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史称波斯,位于西亚腹地,幅员辽阔,面积与新疆相当。北接里海,与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和土库曼斯坦为邻,南临波斯湾,东面是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西与土耳其和伊拉克接壤。<br> 对于旅行者来说,无论从哪方面讲伊朗都是不可错过的国家。这里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多个重镇位于古丝绸之路,扼守东西方交通要道。亚历山大大帝、蒙古帝国、土耳其苏丹和英国、沙俄都在这里留下了深刻印记。阿契美尼德王朝时期的波斯帝国、帕提亚帝国和后来的萨珊帝国国力强盛,与西面的马其顿、罗马和拜占庭分庭抗礼,诞生了世界历史上的波斯文明。<br> 伊朗的地貌和自然风光同样让人炫目。德黑兰附近的雪山脚下一望无际的罂粟花海令人迷醉;植被丰茂的里海沿岸让人以为置身瑞士;中部的戈壁和沙漠则契合你脑海里一切关于中东的想象;冬季旅行累了来到南部海滨,让清凉的海风拂去你肩头的沙烁,还能品尝到波斯湾最好的海鲜。 <h1> <font color="#ed2308"> <b>1、抵达德黑兰</b></font></h1> 德黑兰是伊朗的首都。她位于伊朗北部,背靠厄尔布尔士山脉,是伊朗最大城市,也是中东最大的城市之一。这里还是伊朗的交通枢纽,伊玛目霍梅尼国际机场拥有该国最多的国际航班起降,绝大部分航空公司到伊朗的第一目的地都是这里。 航班正点抵达伊玛目霍梅尼国际机场,又是一个阳光灿烂的好天气。 伊朗对中国公民免签,入关顺利。 在机场服务台要了一台出租车直接到酒店,从机场到市区大约50公里。 沿途有一些造型独特的建筑,看起来也不像西方网传那么落后。 每过一段距离高速公里上方就会出现一道国旗墙,在阳光下迎风招展。 进入城区道路开始出现拥堵,这也是世界性的交通顽疾通病。 <h1> <font color="#ed2308"> <b>2、城市街景</b></font></h1> 酒店办理好入住手续,开始出门扫街,浏览一下城市风光。 造型独特的街边雕塑,看不明白什么意思。 城市大街小巷无处不在的清真寺。 路边经常建有这一类的照片墙,上面都是历次战争为国捐躯的英雄烈士。 城市高层建筑不多,房屋普片比较低矮。 临街墙面绘画有一些带有宗教色彩的壁画或宗教信条,无时不刻在提醒这是一个宗教氛围浓厚的国家。 市中心的拱门广场。 到处都有耸立的宗教人物雕塑。 德黑兰扫街,这里高楼大厦不多,但主干道还算整洁。 路边加油站。伊朗汽油非常便宜,一升92号汽油不到人民币一块钱,真是一个油价低于矿泉水的国家。 德黑兰大街小巷到处都分布有清真寺,这是酒店附近的一个清真寺,当天正在举办活动。 清真寺门口车辆行人拥堵。 <h1> <b><font color="#ed2308"> 3、体会乘坐德黑兰地铁</font></b></h1><h3> 德黑兰建成并开通的只有两条地铁线,即1,2号线,是中国企业帮助建设的。据说还有3号线正在维修。</h3> 德黑兰地铁入口建筑十分高大恢弘,全部是砖砌的拱形。里面装饰灯光也很漂亮。 伊朗地铁实行全线通票,乘坐一次大约人民币2元左右,进站后不限距离。 地铁站台没有像中国那样的安全隔离墙。 早先传说伊朗地铁男女分开,但据我们观察,男女也可以是混乘的,只不过乘客以男性占绝大多数。 站台装饰有很多浮雕,带有一点宗教色彩。 <h1> <b><font color="#ed2308">四、自由广场(自由塔)</font></b></h1><div> 德黑兰的地标性建筑!在描述伊朗的图文中,最常看到的就是这幅画面。自由塔是巴列维国王为庆祝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建国2500年而于1971年建造的,见证了当代伊朗每一次重大事件,包括伊斯兰革命和众多反美集会。<br></div> 塔的底座是一个展览馆、博物馆和电影院的混合体。 站在塔顶可以鸟瞰德黑兰全景。 在塔顶留影一张。 底座的博物馆,具有梦幻的感觉,各种灯光造型奇异不像是一个伊斯兰国家的风格。 各种灯光不停变幻,地面还有彩色小喷泉。 展览馆的各种图片展示当年修建自由塔的过程。 展览馆还有一个专门的照相机馆,展示了从最早照相机诞生以及各个时代照相技术的发展过程。 展览馆面积不小,展示的各个时代照相机数百台。 德黑兰标志性地标建筑,打卡一张。 <h1> <b><font color="#ed2308">五、原美国驻德黑兰大使馆</font></b><br></h1><h3> 这是伊朗最独特、必须参观的著名景点,包括一座大院和其中一栋两层小楼。这里曾在1979年爆发震惊世界的美国人质危机,自伊美两国断交后,这里就被改建成一所反映美帝霸权主义的博物馆,陈列着当年美国外交人员撤离时未来得及销毁的发报机和通讯设备等。院内还有美军当时试图营救人质,却因飞机相撞失败后,被伊方击落缴获的直升机发动机残骸。这些都被伊朗人认为是美国从事间谍活动的铁证。</h3> 使馆大院围墙外是众多在伊朗的游客最喜欢的拍摄素材,除了能看到模糊不清的美国使馆徽标,墙上还写满了“美国去死”、“美国是最大的撒旦”等反美标语以及画成骷髅的自由女神像等,以此为背景的照片极具视觉冲击。同时也宣泄了伊朗人民对美帝的憎恨之情。 上世纪八十年代革命前,伊朗曾是个君主制国家,末代巴列维国王非常崇拜美国西方体制,强行推行一系列脱离国家发展实际的全盘西化激进政策,使得国民经济全面崩溃;与此同时,伊朗不断西化的社会氛围和生活方式引起教士阶层强烈不满,底层民众的生活水平日渐降低。 巴列维政权动用国家机器暴力镇压持不同政见者,从而引发更大规模的抗议浪潮,其政权至1979年已摇摇欲坠。这时,流亡巴黎的霍梅尼回国率众推翻了巴列维政权。然而,他的政府随即以美国暗中支持巴列维为由开始激烈反美,从那时至今两国结下不共戴天之仇,而占领美国使馆扣押人质是则是危机发展的顶峰。 1979年11月4日伊朗的一个激进学生组织攻占美国大使馆,扣押52名人质当筹码。两国政府经过多轮谈判毫无结果。美国失去了耐心。文的不行那就动武的,霸道惯了的美国决定采取秘密军事行动营救人质,行动代号“蓝光”。<div> 1980年4月24日傍晚,8架美军海种马直升机,从停靠在离伊朗海岸80公里处的尼米兹号航空母舰上起飞,他们要前往德黑兰营救被扣押的52名人质。<br> 这次行动,恐怕也是美国历史上最大胆的人质营救行动。<br></div> 按照计划:美军出动三架MC-130运输机和3架EC-130后勤机载着132名特种作战队员和后勤物资,从阿曼的马西拉岛起飞,前往“沙漠一号”,并设置简易跑道。然后8架海马直升机从航母上起飞,在“沙漠一号”与运输机会合,并完成补给。随后直升机将作战人员运送到德黑兰东南部约80公里的一个山中隐蔽,选择时机进入德黑兰武装解救人质。空军还会派出3架火力强大的AC-130“空中炮艇”到德黑兰上空掩护。 但行动开始不久就遇上恶劣天气,先后两架直升机坠毁,先期降落的军机又陷入沙漠和伊朗军队的围歼之中,损失数百美军性命后,自此营救行动全部失败。<div> 这是院子里展出的当年美军执行营救行动被击落的军机残骸。</div> 美国大使办公室原貌。被劫持的人质们经常被捆绑和蒙面,他们的生存环境非常糟糕,时刻面临着被审判甚至处死的危险。历时444天,经过伊朗美国双方讨价还价,最终人质才获得释放。 二楼还有一个大厅专门展示了当年支持和帮助过伊朗的世界各国领袖相片,突出位置挂有中国毛主席相片。 这是当年美国大使馆使用的设备器材。 来这里参观的人很多,既有伊朗本地人,也有不少外国人。 在这一张闻名世界的美国骷髅自由女神星条旗画像前打卡一张。 进入美国大使馆园内,手拉坠地的破损星条旗合影也是一种标准打卡模式。 <h1> <b><font color="#ed2308"> 6、德黑兰电视塔</font></b><br></h1><h3> 这是是伊朗最高的建筑物,同时也是中东第一高的混凝土塔。这栋塔高315米,连同天杆高达435米,共12层,底座三层为旅游中心,塔顶设高级餐厅,是欣赏德黑兰全景的最佳位置。</h3> 电视塔的建筑设计属于伊斯兰教建筑艺术风格设计,并兼有传统与现代的建筑设计风格,配以复杂的抽像图案装饰,象征着传统伊朗的建筑。此塔由五个主要部分组成:地基、过渡(大厅)结构、轴、顶部结构和天线杆(电视和电信)。整座高塔全部由一个由混凝土材质制作、三百一十五米高组成的轴,有三个不同的侧面,设计了六部电梯,以每秒七米的速度把游客带到塔的顶部。 电视塔花园里,遇见几个伊朗小伙子,围坐在草地上聚会,看见我一个中国老头走来十分热情,竖起大拇指口里喊着“你好”,看来中文“你好”已经成了世界通用词汇了。 塔底座还建有一个小喷水池。 围绕塔座一圈都是各种商店,但人气不旺。 在塔顶可以观赏德黑兰城市全景。 <h1> <b><font color="#ed2308"> 7、萨德阿巴德宫</font></b><br></h1><h3> 位于德黑兰城北山脚的萨德阿巴德宫是前巴列维国王的皇家夏宫,也叫巴列维皇宫花园,占地超过100公顷。这里是德黑兰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院内大树参天,郁郁葱葱,生态环境非常好,是前王室专享的避暑胜地。该景点包括白宫、绿宫等建筑。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白宫”是巴列维寝宫,室内装潢非常奢华,家具和吊灯都是昂贵的西方进口货。绿宫建造年代更早,可追朔至恺加王朝,这里被巴列维作为来访宾客的居所。此外,院内还有一个美术博物馆,</h3> 作为原伊朗王室的避暑胜地,王宫建筑群位于德黑兰最北部的山上,空气新鲜,风景十分优美,占地面积400公顷,漫步于宫殿,仿佛游览一座欧洲花园,室内奢华的陈设也同样令人惊叹不已。 在萨德阿巴德王宫建筑群里有许多伊朗和欧洲名画,大多是西方国家首脑赠送给伊朗人民的礼物,但巴列维国王却把这些礼物据为己有,每一个伊朗人在参观了萨德阿巴德王宫建筑群后,都会对巴列维国王掠夺伊朗人民的文化财富感到愤怒。 室内装饰奢华,各种陈设好多是纯金制作,令人惊叹不已。 巴列维国王曾经穿过的军衣。 皇家夏宫占地超过100公顷。巨大的花园内阡陌交错,设计别致的西式小房子散落其间。这里的地势颇有起伏,是个适合散步和锻炼的好地方 在皇宫花园里遇见一群小女孩,看见我们主动招手问好。在伊朗遇到当地民众对我们中国游客的热情友好令人难忘。 又遇到一群来郊游的小女孩,与我们热情招手,还合影一张。 <h1> <b> <font color="#ed2308">8、国家历史博物馆</font></b></h1> 德黑兰没什么名气大的古迹,但却有众多一流的博物馆,汇聚了波斯数千年的精华。对于部分旅行者来说,伊朗著名古迹集中在外地,德黑兰只是到此一游的中转站。 伊朗国家博物馆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博物馆之一,集中展示了波斯4000多年历史的精华,展品时代最远的可追朔至3.5万年前。博物馆的拱形入口很有特点,是典型的萨珊风格,设计灵感来源于萨珊都城泰西封的塔克•基斯拉大殿。 展区主要分为两部分,最具观赏价值的是第一部分伊斯兰时代以前的展品,收集了全国各地出土的米底、阿契美尼德、塞琉古、帕提亚和萨珊时期的陶器、铜器、铁器和建筑装饰等。 伊斯兰展厅则收藏了伊朗伊斯兰化以后1400年来的织品、陶器和绘画等文物。 各种出土文物,展现2000多年前波斯文明的辉煌。 不能错过的精品是大流士一世的纯金号角型酒杯、帕提亚武士雕像和波斯波利斯的牛首柱头。 伊朗国家博物馆有60多年的历史了,它不仅是伊朗最大的历史博物馆,而且收藏文物种类之多,堪称世界大型博物馆之一。 一具1600年前的人类遗骸(只剩下头和脚),因被埋在盐湖内而保存下来,被考古界称为“盐人”。 伊朗国家博物馆是伊朗古老而文明的历史的缩影,它对人们了解伊朗过去拥有的辉煌历史,和各个朝代的兴衰起着重要的作用。 有关大流士一世接受万国朝拜的石刻裸露地陈列于墙边,如今仅仅成为游客们模仿拍照的背景道具。我也在此打卡一张。 <h1> <font color="#ed2308"> <b>9、伊朗国家珍宝馆</b></font><br></h1><h3> 国家珍宝馆位于伊朗中央银行的地下室,收藏了伊斯兰革命以前时期(主要是萨法维王朝、恺加王朝和巴列维王朝)的大量皇家珍宝,包括镶满钻石、各类宝石的皇冠和佩刀、腰带、首饰盒等,价值无法估量。其中最著名的是重达182克拉的“光芒之海”,这是全世界最大的粉钻之一。</h3> 可惜我们赶去的那天闭馆,无法参观留点遗憾吧! 在国家珍宝馆大门前留影一张,表示我的足迹已经来过。 <h1> <b><font color="#ed2308">10、达尔班德</font></b><br></h1><h3> 达尔班徳位于德黑兰北部厄尔布尔士山脚下,这里有连接高山滑雪场的缆车,可以上山鸟瞰德黑兰市区。缆车终点有个茶室,天气好的时候适合喝茶发呆。有点像国内大城市周边的农家乐。</h3> 到达山脚,需要座电梯上到一个平台,然后再乘坐缆车。 这是是很多德黑兰人周末喜欢去的地方,有山有水有溪流。 站在山顶可以远观德黑兰全景。 缆车终点平台有个茶室,天气好的时候适合喝茶发呆。 达尔班德谷地是德黑兰北部的一个具有文艺范儿的区域,这里沿山谷都是各式茶室、咖啡馆、餐厅和水烟馆,夏季山谷中流水淙淙、绿荫荫蔽,冬季白雪皑皑、各色小房子色彩斑斓。<div>我们选了一家悬崖边的餐馆吃伊朗餐。</div> 到此一游,打卡一张。 餐厅小伙和包车司机与老李合影,中伊友谊源远流长。 <h1> <b><font color="#ed2308">11、异国他乡过中秋</font></b></h1> 9月28日是中国的传统佳节--中秋节。<div>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在千里之外的异国他乡我们迎来了中秋佳节。</div> 这是我们在德黑兰几天住的酒店,虽然是标的4星,但比起国内还是有一些差距。 酒店大堂插有中国五星红旗,令人倍感亲切。 异国他乡感受中秋月儿圆。 酒店顶层有一个露天花园茶吧,条件还不错。伊朗这里禁酒,只能喝茶。这次出国忽略中秋节没有准备月饼,幸运的是遇到一个住同一酒店的中国自驾团,交流中得知我们没有准备月饼,其中一个团友送给我们四个月饼,真是好暖心。晚上我们来到屋顶茶室,一边喝茶赏月一边吃月饼,心情非常开心愉悦。 <h1> <b><font color="#ed2308">12、感受德黑兰夜市</font></b></h1><h3> 酒店紧邻的街道边是一个夜市。晚上天黑以后来自城市四面八方的商贩汇集这里,撑起支架凳子平板,摆出各种各样小商品百货,吆喝声连绵不断,整条街商业氛围很快就热闹起来了。</h3> 观察一下,这些小商品绝大部分来自中国义乌。晃眼一看就像国内夜市。 熙熙攘攘逛街的人们,大部分本地人,也有一些外国游客。 各种商品玲珑满目,价格普片比中国要贵。 也有路边音乐家在献艺拉小提琴,有一个小朋友看到特别认真。 还有一个女士音乐家在弹伊朗琵琶琴,曲调欢快,但我们听不懂,也许有一点宗教色彩,旁边一个老人拿着一个灯具为她制造烟雾。 伊朗的社会治安不错,晚上九、十点钟还可以见到很多人逛街,有些还拖儿带女,甚至一些单身小女孩也在大街小巷大摇大摆行走,丝毫没有感觉危险存在。 德黑兰大巴扎,规模是中亚地区最大的之一,但里面人潮涌动,我们没有进入里面。 大巴扎大门口停满了各种摩托和车辆,人气很旺。<div> </div><h1> <font color="#ed2308">几天的德黑兰游览就要结束,感觉收获满满。明天就要离开去往下一站伊斯法罕。</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