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中国人的“百年孤独”

瑜宸

<p class="ql-block">  合上《额尔古纳河右岸》最后一页,内心涌起一股任生命消逝,却无力挽回的悲凉。</p><p class="ql-block">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如今夏季的雨越来越稀疏,冬季的雪也逐年稀薄了。它们就像我身下的已被磨得脱了毛的狍皮褥子,那些浓密的绒毛都随风而逝了,留下的是岁月的累累瘢痕。”</p><p class="ql-block"> 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她像一棵沧桑的百年老树娓娓诉说着她的故事,风霜雪雨的洗礼已经使她坚毅深沉不忧不惧,时光的打磨已经使她虽老犹坚枝繁叶茂。</p><p class="ql-block"> 她所生活的鄂温克族沿额尔古纳河而居。“额尔古纳”,蒙语是“宝贝”的意思。额尔古纳河长达667公里,拥有很多支流:呼伦河、哈拉哈河、乌尔逊河、克鲁伦河等。公元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后,额尔古纳河便成了中俄界河。在这个古老的摇篮中,鄂温克人在山林中以狩猎为生,他们是中国境内最后一个可以合法持枪的民族,2004年被收缴了最后的猎枪,过上了平地上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时代变迁,森林被不断的砍伐,人们都到山下去住了,只有她不肯离去,她要守着这片的山林,守着她的故事,她的故事只想说给那些懂他的风和雨,说给她的希楞柱、桦皮篓、说给她的……狍皮袜子、花手帕、小酒壶、鹿骨项链和鹿铃。</p><p class="ql-block"> 他们住希楞柱(圆锥形帐篷),男人们带着枪支去打猎,并把猎物运回营地,女人们剥兽皮、卸兽肉、熏肉干、熟皮子、挤鹿奶、锯鹿茸。她们以氏族部落的形式群居,全乌力楞的人们围一堆篝火坐在一起吃肉、跳舞,说笑。她们生长于茂密的丛林,她们是大山的子孙,她们信奉山神树神。</p><p class="ql-block"> 他们的生活随驯鹿迁徙而定,驯鹿就像他们的亲人。他们认为驯鹿夏天走路时踩着露珠,吃东西时身边有花朵和蝴蝶相伴,喝水时能看到水里的游鱼,冬天扒开积雪吃苔藓和埋藏在雪下的红豆。当苔藓和蘑菇少了的时候,他们就要带着驯鹿搬迁去寻找苔藓和蘑菇多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他们不信医生,认为病就是埋藏在心中的秘密之花,她们认为风能医治她们的一切,心烦了,郁闷了,就到风中去站一站。它会吹散她们心底的愁云,到河边去走一走,流水的声音会带走她们心头的郁闷。她们的医生就是清风流水日月星辰。他们的精神领袖是萨满,萨满具有崇高的牺牲精神,他们为了族人的安危义不容辞,他们就像一支蜡烛,直到燃尽生命的最后一滴蜡油。</p><p class="ql-block"> 他们的丧葬习俗是风葬。选四棵挺直相对的大树,将木杆横在树枝上,做成一个四方的平面,然后将人的尸体头朝北脚朝南放在上面,在盖上树枝,她们认为是风把他们带走了,她们躺在树做的墓地,可以很近的看见太阳和月亮,他们每一个人的离去都带着某种宿命,好像他们在世上的使命前世就安排好了似得。</p><p class="ql-block"> 一个乌力楞的人口并不多,由于环境的原因,他们的生命很脆弱,很多都是在青壮年或者年少就死了,自然灾害,雷电、洪水、狩猎等都可以夺去他们的生命。但他们又像驯鹿一样生生不息。他们的孩子有的勇敢智慧,有的愚钝善良,有的胆小细致,有的灵秀俊美,但不管怎样,她们都是家族的骄傲,他们在长辈们呵护下长大,又承担起家族的使命。</p><p class="ql-block"> 书中一共写了四代、六十多个人物的命运,他们的命运就像额尔古纳河流一样蜿蜒流淌,时而平静时而湍急,时而跳跃时而幽深,他们的生命也像山中的树木、河流、草地上的山花和野草一样自然的生长,生死于他们即自然又悲壮,即哀婉又温情。历史的变迁就像他们脚下的土壤,让一切生命都悄悄发生着质的变化,但唯一不变的是心中对故乡深厚的感情与热爱。</p><p class="ql-block"> 迟子建文字像诗歌,有着音乐的般节奏和韵律。她笔下的故事神奇而充满灵性,像山间的河水金光闪烁;像山上的森林清新充满生命的力量。她的书中常常有大段精彩的场景、情境描写,比如:狩猎堪达罕、打灰鼠、训鹰、山猫、水獭、猎熊等等情节,精彩又细腻,让人如临其境。阅读中常想如果某个段落收入中学语文阅读课本,将会成为一代代中学生最好的精神佳酿。</p><p class="ql-block"> 《额尔古纳河右岸》在2008年被授予第七届矛盾文学奖。授奖辞中这样写到:这部“家族式”的作品可以看作是作者与鄂温克族人的坦诚对话,在对话中她表达了对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坚持信仰、爱憎分明等等被现代性所遮蔽的人类理想精神的彰扬。</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佳作,这是一幅东北大兴安岭的民俗风情画卷,是一首鄂温克人的民族史诗,也是一部中国人的“百年孤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