长们的带领下,梨园村掀起了轰轰烈烈建井行动。四个生产队全体发动,出钱出人出力,献计献策。没有设计师,村小学陈老师主动请婴,很快画出了设计图纸;没有石料,买来炸药到十几里外的马鞍山、小府塘开采;没有汽车拖拉机运输,他们就用人力车拉用肩膀挑,近百个劳力齐出动,把所需石料一车车、一担担的运了回来;村中能工巧匠们砌墙的砌墙,抹沙的抹沙,切线的切线。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一座U型的崭新水井呈现在村人面前:井堰高1米、宽40厘米,全由石头砌成,坚固美观;井门宽约8米,左右有两个立柱,前有3个洗手池,供人们洗手;两侧有台阶下井,之间有两米宽的取水位,可满足两人同时取水。落成那天早上,老支书望着崭新的水井,用那洪亮的声音自豪宣布:梨园村新水井现在开井!顿时鞭炮声响起,在场村民欢呼雀跃,掌声雷动。 </p><p class="ql-block"> 水井形式新颖,标志明显,立体感强,一改旧时模样,如化了妆的新娘,一时吸引了上下三村的目光,参观者接二连三,村民们脸上多了几分自豪,姑嫂们挑水的步伐更加欢快。</p> <p class="ql-block">  后来,村里通了电,再后来改革开放,村民经济收入有了增加,因为天天挑水太辛苦,许多人家独自或几户联合在家门口空地自挖竖井,安装上手动式提水机或电动抽水机,轻松解决吃水问题。九十年代后,村里接上了自来水。从此极少有人去老井挑水喝了,曾经的一汪清泉变成为村民淋菜的取水池,偶尔有几个妇人在井边浣衣洗菜,叽叽喳喳地讲着一些旧事新闻。</p> <p class="ql-block">  人生有代谢,老井亦如此。</p><p class="ql-block"> 老井不再为生活所需,逐渐淡出村民视野,成为村中陈迹。但后人不会忘记这口滋润村民的百年老井,不会忘记当年修井的老支书和社员们的艰难和奉献,不会忘记井边发生的一桩桩动人故事。</p><p class="ql-block"> 老井,您值得村人永远的铭记和感恩……</p><p class="ql-block"> 风雨同舟起稿于古辣 </p><p class="ql-block"> 南阳山人修改于广州</p><p class="ql-block">注:文中三幅速写为作者所绘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