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忠诚

月下听梅

<p class="ql-block">  提到诸葛亮,人们的脑海中就会出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形象,但是我却认为诸葛亮没有忠诚地履行刘备白帝城“如其不才,君可取而代之”托孤的重托,才导致了蜀汉政权第一个被灭亡的结局。</p><p class="ql-block"> 刘备作为一名父亲他深知刘禅才智平庸,作为一名帝王,他更是知道以刘禅的水平根本不足以堪当兴复汉室的大任,把江山社稷的重任交给刘禅他根本不放心,他为自己身后的国家走向深深忧虑,所以才在自己离世前说出“如其不才,君可取而代之”的遗言。</p> <p class="ql-block">  那么刘禅到底有没有治理国家的才能呢?作为蜀国的丞相,作为一名出色的政治家,当初隐居南阳,躬耕陇亩时,就已经未出茅庐,在隆中为刘备制定出三分天下的大计;作为一名杰出的军事家,他“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他上演“空城计”七擒孟获,六出祁山,书写了军事史上一个又一个传奇。诸葛亮可以说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天才战略家,一个高瞻远瞩的政治家,一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事家。这样的一个人怎能不了解刘禅的“不才”呢?可是他明明知道刘禅是一个“扶不起来的阿斗”却还要竭尽全力地去辅佐呢?明明知道刘禅的不才,而诸葛亮也没有取而代之,这是否可以说诸葛亮没有真正的忠诚于刘备呢?</p> <p class="ql-block">  那判断诸葛亮是否忠诚于先帝白帝城托孤的重任,关键是找到能否证明刘禅的不才的论据,下面我们就结合文本和史料来论述一下。</p><p class="ql-block"> 首先从课文首先提出的三条建议上就可以看出来刘禅的“不才”。广开言路是诸葛亮给刘禅的第一条建议,我们先来看看文章的论述,这条建议是在诸葛亮先分析蜀国当前的危急形势:创业未半,先帝去世,蜀国凋敝,当时虽然魏蜀吴三足鼎立,曹魏政权控制北方,军事强大,东吴不仅有长江的天险优势,而且国力富庶,只有蜀汉占据西南一隅,而且国力微弱,军事疲弱,实力最弱,面对虎视眈眈的曹魏和东吴,可以说真是“危在旦夕”。面对如此危急的严峻形势,作为一国之君,应该励精图治,未雨绸缪,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针对贫弱的国家,君主必须要广开言路,不拘一格重用人才,广泛全面虚怀若谷坦诚地接受群臣的正确建议。要想上下团结一致,必须要赏罚分明,不能因为与自己关系的远近而内外异法,而要想实现广开言路,赏罚分明,最关键的核心是要亲贤远佞,这是基础和根本,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前两点就土崩瓦解。诸葛亮在出征前,最最放心不下刘禅,因为他知道刘禅喜和阿谀奉承的小人为伍,和一味投其所好的宦官来往密切,甚至对其言听计从……所以通过这三条建议我们就足可以看出刘禅的昏聩,足可以证明其“不才”。</p> <p class="ql-block">  其次从史料记载上也可以证明其“不才”。诸葛亮六次北伐的失败很大原因是因为刘禅的昏庸,他听信小人谗言 ,不信任诸葛亮,一次次阻挠诸葛亮的北伐大业;而且从“乐不思蜀”里也能看出刘禅的“不才”。并且在诸葛亮去世后,蜀国最先被灭这个事实里更能证明其“不才”。</p><p class="ql-block"> 所以经过以上分析可以充分证明刘禅的“不才”与昏聩,诸葛亮不仅没有遵守刘备的“取而代之”的遗言,从这个角度来说诸葛亮并没有履行先帝的重托。而且“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为了辅佐不才而昏聩的刘禅,事无巨细,亲力亲为,鞠躬尽瘁,一直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甚至以后还用自己的身体为蜀汉江山续命,可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不可以不说是诸葛亮的人生悲剧,他是一个具有悲壮英雄色彩的人,可是这样的悲剧不仅仅是诸葛亮一个人的悲剧,也是蜀汉政权的悲剧,更是蜀国百姓过着流离失所,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的悲剧。如果诸葛亮从天下苍生的福祉出发,以黎民百姓的安定生活出发,忠诚于天下,忠诚于百姓的利益出发,取刘禅而代之,那么蜀汉政权得以长治久安,天下苍生安居乐业,这是不是对于刘备的大忠城呢?</p> <p class="ql-block">  所以从当代的观点看,诸葛亮的忠诚还是有他历史的局限性的。他把忠诚仅仅局限在刘氏父子身上,他忠诚的是一位帝王,一位君子,一对父子,他效忠的家天下的政权,而不是天下苍生百姓,所以他的忠诚有着历史和时代阶级的局限性。当然我们不能用现在的观点去苛责千年前的古人,况且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即使像诸葛亮一个如此完美的人也是很难跨越历史局限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