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亲人之间有亲情,战友之间有战友情,朋友之间有朋友情,而在一起读书几年结成的感情则是同学之情。这种感情深深地扎根于心中,历经几十年的风雨历程,这种同学情却越来越深,从而坚韧不拔。我曾经从矾山完小完成学业后进入矾山中学读初中高中的学业,毕业后又曾到宣化师范读书两年。在工作中又曾在张家口地委党校的河北省委党校函授学业党政干部管理专业学三年。也记不清有多少同学,但是每到回忆起一起学习生活的时光就会想起在一起学习生活的日日夜夜。尤其是最初毕业初高中时期的矾山中学。无论是哪一班的同学,只要说是从矾山中学毕业的学生,都会感到十分的亲切。</p><p class="ql-block"> 前几天我在矾山中学读高中时的下班同学侯润英告诉说:“孙秀珍老师在宣化,身体不太好。”我们读高中时孙秀珍老师教高一的数学,在同学们的印象中都很深刻。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邹玉春、施振海、刘忠兴、张启、郭维品、高成、成廷云等几位同学后,大家一致要求赶快找到孙秀珍老师的住处,一起去宣化看望孙老师。我们这些同学都说六十岁左右的人了,四十多年前的老师,依然在我们的记忆中,从没有被忘却,那个时代的同学都说在艰苦的岁月中跋涉过来的。邹玉春当时从卧佛寺到矾山中学来读书时仅仅只有十五岁,也可能是班级中年龄最小的一个,个子也不大,站队列时总是站在最前面,用他自己的话讲,每逢星期日回家步行30里路都十分吃力。就是这样的条件下,锻炼成为河北省矾山磷矿的一位领导,这是从艰苦的环境中走出来的,哪一个人又不是这样走过来的呢?我们读初高中的时候,正是“文化大革命”运动风起云涌的年代,学工、学农、学军,大批判、打地道、烧砖、到焦家梁山上开荒种地,六堡梁上垦荒等等,上文化课成了一种摆设,可那是有一批很好的老师。龚学孔,赵永生,姜彦奎,赵育大,李承会,刘永震,张景明,刘风池,许会珍,韩元珍,孙秀珍等等,这些老师们无时无刻地关心着我们那一批学生的文化知识的传授,所以在以后,这几届毕业生中走出了许多的栋梁之才,成为了矾山中学的骄傲。 </p><p class="ql-block"> 同施振海、刘忠兴、高成、成廷云从小学一直读到初中,后我被学校选拔跳班到初二,才分开的,所以才比他们早高中毕业一年,多少年了,无论在什么岗位上,干什么工作,从来没有中断联系。而且哪个人有什么事需要帮忙的,都是大家一块商量着来办。只要一有小聚,大家在一起就很快谈论起在学校读书时的一些事情。那时都穷,哪怕是有一个人拿一块玉米面饼子,也是大伙分开一块吃,这就是同学时代结下的情谊,是我们永远难以忘怀的。</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电脑空间中,前一段时间出现了一个网名为“玉兔、</p><p class="ql-block">的网友,连续发表了几期《悠悠岁月》,为题的散文。主要叙述的是他在1968年,也就是我们进入矾山中学前的几年内,在矾山中学读书的情况。而且重点是讲“文化大革命”运动的情况。特别是讲他们到北京去受到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进行大串联去湖南长沙的韶山中进行革命大串联的活动,再现了矾山中学在那特殊年代中的峥嵘岁月。讲的很详细,里面讲到了几位当时的老师和很多当时的同学。这也是我们上班的同学,后来人们称之为“老三届”的同学。时过境迁,已经过去了四十多年,这个远在石家庄的老同学还记着那段特殊的岁月,记得矾山中学,记得他的老师和同学们。这是多么深刻的记忆啊!在后来的网上联系中,知道他是卧佛寺人,在矾山中学读书毕业后参军,后来转业后留在了石家庄。他说在矾山中学读书的日日夜夜是一生中最深刻的记忆,和同学们的感情是最深刻的感情,一生都不能忘记的,最珍贵的同学情。</p><p class="ql-block"> 矾山中学是一所1956年的学校,从建校到现在从这所学校中走出了许多优秀的学子,成为社会的栋梁。王海、何育才、杨生春、杨生宏、池应龙、李长庚、白惠隆、尤加莲、尤加恩、李慧玲、施振海、朱旗、张宝孝、侯润英、邹玉春、李文玺、周建新、康建章、周玉河等等还有很多很多。这些学子中都是同学,而这些同学中都有联系,只要找见其中的一个人,就可以联系到很多的同学。这些同学只要打来电话或空间聊天,每次都是询问家乡的变化以及同学们每个人的近况,还有学校现在怎么样,询问老师们的情况。每当一个人或几个同学回来,总有一伙当年的师生聚在一起谈天说地,回忆读书时的学习生活情况,并帮助某些同学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多少年了一直都是这样,从来未中断过联系,有的班级还搞过几次师生聚会,进一步拉近同学们之间、同学和老师之间的联系。这就是同学之情,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p><p class="ql-block"> 一所学校,一伙老师和一群学生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四十多年后再欣赏这幅图画的时候,就会有一些沧桑之感,也会从四十年的坎坷历程中体会到人生的艰辛。而且会成为永久的回忆。这就是永远割舍不断的师生之情和同学之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