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鱼,灵动的家族记忆

秋山

<p class="ql-block">女儿寄来一本厚厚的新书《猫鱼》,是理想国刚出版的陈冲自传散文集,还说认真看了几页,不觉眼泪就流了下来……我想,女儿可能是被书中作者对家人友人真挚而深情的追怀,以及她坦诚而勇敢的文字所打动。陈冲是我们这代人所熟知的电影明星,十六七岁时主演《小花》,就摘得国内百花奖最佳女演员桂冠,出国后主演《末代皇帝》,又斩获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大奖,这让她很年轻就成为星光熠熠的电影大明星。只是没想到她的成长经历并非坦途,她的情感生活坎坷复杂如此,尤其她对家族、家人和友人的眷念感恩,让读者动容。</p><p class="ql-block">用“猫鱼”来命名自己的传记,作者看似随意而为实则意蕴深远,这出自陈冲的哥哥一篇怀旧的文章。在上海六七十年代的语境里,猫鱼是一种很小的鱼仔,小得只能用来喂猫。哥哥说,有一年冬天,清早,阿姨带他去买菜,阿姨排菜队,叫他排鱼队,排到他的时候,阿姨还没来,只好用身上仅有的两分钱买了一小撮猫鱼。回到家里,发现一条小鱼的腮还在动,突生恻隐之心,便找来一个大碗装上水,小鱼就游动起来,可惜不久那碗结了冰,小鱼儿成了冰下的化石,只好将它倒进马桶里,不料傍晚的时候,冰化了,小鱼儿又活了过来……</p><p class="ql-block">陈冲的哥哥叫陈川,是个名声在外的旅美画家。文革时兄妹俩还是小学生,在那样严酷的环境下,一般人家的孩子只能随波逐流,但陈川受舅舅影响爱上了画画,高考一恢复就考上了美院,陈冲十五六岁就进了电影制片厂的演员培训班。兄妹俩的人生轨迹与一般人家孩子不可同日而语。究其缘由,除了勤奋、天赋、机遇以外,或许还与他们的家庭氛围、家族记忆有关。事实上,陈冲在书中用了大量篇幅来追念父母、外祖父母、祖父母等至爱家人,抒写他们的人生遭遇,对她无微不至的呵护和引导。</p><p class="ql-block">家族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身份,每个人都会先天地拥有家族的某些基因,而家族记忆则是我们所知道的关于长辈们的生平经历、悲情荣耀、经验教训,以及留下来的一本书、一幅书法、一则小故事、一个小场景,劫难中不离不弃的小狗、丢在马桶里九死一生的一条小鱼,都可以成为一个人历久弥新鲜活灵动的家族记忆。家族记忆伴随着我们的精神成长,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若隐若现,而我们也终将成为后辈们的家族记忆。</p><p class="ql-block">有个哲学家说,人生最终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大多数人不出三代,你曾经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所有痕迹都将消失殆尽。这种说法似乎太悲观太虚无了一点。其实,一个人如果能够在家族记忆里留下一星半点印记,譬如陈冲的这本自传,以及记忆中马桶里那条死而复活的“猫鱼”,说不定,很多年以后,会让她的后人或者某一位偶尔读到她这本书的人怦然心动。</p><p class="ql-block">遗憾的是,我们的父辈以及我们这一辈,长期生活在曾经那样一个僵硬的环境里,思想思维、道德观念和表达方式或许都有些僵化了,习惯于宏大叙事和言不由衷,难以坦然面对自己内心的真实世界真诚袒露形诸文字。这就让当代大多数人的家族记忆变得模糊不清,语焉不详,甚至南辕北辙。</p><p class="ql-block">比如我的父亲和岳父,都活到了九十七八的高龄,他们的人生经历和职业生涯动荡而曲折,在他们生前留下不多的文字里,却看不到他们父辈祖辈的身影,看不到他们对自己人生的坦诚回顾,多是单位开会学习时冠冕堂皇的说辞和套话。其实,他们曾经都是大国企的高工高管,年轻时积极上进靠拢组织,但直到六十岁才被组织接纳,成为两名光荣的老共产党员。</p><p class="ql-block">父亲九十多岁的时候视力严重减退,不再有兴趣看电视看报纸了,却还能铿锵有力一字不漏地背诵中山遗训,他自己留给子孙后代的遗训则是:除了学校里教的那些东西,还是要读一点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岳父的视力一直比较好,九十多岁每天守着中央台的新闻联播看,偶尔还能上上网去军事网站看看,他因此留给儿女子孙的遗训是:牢记总书记《八荣八耻》要求,认真学习,努力工作,好好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p> <p class="ql-block">上图为五十年代陈冲的祖父母。陈冲的祖父参加过北伐,抗美援朝时担任过赴朝医疗队的队长。图下文字为:爷爷奶奶在上海家中。他们从美国进修归来,带回一辆豪车,卖掉后才买下这栋洋房。</p> <p class="ql-block">上图为陈冲和她的外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外公外婆都还是非常爱国的热血青年,英国留学归来后献身于医学科学,文革中外婆不幸被打成“历史反革命”,外公则跳楼“畏罪自杀”了。</p> <p class="ql-block">上图为六十年代初陈冲和奶奶、父母在上海老房子里。陈冲的父母都是上海医学界享有声望的海归科学家。因为家族精神分裂基因遗传,母亲前几年患精神病故去。</p> <p class="ql-block">上图为七十年代末陈冲和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培训班的几个男同学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猫鱼》的目录:</p> <p class="ql-block">陈冲和两个女儿在美国的家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