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山西——大同博物馆与应县木塔

梅寧

<p class="ql-block">  饱饱的睡了一觉。第二天,目的地,大同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清晨,周总在御河生态园中开始了新的一天。这里,晨光透过树梢,洒在蜿蜒的小径上,人们或慢跑,或打太极,或散步,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p><p class="ql-block"> 晨练后,几人吃早点。早点是当地油条豆浆。</p><p class="ql-block"> 附近的菜市场熙熙攘攘,由于是周末,人很多。</p> <p class="ql-block">  大同博物馆离我们住的宾馆也不远。提前预约了门票,只需要刷身份证就可以进入馆内。</p><p class="ql-block"> 这一抹迷人的“北魏蓝”, 在历史的天幕上辉耀千年, 从未辜负过我们的深情仰望。 和合风云恍若再现, 星空梦想参透其中。 </p><p class="ql-block"> 北魏是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北方政权,也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386年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际自称代王,重建代国,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同年四月,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398年,道武帝拓跋珪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称帝。 </p><p class="ql-block"> 平城时代,太武帝拓跋焘大破柔然,击败夏国,攻克北燕,降服北凉......使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复归统一。在灭掉北凉后,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中西文化交流逐渐频繁起来,商业往来不断。就在此时,精通玻璃制造的大月氏人,通过通往平城大同的丝绸之路,长途跋涉,来到北魏。 </p><p class="ql-block"> 《魏书·大月氏传》记载:“世祖时,其国人商贩京师,自云能铸石为五色琉璃,于是采矿山中,于京师铸之。既成,光泽乃美于西方来者。......自此中国琉璃遂贱,人不复珍之。” </p><p class="ql-block"> 根据考古资料,在大月氏将玻璃制造技术传入北魏以后,中土就可以用玻璃吹制技术吹制器形较大的薄壁玻璃容器。玻璃成分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汉代常见的铅钡玻璃逐渐减少,但西域而来的钠钙玻璃也没有盛行,代之而起的是不含钡的高铅玻璃和碱玻璃。 </p><p class="ql-block"> 大同出土的北魏玻璃器皿,大部分采用了吹制技术,据推测应该是学习了大月氏的技术后自己烧制的。平城时代,在吸收融合外来技术后,中国的玻璃制造技术有了很大提高。</p><p class="ql-block"> 博物馆内,我们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曾经辉煌的北魏时期。壁画、陶器、金银器,每一件展品都讲述着一个故事,让我们对这座城市的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我们在这里看到了北魏时期的壁画,它们色彩鲜艳,线条流畅,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的生活场景和宗教信仰。</p><p class="ql-block"> 大同博物馆馆藏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  午餐时分,我们选择了一家当地著名的美 食餐厅,紫泥369。在这里,我们品尝了大同的特色美食,每一道菜都让我们赞不绝口。过油肉、羊杂割,泼油面,都与内蒙风味又有所不同,味道很好,几乎消灭完。</p> <p class="ql-block">午餐后,我们驱车前往应县,去参观那座闻名遐迩的应县木塔。</p><p class="ql-block"> 这座木塔,全名应县木塔,是中国现存最古老、最高的木结构塔,也是世界上最高的木塔。它建于辽代,至今已有千年历史,却依然屹立不倒,见证了历史的沧桑与岁月的流转。</p><p class="ql-block"> 应县木塔的“一眼千年”之说,源于其独特的建筑结构和历史价值。这座塔的每一层都精雕细琢,斗拱飞檐,无不显示出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塔内,我们看到了历代的题记和壁画,这些都是历史的见证。特别是一层的24根柱子,它们支撑着整个塔体,象征着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积淀。这些柱子不仅是建筑的支撑,更是历史的见证,每一根柱子都承载着千年的故事和传说。</p><p class="ql-block"> 全塔共用斗拱54种,是我国现存古建筑之最。每个斗拱都有一定的组合形式,有的将梁、坊、柱结成一个整体,每层都形成了一个八边形中空结构层, 堪称“斗栱博物馆”。或许在建筑之初,没有人会想到作为技术搭建的斗拱,有一天会如同艺术般的存在。 </p><p class="ql-block"> 一层11米高的释迦牟尼佛,结跏趺坐于须弥座莲台之。须弥座平面呈八边形,各角有力士肩擎,威猛中不失可爱。与力土共同扛着莲座的,还有八条颜色不同的立柱龙,这八条龙叉腰扶座模拟人的动作,生动自然,简约粗犷。周围六佛绕行礼拜,仿佛时光在这片佛光中凝固。顶部穹窿藻井给人以天高莫测的感觉。 </p><p class="ql-block"> 释迦佛像周围分别绘有飞天、天王、门神等形象。 南北门两侧绘制的是金代四天王像,上半部是辽代天王像的原作。壁面中的天王怒目圆睁,威武雄壮。由于金代重绘壁画时,将辽代的画覆盖在了下边形成了“画中有画”。 </p><p class="ql-block"> 塔的每一层都悬挂着历代名人的牌匾,现存明、清及民国匾、联54块。 “释迦塔”由金代昭信校尉王瓛所题,至今已经800多年。旁边还写了236字的题记,记述了修塔历史;“峻极神工”明成祖朱棣御笔,不过原物已经丢失,现在的匾额是万历年间重装的;“天下奇观”为明武宗朱厚照御笔,登塔宴赏功臣时题写。 </p><p class="ql-block"> 木塔周围有成千上万只麻燕绕塔飞翔,这些麻燕以木塔上的蛀虫为食,千百年来起着“护塔卫士”的作用。它们与木塔共生共存,也是木塔一道靓丽风景。 </p><p class="ql-block"> 应县木塔目前以每年两毫米的速度倾斜,与世界比萨斜塔,艾菲尔铁塔齐名为世界三大塔。</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应县木塔后,我们又前往了不远处的净土寺。</p><p class="ql-block"> 净土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寺内古木参天,环境清幽。</p><p class="ql-block"> 净土寺,又名北寺,始建于金天会二年距今已有870多年的历史。1933年梁思成先生测绘的时候净土寺还是一组完整的建筑群,还有那对辽代石狮子也是完好的,不过六零年代浩劫还是没躲过,目前只有大雄宝殿、一对石狮子还有一个经幢遗留下来,其它都是新建历经岁月变迁当年的寺庙群已不复存在,仅剩大雄宝殿其内金碧辉煌的天宫楼阁却完好无损。脑海中浮现过很多溢美之词,似乎都无法恰如其分的形容这份震撼,时间的年轮里能完整保留下的古迹鲜有,但它得以保存的部分却因沧桑而动人。</p><p class="ql-block"> 主殿大雄宝殿是金代原构,面阔、进深各三间,采用单檐歇山顶建筑风格,屋顶平缓,斗拱疏朗,侧角升起显著,金代建筑风貌。 </p><p class="ql-block">值得一提的是,这座宝殿屋檐上的琉璃鸱吻十分漂亮,有别于大多数鸱吻是动物形象,这里左右两边檐角上还站着一个人。 </p><p class="ql-block"> 殿内四壁的壁画,始绘于清代,主要记述释迦牟尼佛以及诸菩萨的佛教事迹。 藻井和天宫楼阁殿内的天花藻井和天宫楼阁是小木作的经典之作。 藻井以梁枋划为九格,形成九眼,极尽华美,采用宋代《营造法式》中“天宫楼阁”的典型制作方法,构造精美绝伦,雕工巧细,每格当中有“二龙戏珠”木质浮雕,共有二九一十八条龙形图案,殿内金龙盘绕,气势磅礴,动静结合,气韵流动,营造出一个神秘的佛性空间。 据传净土寺原为后唐明宗之家庙。</p><p class="ql-block"> 寺庙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净土寺内的金代藻井,这是一座精美的木结构建筑,其顶部的藻井装饰精美,雕刻精细,展现了金代建筑艺术的高超技艺。藻井上的图案复杂而精致,既有佛教的宗教象征,也有当时社会生活的写照,让我们对金代的建筑艺术有了更深的认识。一般天花只在当中做藻井,但净土寺大雄宝殿天花上,分九宫格做了九个藻井,每个都很精美,这小小空间跟这华丽的藻井形成的反差感,十分惊艳。</p><p class="ql-block"> 从网上查阅资料看,净土寺的这个藻井叫八门九星天宫楼阁藻井,是仅存的一处,不过怎么看八门怎么看九星没查出来,太深奥了,只知道跟风水相关。正当中的藻井最为精美,由正方形内嵌一个正方形再切四边形成八角形,当中是浮出的双龙盘日,混金彩绘,周边八面是层叠的微缩斗拱,四个边上更是微缩的天宫楼阁,雕栏画栋一应俱全</p><p class="ql-block">其余八个藻井有八边形、六边形、菱形等,虽然不及中间的华丽,但都雕刻细腻,独一个都是上品。</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我们启程回市里。这快乐的文化底蕴旅游一天,不仅领略了大同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更重要的是,欢声笑语中,同学们的愉悦开心最重要。</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脚步穿梭在历史的长河中,从御河生态园的晨练到大同博物馆的探秘,再到应县木塔的古韵和净土寺的宁静,每一步都充满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友情的珍视。</p><p class="ql-block"> 明天继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