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青海,与我而言是个50年不曾忘记的地方,那是父母为共和国奉献年华的地方,也是我认知世界开启的地方,是我用豆蔻年华特有的知觉感悟那些年、那些人、那事儿的地方,那种纯净之美定格了50年不曾改变......。</p><p class="ql-block"> 我的父母自打他们1958年大学毕业,就开启了“到祖国字需要的地方去”的生活和工作模式,作为他们的子女,自然是随着父母志愿的变化而不断辗转,东北、西北再到华北,17年的时间覆盖了大半个中国。</p> <p class="ql-block">自从1975年随父母工作调动离开青海,我就再也没有回去过,今年参加705的光明化工厂子弟中学七四届毕业50年聚会,终于成行了两代人重回青海,重回大通,重回705的夙愿......。</p> <p class="ql-block"> 老爷山依旧雄伟,只是被开发成了景区,半山腰挂上了建筑,仿佛帅哥的脸上被纹了几颗美人痣,但这并不影响他作为这方土地千百年世事变迁唯一见证者的身份,娟娟流淌的大通河,曾带走了多少人的悲喜,又曾寄托了多少人的梦想与希冀,这片热土给予我的虽说不上十分美好,但终是与苦楚无关,这或许因为时光短暂,又或许源于不谙世事。</p> <p class="ql-block">沿着山根又走了一遍通往705厂那条唯一的柏油路,仰望矗立在头顶山石的感觉跟当年一样,只是觉得这条路比原来短了许多,记得当年这条路上车少人稀,无论是行走还是骑自行车,每每往返于705家属院和桥头,总有一种“碣石潇湘无限路”感觉。在少雨的时节常能看到蓝天白云下的河套里,大木轮牛车缓慢前行,车夫抱着鞭子坐在车上唱着青海民歌“花儿”,那天籁下的画面悠远又生动。</p><p class="ql-block">现在通往705家属区的路被一个叫东雁的驾校阻隔,沿着杂乱无序的小路几经兜转,掩映在一片破墙旧棚中的既熟悉又陌生的红砖小楼映入眼帘,此时明显感觉到自己砰砰的心跳,时隔半个世纪,那个家属院里离大通河最近的二层小楼--我曾经的家,虽已破旧不堪,但依旧伫立在原地,似乎在等着我的归来......。</p> <p class="ql-block">沿着室外楼梯拾级而上,那些年扛着自行车上楼的情景立刻浮现出来,楼梯间里的公用水池、房间的门窗居然还是原来的摸样,跨越50年的时空再次走进我曾经的家,一幕幕鲜活的场景甚至伴着音效跃然脑海--妈妈把刚做好的两床有着鲜亮图案线绨面料的棉被铺在床上,让我和弟弟挑选,我们的欢喜和妈妈的笑脸就在这里;有一次油锅突然起火,我教科书般的将火苗熄灭,被爸妈一通表扬的画面就在这里;因为贪恋学校的集体活动,又不能带着弟妹,爸妈下班时间还早,所以将弟妹反锁家中,招致父亲的责骂,那种委屈和自责就在这里;除夕夜站在室外楼梯放鞭炮,不慎将黑红格子上衣烧了个洞,那种忐忑的心情就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小楼还有人居住,不得不赞叹那时的建筑质量,其实更应该赞叹那时的人心和人性,后来才知道小楼还有个名字叫“科学家楼”,是为来自全国各地的三线建设专业技术人员建的。</p> <p class="ql-block">705子弟学校的教学楼所在地被改建成了高端农家乐,操场变成了人造植物园,值得庆幸的是原教学楼大体维持了原状,只是多数教室一分为二变成了餐食包间,在原来教室的位置拍张照、在原来操场的位置做个投篮的姿势,在建在我们校址上的农家乐吃顿饭......,以此祭奠一下我那段难忘的青葱岁月了!</p> <p class="ql-block">705这个曾经的两弹一星功勋化工企业,特殊使命完成后曾转型生产啤酒,再后来据说成为青海第一家破产倒闭的国营企业,此后这个依山傍水的曾经的保密厂,几乎成了无人问津之地。原有整洁宽敞的道路,被肆意的杂草淹没,原来路边整齐的树木长成了自由自在的摸样,随处可见私搭乱建的小房小棚。之所以时至今日在这里还能看到几十年前的房子和景物,还能见到人间烟火气息,据说得益于一群老军工们的守护。</p> <p class="ql-block">厂区原有的职工食堂、行政楼、仪表车间还在,这是父母曾经工作的地方,小时候并不知道705厂是生产什么的,只从爸妈的只言片语中得知,厂子生产出的产品以“克”为产量单位。解密后才知道705厂生产的是“两弹”必需的一种叫“重水”的物质,印象里厂子时常会发生泄漏事故,离厂区数公里远的家属区都能闻到浓烈的臭鸡蛋味道(硫化氢),每到这时,家对面的随时待命的消防车就会呼啸而去,听说每年都有职工因此牺牲。</p> <p class="ql-block">再次踏入这片熟悉的土地,那种莫名的亲切感油然而生,目之所及,皆是回忆,跨越半个世纪重回705,心情难以言表,重游故地,百感交集。一方面惊喜于厂区、家属院和学校的建筑大多都还在原址,让我这个705的后人历经50年仍有所寄托;另一方面,面对破烂不堪的所有,更多的感觉是悲凉,这种悲凉源于我们对父辈那代人付出的切身感悟,那是把共和国融入血脉的一代人;那是献了青春献子孙的一代人;他们是国家和后人应当铭记的一代人!</p> <p class="ql-block">如今,往日的辉煌不在,只有在通往705的桥头看到了“光明桥”的字样,给这桥名字的人不知是谁,但懂得的人自然懂得;还有矗立在家属院大门口的宣传牌上,“三线功勋企业七0五”几个字格外醒目,光明化工厂业主委员会以一己之力,彰显着705人最后的倔强......。</p> <p class="ql-block">故地重游,红墙旧,</p><p class="ql-block">踏步石阶木门,观柳杂草乱,</p><p class="ql-block">路不见,</p><p class="ql-block">忆往昔灯光球场逐月下,</p><p class="ql-block">光明一去不复返,</p><p class="ql-block">若是故人说故事,</p><p class="ql-block">可叹,曲终断,</p><p class="ql-block">不应如此,悲凉秋里忆明暗!</p> <p class="ql-block">但是,站在更高的维度去看705的前世今生,就会够释然许多......,1964年到1980年,涉及中国中西部13个省区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史称三线建设。长达15年的三线建设,投入数千亿资金,千余个建设项目。</p><p class="ql-block">三线建设决策,凝聚了中国决策者应对复杂战略形势的思考和筹划,与中国的历史、地理环境以及国家安全有着深层的关联。</p><p class="ql-block">涉及数百万人的沿海企业和技术管理人员,迁移到了西部人迹罕见但相对隐蔽安全的地带,建成了以国防科技工业为重点,交通、煤炭、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工业为基础,机械、电子、化工为先导,门类相对齐全的工业体系。</p><p class="ql-block">到2005年,历时近20年的三线建设调改工作全部顺利完成。经过以“军转民”为中心的调整改造、发挥效益的再创业阶段,大部分三线企业实现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凤凰涅槃,最具代表性的如我们熟悉的东风汽车集团、嘉陵摩托车集团、西昌卫星城、酒泉航天基地等。</p><p class="ql-block">三线建设对中国西部工业发展所起的“加速器”作用显而易见。三线建设形成了中国可靠的西部后方科技工业基地,初步改变了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局面,带动了中国内地和边疆地区的社会进步,堪称中国历史上空前的西部建设战略。</p><p class="ql-block">短暂的青海之旅,明显感觉到三线建设者这个身份,已在青海枝繁叶茂,我那些在青海生根发芽的同学自不必说,就连接触到的有限人群中,三线建设者后人的占比也是相当可观,民宿老板、网约车司机、旅友......,他们,已是青海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了。</p><p class="ql-block">放在时代背景和国家命运下,如果说705的盛衰是个偶然,那么我们的父辈义无反顾的家国共书情怀就是个必然,这或许才是我们应该铭记与传承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