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烧肉香

子墨本心

<p class="ql-block">当你年过半百的时候,掼蛋事业已经没有太多的突破,财富似乎也已经注定了,又没有什么钓鱼的爱好,这个时候难得的是会烧一两道好菜,也不失是一种的高贵的存在,因为烹小鲜如治大国。我会烧的菜,随便一数便有三个,一个是鸡蛋炒饭,一个是红烧肉,另外一个就是肉蒸面,今天我们重点来说一下红烧肉。</p> <p class="ql-block">  70年代农村长大的孩子对肉应该有一种特殊的情感,那是一家烧肉,全村飘香的年代。出嫁的女儿在过年,端午中秋的时候回娘家一般都会买肉,家里有木工瓦工篾工的时候会买肉,吃肉吃的比较痛快的是在外婆家,母亲通常会买2斤肉,舅舅们那时不在家。而我又是当之无愧的小亲戚。外婆会把肥肉和骨头切在一边,先下锅,妈妈在下面烧火,我会围着锅台团团转,烧的通红的铁锅,在肉下锅时会发出滋滋的声响,那是最美妙的乐章,很快肥肉有些焦黄,骨头也已经变色,外婆会把后切的素肉下锅,这时会叫妈妈把火烧小一点,素肉下锅后就有了那蛋白质的香味,入鼻入心,不由得深深的吸上几口,外婆这时总是要责怪妈妈几句,看你把孩子熬的,妈妈也不多说,只说前几天木匠在家里还吃了。我点点头,又摇摇头,蹦跳着,哼哈着,5、6岁的娃娃哪会记得几周前的肉,口水在放酱油的那一刻控制不住了,流在高高的锅台上,大口大口的呼吸着含有酱油味的肉香,外婆这时总会用锅铲角铲上一块,说:尝尝熟没熟。"没熟没熟,好吃好吃,"我总是这样积极地配合着,因为熟了就不会再有第二块了。妈妈在下面总会笑着说,慢点,别烫着。第一块吃完,外婆总会问,咸淡如何?在我的茫然中外婆还会给我一块。巧妙的给我这个好吃佬一个台阶。那是我记忆中最早最好的红烧肉,其实就是肥肉烧素肉,佐料就是盐和酱油。</p><p class="ql-block">而姑姑们拿来的肉,妈妈总是会照顾两个老人,素肉汆汤,肥肉皮炒个青辣椒。只是有匠人在家奶奶也会这么烧,但是我知道不能和在外婆家那样吃。匠人不管是在家里工作十天还是半个月,这个红烧肉一直到最后一天的晚上,匠人师傅们才动筷子吃上一块。</p><p class="ql-block">外婆的红烧肉每一块都是香的,闻肉香可以长寿,没见过外婆吃肉,但外婆90多岁生活还能自理。精神得很。</p> <p class="ql-block">  90年代初和父亲两个人一起生活过几年,父亲的红烧肉烧法不太一样,那时他们宿舍里烧饭用的是电炉子,电是免费的,他会把肉切好,肥肉素肉一起下锅,放点生姜,酱油和水,酱油和水盖住肉的75%左右,然后盖锅焖,黑色的锅底下红色的电炉丝暖暖的,屋内的热气和香气在升腾,父亲每过十分钟左右会开一下锅,并向我不停的说明一下肉的颜色变化,水的多少生熟状况。当父亲问我香不香的时候,肉肯定是好了,父亲的饭也好了,一盘子肉不是一次吃的,会用4分之1左右合上一盘青菜,父子俩边吃边聊,共享人间美味。</p> <p class="ql-block">  现在肉的价格已经比较亲民了,有时不少时令蔬菜的价格超过肉,而我依然喜欢吃肉,我烧红烧肉和外婆的方法一致,先是肥肉下锅,下锅时放些许白糖和生姜,出油后放素肉,小火焖一会,素肉变色变软后放盐和酱油,再焖会起锅。买肉一定要新鲜的前腿肉,切片要肥素相当,大小基本一致,白糖,酱油盐生姜少许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在大家的表扬声中我也就自鸣得意,乐此不疲。我没有标准和方法,我只要能吃到当年外婆烧肉时的那股香味我就很满意了。</p> <p class="ql-block">有两次烧了一些给在合肥上海的医院照顾病人的亲人吃,她们都给了我最高的评价,可能一是医院里菜寡味,再就是在医院里感受到了象家里一样的味道。其实困难时被关怀,不管是肉,还是微笑,都挺美的。</p> <p class="ql-block">这次去看孩子,也好好的烧了一大盘子,尽管肉质不太一样,酱油也有些差异,但孩子们还是吃的津津有味,忽然发现,看孩子们吃肉也是一种享受,我忽然深深的感受到在肉那么宝贵的年代,长辈们对我的爱。</p><p class="ql-block">我默默的淡化了肉的烧法,没有把秘方交给孩子们,要让他们常常的想起,这团聚的味道,节日的味道,亲情的味道,家的味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