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十三、悟出牛顿四律</p><p><br></p><p>人世间有些事情其实早该知道,但本人却不善于观察,迟悟了许多人生的基本现象和规则。比如坐车买票原是天经地义、不足挂齿的小事。本人家住北京,经常搭乘公车上学或回家,这也没什么好谈的。搭乘北京公车,特别是在上下班高峰时节,需要费些力气,也是有目共睹的常事。有的公车见车站等车的人太多,也有不停的。有的甚至于开离该停的车站一段后再停下,把下车人放出。不少人,包括本人在内,也曾试图扒在车门外强行令车开门。遇到这种无理可讲的时刻,那就看谁的嘴皮子过硬了。以此法挤上车后,售票员除了骂你“找死”外,还振振有词地讲什么“怕迟到,早干嘛来着?偷什么懒啊!”冒着生命危险、费劲巴力地扒车门后挤进公车的乘客,包括本人在内,只好回嘴喊道:“装孙子不停车,再早等车管什么用!”一路上骂声不止、直到下车。下车前售票员少不了盘问你是否买了车票或出示月票。即便不是高峰的时候,也不列外。你一上车,售票员少不了要你买票或出示月票。这就是我所经历的北京公交车的常识,司空见惯,不足为怪。</p><p><br></p><p>一天有两个79级同学陪我进城买东西。买什么已记不清楚。搭车时,很奇怪,一块上车,这两位大摇大摆从女售票员身边经过如入无人之境。我断后,却被售票员拦住买票。我脖子上挂着月票,明知故问。我也懒得搭理她。到了站,二位陪我进城的贤弟又目中无人地从售票员身前走过下了车。那位要我买票的售票员一声没吭。</p><p><br></p><p>进了商店,有两位女售货员值班,店里没有其它顾客。我一边走向摆着我要买的商品柜台,一边跟他们打招呼。陪我买东西的二位无事可干,一边聊天,一边向和我相反的商品柜台走去。当我走到我要买的商品柜台时,发现两位女售货员并没有过来照应,而是格外殷勤地招呼着我那二位贤弟。我的气不打一处来,我是买东西的顾客,主动和她们打了招呼,她们不照应;反而去照应不买东西的、逛商店的闲客,岂有此理。</p><p><br></p><p>后来才琢磨出这其中的奥秘、缘由。除非你是高官显贵、名人明星,人与人往来接触、接人待物的潜规则是以貌取人的。这并不像什么牛顿第几定律那样玄妙深邃,但毕竟还得经过苹果落地砸头,牛先生才痛定思痛地悟出此道。本人对以貌取人的迟悟,实在是因没有自知之明所致。如同“货比三家”,亲历人情冷暖、世態炎涼种种后,才顿开茅塞、恍然大悟。陪我进城买东西的两位贤弟是二外校园内有口皆碑的“帅哥”,老中青中的“青”英。鄙人三生有幸,提早喜结姻缘。不然凭着“半残“之躯(据说一米七以下的男士为“半残”)在余生会经历更多爱答不理的冷落和凄凉。此乃是我在二外对“先天优越”的开悟。</p><p><br></p><p>十四、英语广播竞赛</p><p><br></p><p>1983年5月,我们即将毕业前,时任二外英语系系主任张秀桂找我谈话。内容是让我领军,挑选三位同学,代表二外参加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第一届高校《星期日英语》智力竞赛。那时电视并不普及,在学校里也无暇去看什么电视节目。我对中央电视台《星期日英语》的栏目一无所知。也从来没参加过任何智力竞赛,更不知道何为电视台英语智力竞赛。张秀桂放出话,不管竞赛结果如何,只要我们能代表二外参赛,英语系将全力支持,参赛者毕业分配优先。我只好答应。倒不是因为毕业分配优先的应许,那时我已被加拿大西门菲莎大学研究院录取(Simon Fraser University,缩写:SFU)正在申请入境签证。</p><p><br></p><p>我知道系主任让我领军参赛表明她对我的信任,我想这其中也有她的难言之处,所以当场接受了这个挑战。当时77、78级早已毕业。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79级不仅是最高年级,而且在百十来号人中确实人才济济、各有千秋。不乏出类拔萃的英语俊杰。经过一番斟酌、酝酿,我决定挑选一班的吴涛、三班的朱宁和六班的李文心。吴涛才貌双全、聪明过人;朱宁有胆有谋、遇事不愁;李文心反应机敏、智力超群。请来三贤一摊牌,大家一拍即合,同心参赛。</p><p><br></p><p>接下来准备的日子是怎么过的全无记忆。只记得开赛的头天,以落枕即睡自居的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失眠。虽然有生以来当众献丑的事没做过,类似于在全年级面前检讨躲避早操的事是时有发生的。此次出师亮相是在中央电视台上,在全国电视观众面前。知己知彼、百战百胜。那时不要说输赢胜败难测,就连谁是我们对手,竞赛内容包括那些项目,一概不知。正常的觉是睡不成了,只好在昏睡中熬到天明。</p> <p>我们那次竞赛分两场进行,上午彩排,下午正式比赛。对手是我79年报考全国重点高等院校第一志愿中的北京外贸学院。二外属“一般高等学校”所以从竞赛横向排列看,两校不是旗鼓相当的对手,而二外在等次上略逊一筹。上午彩排的结果也证实北京外贸学院参赛实力在比赛各项中明显强于二外。</p><p><br></p><p>中午休息时,有些二外前来观摩助赛的同学对上午的彩排结果大失所望,不少流露出气馁的表情。我抓紧时间总结教训,并和李文心商讨突破“通过手势猜出英语谚语”的技巧。下午正式开赛后,我们四人背水一战。大家同心合一,认真对待每一个项目和提问。比赛中李文心用心观察、领会并迅速而准确地猜出我对 “a stitch in time safes nine”的手势,使我们积分领先,反败为胜。最后击败了北外贸。得胜后的喜悦自不待言。</p><p><br></p><p>第一届高校《星期日英语》智力竞赛的主持人是英籍华裔彭文兰女士。在网上一位署名“守朴自乐斋斋主”在一篇题为“我的外籍英文老师”中如此描写这位80年代初跟过电视学英语无人不知的英籍华裔:</p><p><br></p><p>彭文兰既娴雅淑静,又透着雅致和大气;她梳着两根小辫子稚气未消,穿着朴素得就像一个中国农村姑娘,白衬衣蓝布裤子,脚蹬一双当时国内时兴的一根带攀的布鞋。说起话来总是面带笑容,她那很特殊的声音立刻会吸引你的关注,她是个地道的BBC (British Born Chinese,英国出生的中国人),英语纯正、优雅、层次分明,带有磁性。无论从她姣好的面貌、优雅的气质到丰富的知识面,以及清新自然、活泼的教学方式,都让人感觉到什么叫真正的电视节目主持人。</p> <p class="ql-block">彭文兰主持此赛时秉承公正、不偏不倚,对每一位参赛的人都温文尔雅、一视同仁,给我留下很好的影响。竞赛后我们有机会和彭文兰保持联系,并通过来往认识了她的姐姐彭静芙。彭静芙那时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给首批博士研究生进行英语集中培训。她们姐俩的母亲,据说是广东后裔。父亲是江苏人,国军海军,抗战胜利后到英国接舰时在英国不幸染病住院,在那里两人相识、喜结姻缘,后定居英国伦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言归正传,高校《星期日英语》智力竞赛得胜的消息使二外人心大振,参赛的四人除获二外“嘉奖”外,系里还发了薄酬奖励。特意召开全系“交流经验”大会,让我代表参赛四人讲话。具体讲了些什么早已忘记,但有一点确实是实话:我们虽然击败了重点院校北外贸,那也仅仅是反败为胜。如果没有彩排的机会的话,我们是输定了。竞赛的胜负无法说明各校的教学质量高低,更不能说明我们比别人好,只能说明我们有好有坏、不相上下、平分秋色。我的一席话言不中听、使系领导大失所望,但毕竟我们不负众望为二外英语系赢得了第一届高校《星期日英语》智力竞赛。对此他们也就无话可说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五、没有不散筵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83年夏季,79级全体毕业。我和妻子林东宁那时意想不到地被拒绝去加拿大的签证。理由是1978年2月,林东宁放弃了加拿大籍,加入中国国籍,成为一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拒绝签发加拿大签证的领事讲,“没有人放弃过加拿大国籍!”言下之意此举是对他们的侮辱。林东宁加入中国国籍时《中国青年报》曾以题为“北美洲燕子飞回来”加以报道。1980年7月15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了她放弃加拿大籍后的“遗憾吗?”短文:</p> <p class="ql-block">1980年7月15日《中国青年报》同期第三版,正好是短文“遗憾吗?”的另一面,刊登了唐恺的题为“我的自修生活”。以前只听说他是一位有名的法语专家,《毛泽东选集》的法译本由他最后定稿。透过他的文章,才知道大名鼎鼎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院长唐恺是自学成才,用他自己的话:“我没有上过高中,也没有上过大学。”</p> <p>文革时期唐恺身为副院长和其它“几个院领导都被批斗,其他领导在那种情势下都不得不低头弯腰,独他昂首挺胸,同学生对着干。一次,是个冬天,他又和学生对吵起来,一激动,头一甩,连戴的毡帽子都甩得掉了下来,真是‘怒发冲冠’了。”文革结束后,唐恺主动要求调离二外,到中联部担任了一个司的司长。曾在二外“童怀周”将“天安门革命诗抄”编印成册缺乏纸张的关键时刻伸出援助之手,“经中央宣传组的王揖同志,从人民日报搞到第二批纸。” 1979年3月至1983年9月,正好是我们79级四年学习期间,唐恺返回二外就任院长。79级毕业生的毕业文凭、学位证书都是唐恺签名。</p> <p>参加《星期日英语》智力竞赛的四人中,吴涛考上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朱宁选择贸促会、李文心留校任教。我原定不参加毕业分配,被拒签证后,选择留在二外英语系教书。</p><p><br></p><p>十六、藕断丝连之情</p><p><br></p><p>最近有机会看到自己二外毕业“自我鉴定”和韦颉签名的“班组鉴定”,有感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三十八年像流水一样昼夜不息,转眼即逝。</p> <p>左起:靳为民,吴涛,方明,安伟,刘韶华,李文心,朱宁,郑春(83年毕业联欢)</p><p><br></p><p>二外毕业后,我留校一年,和吴正、李文心在英语系任教。79级留校的不少,包括老八班的周荧和陈宁。留校一年中除了和吴正、兰京夫妇来往外,那时在贸促会工作的单身汉朱宁和我们来往比较频繁。此公原是78级学生,喜好交际,中途曾“留洋”。一年半载后“杀了个回马枪”。时值78级已毕业,赶上79级末班车。我们不是同班同学,也不知道何时相识。只记得一次在二外北门外的小吃店,我在排队点菜,只听身后有人讲,“两个菜就够吃的了……”此兄站在我身后。就这样他是靠着“蹭”我的饭互相认识的。以后经常放学结伴回家。他的家我从没去过,也没被邀请过。差不多每次回家他总是陪我先到我家,一块吃晚饭。饭后聊够了天,才扬长而去。</p><p><br></p><p>我们那时在小英子胡同编译局宿舍小楼里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两居室公寓。三层小楼里一共只有六家,每层两家,我们住三层。对门夫妇在外留学,所以三层只有我们一家。小楼外有个不大不小的院子和非常体面的院门。妻子六十年代曾随父母去日本讲学,对日本人简洁的室内布置留下深刻印象。所以我们的卧室没有家具,地上铺设从北戴河购买的类似“日本”榻榻米的地毯式草席,客厅摆着我们结婚时买的一对单人沙发和书架。被拒签证后,我们将“机票”旅费转换成冰箱、彩电、洗衣机。</p> <p>我父母亲坐在客厅</p> <p>朱宁和许莉寄给我们的照片</p><p><br></p><p>朱宁公差回来总是带回在北京买不到的东西,诸如一篓子无锡河蟹、一整串儿的广东香蕉、或白兰地之类的酒品。河蟹倒进水池子里却爬出来,躲在厨房的角落里。青绿的广东香蕉,只能放在室内当成展品,只能看不能食。后来我们到英国留学后,他还曾带着那时还是女友后为伉俪的许莉到我们在小英子胡同编译局宿舍小楼,讲述当年我们和彭文兰一起用碳炉火锅涮羊肉的狼狈情景,以及他那百吃不厌、千篇一律的酱油、麻油、葱花外加荷包蛋混合而成的担担面。</p> <p>朱宁后来美国密歇根州安阿堡法律学院读书期间,得知我们1986年底从英国毕业后申请到美国东部马里兰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便带着许莉远道驱车赶来看望我们。我还记得我们刚刚从朋友家搬出,搬进一间一居室宿舍,行李还没打开,他们夫妇已到。饭后大家只好将就着在地板上席地而睡。夜里突然听到许莉惊叫。原来夜里竟有蟑螂从她头上爬过,由此惊吓而醒。使我想起毛信理当年出洋相时讲得那句中国古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p><p><br></p><p>自此我们有不少往来。91年我父母来访,我们也曾带着他们去朱宁当时在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律师事务所实习的公寓。以后朱宁夫妇有了孩子、我们搬到西岸西雅图后,也没断过来往。只是朱宁公务在身,成了忙人,很少打照面。更多接触的的是许莉和他们女儿Kathy。</p> <p>马里兰巴尔的摩内港</p> <p>靠近克利夫兰的伊利湖</p> <p>李文心、何绍仪和我在华府留影</p> <p>在马里兰期间还看到过刚刚从德州贝勒大学毕业的李文心。他北上普渡大学攻读博士学位顺道来看望我们。李文心在二外不仅是我的同学、而且是参加《星期日英语》智力竞赛的功臣和战友、留校二外英语系的教友、美国文学的爱好者。我还记得他在宿舍前的停车场上吃过一张罚单,他随即当场撕毁,满不在乎。大有初出茅庐不怕死的气质。普渡毕业后,他曾在我们华盛顿州近邻爱达荷州教书,因公来过我们西雅图的寒舍。以后搬到东岸纽约长岛大学任教后,有过电邮通讯,但后来失去联系。</p> <p><br></p><p>刘梅来马里兰和西雅图看望过我们。起初她在匹兹堡大学攻读教育学博士,毕业工作后曾来西雅图开会。透过刘梅,我有幸拜读了杨立新早年写的两本自传体大作,为我们二外79级也有写作人才而骄傲。以后因种种原因和刘梅也失去了联系。</p><p><br></p><p>在马里兰期间还看到过吴涛和安伟。还记得84年出国前,朱宁有意请客为我们饯行。不知谁走漏了风声,吴涛和安伟不请自来跟着蹭饭。我们一起到当时位于西单南大街绒线胡同的四川饭店。吴涛和安伟说他们认识朱宁很长时间才吃上这顿饭。朱宁反唇相讥:有的是认识他的人比他们长的,还没吃过他的饭呢。</p><p><br></p><p>95年我们来西雅图时,吴正已从加拿大安大略大学获取社会学博士,应聘回母校(不列颠哥伦比亚)维多利亚大学任教。听到我们搬来西岸,他和兰京特意前来探访,久别重逢,不亦乐乎。应他们邀请,我们还专程坐船到美丽的温哥华岛上回访,并一起参观游玩了百花争艳的布查德公园、观看了有名的花园夜景和烟火表演。使我想起84年在我们小英子胡同公寓三层楼面东的阳台上和二外同学老友一起观看天安门烟火表演的情景。那时分配到人大会堂工作的“老尹”尹中言也在场。一别三十八年,“弹指一挥间”。也不知“老尹”今在何方!</p><p><br></p><p>二外同学中,唯有四班的桂丽算是同城近邻。那还是一次偶然巧遇。九年前在为一个朋友追思会上讲话时,被一位坐在台下编译局老友认出,会后专程探访并邀请我们参加一个家庭合唱会。盛情难却,按地址找到府上时,在引吭高歌的女歌手中巧遇桂丽。虽然我们不同班、以前在二外只打过照面没说过话,但在他乡相遇,一见如故。79级百十号人中除了老八班和新组合的二班同学外,我很多都只是打过照面没说过话,真正认识的并不多。几年前我曾试着发电邮和同学联络,作为消遣有时还寄给大家一些即兴之作,还差点闹出笑话。</p><p><br></p><p>我前面讲过“人世间有些事情其实早该知道,但本人却不善于观察,迟悟了许多人生的基本现象和规则。”我曾与二外同学分享一篇图文并茂的短文“动物世界的启示”。有位四班同学回函称我为“老兄”,我就在电邮网上和人家称兄道弟地攀谈起来,岂不闹出笑话和误会?到我迟悟出自己的愚拙时,已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p> <p>二外英语系79级6个班级同学名单(原8班同学黄色注明)</p><p><br></p><p>这几年和大家分享拙文中,有机会联系到不少多年杳无音信的老同学,包括一班的陈宁(原老八班),二班的杨立新、吴建春、庄继尧,三班的单蒲,四班的刘劲松、蒋雅兰、王碧波、陈登明,五班的吴正、徐艳、,六班的李文心、张明源等。</p><p><br></p><p>十七、79级影集荟萃</p><p><br></p><p>感谢蒋雅兰寄来摄于1979年9月照,这不仅是她们“到北京上学的第一张照片”,而且,据我所知,很可能是第一张二外79级同学的照片。单蒲寄来摄于1979年10月四人合影,也是数一数二的早期79级同学照片:</p> <p>左起:刘劲松,蒋雅兰,陈志强(4班),张璐(法语79级) </p> <p>左起:张明源(6班), 陈育祺(5班),欧建成(5班) 摄于1979年9月北京香山单蒲(老5班), 摄于1979年10月 </p> <p>单蒲, 欧建成在英语系楼顶上</p> <p>欧建成,单蒲在英语系楼东门前</p> <p>崔红,于东升,单蒲,荣宝良去颐和园玩 摄于1979年10月</p> <p>感谢庄继尧寄来当年三班“八条汉子”(八个和尚?)的玉照:</p> <p>前左:梁小宁、荣宝良、陶鸣、于东升;</p><p>后左:徐大君、王小军、彭克、杨凤山</p> <p>感谢陶明寄来三班的集体照,感谢崔红的注释:</p> <p>前左:段国辉、朱咏梅、邱琼英、刘something、杨文君、崔红;中左:郝小华、陈秀清、张玲、陶明、王小军、彭克;后:杨凤山、荣宝良</p><p><br></p><p>感谢单蒲寄来的三班老照片:</p> <p>3班男生,前左:王小军,徐大君,梁小宁; 中排:单蒲,荣宝良 左起:梁小宁,杨风山,单蒲,王小军,于东升,荣宝良, 后排: 杨风山,于东升,摄于1981年去颐和园玩徐大君,摄于1981年去颐和园玩</p> <p>左起:杨风山,荣宝良,于东升;后左: 三班同学, 摄于1981年去颐和园 </p><p>徐大君,进修生,梁小宁,王小军,单蒲 </p><p>感谢蒋雅兰寄来四班1980年的合影和注释:</p> <p>前左:尚若海、李冰、闫青云、于芳芳、陈登明 中左:陈志强、王碧波、王大鸣、蒋雅兰、贾爱兵、刘劲松、孙丽娜、桂丽</p><p>后左:靳为民、王珉、王健</p><p><br></p><p>感谢支楠寄来一下两张新四班部分同学合影和注释:</p> <p>陈登明,王大明,陈志强 </p> <p>前:陈志强,尚若海,方明;后:王碧波,支楠,于芳芳,李冰</p><p><br></p><p>感谢赖勤寄来老五班1980年合影和注释:</p> <p>前左:徐艳、董庆文、陈育琪、尹中言、杨育勇、欧建成、杨辉</p><p>后左:陈焰、林宝红、杨青、徐冬妮、赖勤、陈小宁、秦文洁、王梅</p><p><br></p><p>赖勤还寄来新五班1983年合影和注释:</p> <p>前左:尹中言、徐升全、陈育琪、吴正、Dr. Strite、虞华彪、沈明涛、欧建成</p><p>后左:林宝红、赖勤、徐冬妮、秦文洁、陈小宁、徐艳、王梅、杨青、周少环</p><p><br></p><p>感谢支楠/赖勤寄来英语79级部分同学1980年暑假在山海关合影:</p> <p>左女生:阎青云,赖勤,冯新增,郝小华,徐艳,宋英,杨立新,段国辉,于芳芳</p><p>男左:方明,郑进文,赵维宁,杨风山,宿荣江,安伟,马彪、吴涛、靳为民</p><p></p><p>感谢陈宁寄来一班1983年毕业时全班在香山合影:</p> <p>左女生:阎青云,赖勤,冯新增,郝小华,徐艳,宋英,杨立新,段国辉,于芳芳</p><p>男左:方明,郑进文,赵维宁,杨风山,宿荣江,安伟,马彪、吴涛、靳为民</p><p></p><p>感谢陈宁寄来一班1983年毕业时全班在香山合影:</p> <p>前左:刘亚伦,郑进文,李天明,尹世荣,王志刚;中:宋英,李伟,周荧,阮枝兰,</p><p>董克飞,郑莉敏,伊拉,常丽萍;后:陈宁,李珣,安伟,吴涛,宿荣江</p><p><br></p><p>这些宝贵的照片弥补了年久淡忘、支离破碎的记忆、唤起了对随风渐远的当年、风华正茂、多思多梦青春的怀念。</p><p><br></p><p>十八、游子别来无恙</p><p><br></p><p>收到陈宁发来的一班1983年毕业照,便想起最近李丹在电子邮件里的一封短信:</p><p><br></p><p>张泉学长:</p><p>您好!我叫李丹,您不会记得我的。我七九年入学后分在一班,班长是常丽萍,副班长是李伟。宋瑛、阮枝兰、尹忠言、安伟、吴涛。。。。我和他们同班。我们班有个印尼同学叫伊拉,我和郑丽敏与伊拉三个人分在一个宿舍,说是照顾外国学生,我跟着借光了。</p><p><br></p><p>一年级快结束的时候,我病休了,休学一年后“蹲班”去了八零级,那年因病而当留级生还不少呢,梁小宁、陈焰、庄继尧。。。难怪你文中的名单上没有我。</p><p><br></p><p>你的大作我一口气读完,这是泛读,还打算精读一遍。文中所述太精彩了,把我的记忆拉回到三十多年前。不但佩服你的文笔,更佩服你保存了那么多历史原件。你还留着校徽呢吗?呵呵,我留着呢。。。。。。</p><p><br></p><p>在编写“二外”一文时,许多老同学为我提供了不少被遗忘的轶事。原老八班同学董克飞在“二外英语79级”微信网群中写道:</p><p><br></p><p>记得我们毕业时全班去北戴河游玩吗?不记得是八班还是一班?或是两班混搭,中间碰到老外我们上前去对话,还被人拦下来了。大家还买了不少螃蟹,大家一起煮螃蟹、吃螃蟹。这些美好的回忆仿佛就在昨天。我记得当时有安伟,可能是两班混搭的。。。。。。现在想起来如同昨天刚发生的,觉得同学好亲切。</p> <p>经克飞提醒,我也想起此事,并从影集中找到这张模糊但很珍贵的照片,正像克飞讲的“中间碰到老外我们上前去对话”而且合影拍照,内中依稀可辨认出老八班韩萱、董克飞,四班的陈志强、王建,五班的杨辉。此照是在八班解散之前、一年级结束的第一个暑假,也就是80年夏天。由英语79级暑期留校“闲散人员”组成。我还记得老八班的还有黄银芳同学。我那时正筹备当年九月初的婚事,未婚妻林东宁暑期回温哥华探访父母,我一人在京无聊,所以也加入了北戴河游玩大军。</p> <p>六班鲁边在“二外英语79级”微信网群中写道:</p><p><br></p><p>记得是大四吧,全年级上王文炯老师的中译英课。王教授知识渊博功力深厚,上他的课同学都诚惶诚恐,更不敢随便发问质疑。记得到提问阶段突然有人举手“发难”,是在我左后方后排的张泉。他问衙门这个词英文如何翻译。王老师回答说就是Yamen,看大家都有所疑惑,王老师说去查Oxford字典某某页看是不是。很佩服张泉的大胆提问和王老师惊人的记忆力。</p><p><br></p><p>六班张明源在网上接过话来写道:</p><p><br></p><p>那是留校好几年了。王教授太太好像是登公共汽车失脚摔了下来,后去世。二外组织校车拉教工去城里开追悼会,我也去了。看到王文炯教授老泪横流,我心里很难受的。</p><p><br></p><p>善解人意的三班崔红发来了此照:</p> <p>崔红、陈宁、谷德昭老师、李伟</p><p><br></p><p>老八班的陈宁、二班庄继尧同时发来了此照:</p> <p>王文炯教授2017春节</p><p><br></p><p>无独有偶,谷德昭老师和王文炯教授都是教我们翻译课的老师。看了此照三班陶明感叹道:“二外一代名师,没想到书房书桌竟如此‘寒酸’好敬佩王老师。”不愧为“一切都会有的”时代的写照!</p><p><br></p><p>老八班的陈宁最近发来她对二外的美好回忆:</p><p><br></p><p>读到张泉写的二外回忆,引发历历在目的二外生活。与张泉一起进入老八班,而且是同桌。每天晚餐在校园散步练习口语,我就是他最好的练习对象,我练听力。当时的八班一共16人,9个女生:杨立新,郝晓华,董克飞,韩萱,我(陈宁),陈燕,黄银芳,杨文君,周荧;7个男生:韦劼,郑捷,刘亚伦,张泉,尹世荣,荣宝良,彭克。八班是很有特点很团结的班级,北京同学都非常照顾外地来的同学,郝晓华就像个大姐姐照顾我,跟我一起去买床单,被褥;在我们几个女生一起献血后,还帮我申请特殊补助,我用这个钱买了一件短大衣过冬。</p><p><br></p><p>我记得全班同学一起打排球,一个传一个,我们有几个人从来没有打过,刚开始只能打几个就掉地上。后来大家一起努力,到我们几个保护对象的手中时,其他同学就到跟前来,准备随时接球,后来传球次数越来越多,能传几十次都不掉到地上。那是我们八班精神的写照:相互帮助,一个都不能少。</p><p><br></p><p>特别记得跟张泉的一次对话,那是受到一个大哥哥教育的对话,当时我还大哭一场,为此开始反思自己傻傻与人相处的方式,对于张泉可能不记得,但对我是非常重要的一课。我是从学校直接考入大学,所以与人相处都傻得不行不行的,直至今日还是很单纯。</p><p>五班的赖勤最近发来大三暑假5班部分女生从塘沽乘船到大连旅游的照片。赖勤自称“开创了二外79‘自由行’的先河吧。记得当时二外杨付院长曾为大连海运学院的院长,凭他介绍信,我们几个免费入住大连海运学院。没记错的话,应该是睡在教室的桌子上‘睡’在同桌的你”</p> <p>庄继尧补发两张旧照[ThumbsUp]🙏</p> <p>正准备在此收尾时,在“二外英语79级”、“不老”传奇微信网群中同时传来老七班(新四班)同学方明的消息:</p><p><br></p><p>张明源:方明让我和大家共享他的近况。四月八日和九日,方明去温哥华参加温哥华北岸乒乓球公开赛。拿U1000单打冠军;双打冠军和五十五组单打冠军。一个赛事拿三金,创个人记录。自2012年开始参加到现在,方明已拿十七个冠军</p> <p>“二外英语79级”微信网群的反应是:</p><p><br></p><p>鲁边:明源代问方明好,当年他足球踢得很好,速度奇快,是边锋</p><p>庄继尧:好像是左脚将</p><p>鲁边:记得是右边锋</p><p>张明源:我和方明打电话时,多次讲到在二外踢足球的回忆。你和不少人名字平常提起。不知大家是记得,我不会踢的。一次,我被强迫做后卫。方明是敌方前卫,带球向我靠近。我猛一脚,踢在方明脚腕子。只见他在地上疼的打滚。从此,我的名字进入不会踢球的黑名单。再也没参加踢球。</p><p>张泉:明源,黑名单里有我垫背,好不容易踢进一球,结果方向搞错了</p><p>庄继尧:俺也不会踢,但总喜欢踢。有一次把旅游80一个猖狂的边锋连人带球铲飞了。。。泉哥球技不错的,那次是故意的。</p><p>张明源:我以为大家不记得。</p><p>张泉:从此名落孙山</p><p>庄继尧:黑名单上记着呢。泉哥的记录是“一不高兴就拿本方守门员出气”。</p><p>张明源:我跟方明回忆此事,笑出眼泪!。。。我记得@quan zhang踢错门时,对方传来一阵极响的狂笑。</p><p>张泉:一脚定乾坤</p><p>庄继尧:省得谁也进不了球</p><p>张泉:没有僵局</p><p>李天明:庄继尧记性太好了</p><p>鲁边:主席踢球也是好手,颇有左树声风范,永往直前,但后两年基本不踢了</p><p>李天明:鲁边过奖了,我实际不怎么会踢的,与你们几个高手有距离的。就是有点愣头青的模样……</p><p>“不老”传奇微信网群的反应是:</p><p>李天明:老‘胡’又回来了。</p><p>陈宁:宝刀不老,连斩三金</p><p>赖勤:方明越来越年轻,似乎比上学时还年轻</p><p>方明:我打五十五时,人家问我够不够?</p><p>张泉:别来无恙?昨天刚刚放进玉照(页41-42),作为见面礼</p><p>方明:无恙。赖勤刚说,和上学时有比。</p><p>赖勤:得瑟</p><p>方明:再不嘚瑟,时光就真的留过去了……</p><p><br></p><p>“再不嘚瑟,时光就真的溜过去了”不愧为“一切都会有的”时代的名言和写照!</p><p><br></p><p>结语</p><p><br></p><p>我非常遗憾没能参加2009年入学30周年聚会,但从吴建春发来的合影中依稀辨认出崔红、李天明、安伟、尹世荣、尹中言、李询、吴正、吴涛、王健、韦颉:</p> <p>前左:宋英,李天明,陈艈祺,徐艳,安伟,尹世荣,尹中言,徐升全,李珣,虞华彪,王碧波</p><p>后左:崔红,徐冬妮,吴建春,孙永福,韦劼,赖勤,王健,杨建华,闫青云,陶鸣,吴涛,单蒲,杨育勇,董庆文,吴正,梁小宁</p><p><br></p><p>感谢王碧波发来的诗意盎然的邀请信(我至今保存):</p><p><br></p><p>亲爱的同学</p><p>你在哪里</p><p>我们在寻找你</p><p>你可知道我们的同学录里不能没有你</p><p>亲爱的同学</p><p>你在哪里</p><p>我们在呼唤你</p><p>你可知道你的消息是我们最大的惊喜</p><p>亲爱的同学</p><p>你在哪里</p><p>我们在想念你</p><p>你可知道你的出席是我们下次聚会最美的身影</p><p>亲爱的同学</p><p>我们在这里</p><p>请把你的联系方法添加到表格里</p><p>到那天,我们重逢欢乐在一起</p><p>就像当年在二外,</p><p>教室、操场、食堂、宿舍里</p><p>风里、雨里、哭里、笑里</p><p>处处都有你</p><p><br></p><p>(组委会)</p><p>2009年7月15日</p><p>我更遗憾没能参加2013年毕业30周年聚会,感谢徐冬妮寄来的合影:</p><p>https://flickr.com/photos/30775447@N06/sets/72157634888032996</p> <p>感谢徐艳转发的李天明主席肺腑之言,我至今不能忘怀:</p><p><br></p><p>亲爱的老同学,你好吗?</p><p><br></p><p>已然是夜深人静的时候,窗外月光如水,每栋楼的窗户没有灯光,一行行的排列着,让人想起月初清明扫墓时看那漫山遍野一行行,一列列的墓穴。我在那里?你在那里?记得30年前此时此刻我们在一起,却‘各怀鬼胎’,不告而别!此生我们还能再见一面吗?还是我在那里,你在这里,却永不复见?我有一个不断重复的美梦:总也毕不了业,学业没有尽头,你还和我在一起……</p><p><br></p><p>“第一次见面看你不太顺眼</p><p>谁知道后来关系那么密切</p><p>我们一个象夏天一个象秋天</p><p>却总能把冬天变成了春天</p><p>你了解我所有得意的东西</p><p>才常泼我冷水怕我忘形</p><p>你知道我所有丢脸的事情</p><p>却为我的美好形象保密</p><p>如果不是你</p><p>我不会相信</p><p>同学比情人还死心塌地</p><p>就算我把你冷冻结冰</p><p>你也不会恨我</p><p>只是骂我几句</p><p>如果不是你</p><p>我不会确定</p><p>同学比情人更懂得倾听</p><p>我的弦外之音</p><p>我的有口无心</p><p>我真的想念你</p><p>一生一世的老同学”</p><p>毕业30年聚会你来吗?我们会再见吗?</p><p><br></p><p>李天明</p><p><br></p><p>有道是: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但愿此篇拙文能帮我们一起</p><p>追忆那斑驳的岁月、</p><p>寻觅雪地上的脚印、</p><p>带给你我哪怕些许的</p><p>怀念、憧憬和珍惜。</p> <p>读者反馈节选</p><p><br></p><p>• Email:文章读起来很亲切,特别是那些细节小事,希望更多的同学可以看到。 -----吴涛 (一班)</p><p><br></p><p>• Email:你的大作我一口气读完,这是泛读,还打算精读一遍。文中所述太精彩了,把我的记忆拉回到三十多年前。不但佩服你的文笔,更佩服你保存了那么多历史原件。你还留着校徽呢吗?呵呵,我留着呢。 -----李丹(一班)</p><p><br></p><p>• 微信:读到张泉写的二外回忆,引发历历在目的二外生活。……大学是我人生过得最幸福的时间~~~~感恩同学情谊!</p><p>------陈宁(老八班,新一班)</p><p><br></p><p>• 微信:这些美好的回忆仿佛就在昨天。……现在想起来如同昨天刚发生的,觉得同学好亲切。</p><p>-----董克飞 (老八班,新一班)</p><p><br></p><p>• Email:看了你的二外回忆录。边看我也回忆起了不少往事同学和那时的岁月。做为“日记”,你真是个有心人,收集多观察细。不过坦率地讲,站在读者的地位上,谁又会有兴趣看这类与自己不想干的“平凡日记”呢?除非你就是把它作为日记自娱自乐用的。或者你也许可以在二外79微信群里发表,相信会引起大家对往事的共鸣。对不起,我说话干巴,就是直想直说了。</p><p>-----杨立新(老八班,新二班)</p><p><br></p><p>• 微信:读来倍感亲切。虽然只比你小几岁,但内心世界完全不一样啊。读来不但有共鸣,更是学习、提高。</p><p>-----庄继尧(二班)</p><p><br></p><p>• Email:你的大作我都读了一遍,很好, 特别是二外篇,正像大家说的一样,把我们又带回了当年的二外生活。我手头上也有几张老照片,现发给你,供参考。致意。</p><p>----单蒲(老五班、新三班)</p><p><br></p><p>• 微信:多谢张泉大哥发来的邮件,一鼓作气读完了“二外”,非常精彩,勾起了很多二外时的美好回忆。 ----梁小宁(三班)</p><p><br></p><p>• 微信:兄长厉害。文情并茂、赏心悦目。好文笔,治学严谨。谢谢纪录历史。</p><p>----陈登明(四班)</p><p><br></p><p>• Email:拜读了你的“二外”大作,意犹未尽 ~ 写得真好,十分生动有趣 ~ 一读起来就停不下来了,感触良多,仿佛又置身于二外那4年的青春岁月...... 作品里的照片和资料,如准考证,考试卷和成绩单等都是那么的珍贵。谢谢你把这么美好的回忆书写下来与我们分享,并期待读到你更多的作品。</p><p>----蒋雅兰(四班)</p><p><br></p><p>• Email:感谢你的分享,读后终于把你的名字与脸谱对上了,否则总是处于猜测中。文中介绍了许多大学生活细节和你本人的生活与相关求学历程,读了令人倍感亲切。也许是我相对的年龄偏小的缘故,学校里发生的许许多多的事情,比如因电炉打架、赴电台竞赛、两个班被拆散的始末缘由等等都是在我拜读后才刚刚得知,大学对于年龄占优势的“大哥大姐们”故事内容会丰富很多。对于你的文章,总会有大量的真实的宝贵历史资料展现,这是令人非常佩服的。</p><p>----刘劲松(四班)</p><p><br></p><p>• 微信:明年35周年,之前你们北京人搞走雾霾!张大作家的著作拜读了好几遍,就是一直想不起作者真容。“二外”一书看了让我感到陌生,都想不起来了。高考是我人生一次可怕的经历,不敢回首。但是引起对作者更多好奇。当年大家都朴朴实实,土了八几。今天回忆,真是藏龙卧虎啊!</p><p><br></p><p>你好!拜读了你的“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看到当年照片才回忆起来你。 -----王梅霜(五班)</p><p><br></p><p>• 微信:心存感激,二外是我们梦开始的地方,终生难忘。</p><p>-----赖勤(五班)</p><p><br></p><p>• 微信:拜读了你的大作,带来了好多美好的回忆。</p><p>-----吴正(五班)</p><p><br></p><p>• 微信:读来倍感亲切。一直在享受您带来你的美好回忆!</p><p>期待你能出现在下一次的同学聚会!相约2018!</p><p>-----徐升全(五班)</p><p><br></p><p>• Email:正在Denver等飞机,有时间读了全文!</p><p>读过了!很感人,唤起了许多许多忘记了又记起的美好回忆。那种年轻时光胜一切的感觉猛烈冲击着我。</p><p>我真心祝贺你的大作:有诗,有情,有史,有韵!多联系!</p><p>非常高兴阅读的宏大细微作品。他们的确用最好的形式记载了当年,传递着我们过去的那些时刻,很让人琢磨。期待你的作品的完成。</p><p>-----董庆文 (五班) </p><p><br></p><p>• 微信:看了二外的回忆录,说到那法语老师我现在都能想起来,我当时也是好学生,不过没你好。我跟那法语老师挺熟。我有个老乡是学法语的跟老师熟也沾上了。很好奇,你大概早准备写传记吧?</p><p>-----徐冬妮(五班)</p><p><br></p><p>• Email:收到"二外"一文, 甚感亲切,一口气读完。</p><p>佩服老同学细心整理二外岁月,朴实无华,插入的旧照和成绩单尤为珍贵!谢谢分享,也希望下次同学聚会见到你。</p><p><br></p><p>• 微信:大家贡献点老照片,二外花边,八卦,使张泉二外新作内容丰富。</p><p>-----陈毓琪(五班)</p><p><br></p><p>• 微信:一口气拜读了你的 “二外”,一下把我带到在二外度过的校园岁月,倍感亲切。也为你能保留下那些年的宝贵“文献”深感钦佩!</p><p>-----虞华彪(原老七班,五班)</p><p><br></p><p>• 微信:拜读了你的“二外”大作,十分精彩。难得你还保存了当年那些详细的资料和照片。谢谢你给我们带来了当年在二外的美好回忆。 -----林宝红(五班)</p><p><br></p><p>• Email:收到来信很高兴,有些意外,更多的是欣慰。</p><p>马上拜读了大作,非常感谢你提到了我。你的文章很珍贵,有很多资料保存得这么好,我收藏了。有些细节我完全想不起了,比如Dr. Strite和毛信礼老师的笑话。关于我的部分,都能记得,只有一点与我记忆稍有出入。英语智力竞赛,我以为是系里点将,原来是你一手负责,不胜荣幸!后来开表彰大会,分配优先等我都不记得了。几年前和朱宁联系过一次,还给了他英语竞赛的照片。</p><p>一时记不得上次何时与你通过电邮,一般是你寄文章来给我。你在文中提到与我失去联系,嗨,没想到我竟成了“失联”之类。看来咱们应该加强联络才对啊。</p><p></p><p>你附的作品目录看到了,找时间慢慢拜读。我们同级一百多号,喜欢写作的不多。我也偶尔写一点,但比不了你的高产。</p><p>-----李文心(六班)</p><p><br></p><p>• 微信:大作写得更生动。提到出早操,很悲痛地告诉你,那位马彪老师已英年早逝。</p><p>-----鲁边(六班)</p><p><br></p><p>• 微信:写作是否是你们张家祖传的,还是你是第一个?</p><p>-----张明源(六班)</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张泉 ,一九八三年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后赴英国基尔大学进修美国文 学(the University of Keele),八五年获硕士学位。八七年来美国马里兰大学进修美国研究专业(the University of Maryland at College Park),九三年获博士学位。九五年从东岸移居西雅图,九六年到二零一六在美国华盛顿大学法学院图书馆工作, 现已退休。其间从事中、英文写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品除传记散文集《紫藤簃》《五零后的回眸》《半句多》《無聲的侍奉》《自別故園幾經秋》《伸出蒙恩的手》外,著有长篇小说《离乡人》(英文《Expatriates》), 英文短篇小说集《Trojan Rooster》(国府百鸡战)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英文作品 曾发表于Folio: A literary Journal《富丽欧文学》,Wisconsin Review《威斯康星文学》,The Armchair Aesthete《扶手椅上的美学家》,Timber Creek Review《林边小溪文学》,Christian Courier《基督信使》,Kimera: A Journal of Fine Writing《朦胧文学》(获一九九九年Pushcart Prize提名),Wordsof Wisdom《智慧的语言》,Five Points《五点文学》,Pangolin Papers, 《攀格林文学》(获一九九九年Pushcart Prize提名),再版《城垣文学》,The Long Story《中篇小说》,Red Rock Review《红磐石文学》,The Minnesota Review《密尼苏达文学》, 其中两篇获一九九九年 Pushcart Prize 提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文作品曾发表于《世界日报》、《神国杂志》 (贰篇) 、《举目》(叁篇)、《生命季刊》、《传记文学》(肆篇)、《文学台湾》、《台湾风物》、《台湾文献》(两篇) 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零后的回眸》下卷 "一切都会有的"时代涵盖大陆自1978 年12 月18 日"改革开放"至今。由《二外》、《留洋》、《旅居》"三部曲"组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零後的回眸》上卷https://www.amazon.com/Generation-Mao-Memoir-1-Chinese/dp/1683721535/ref=mp_s_a_1_5?keywords=Quan+Zhang&qid=1572744349&s=books&sr=1-5&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immersive-view_1572744435206</p><p class="ql-block">《五零後的回眸》下卷https://www.amazon.com/Generation-Mao-Memoir-2-Chinese/dp/1683721594/ref=mp_s_a_1_3?keywords=Quan+Zhang&qid=1572744633&s=books&sr=1-3&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o</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对我的作品感兴趣,请参考;</p><p class="ql-block">https://www.jianshu.com/p/4ccaae61b9b9?utm_campaign=hugo&utm_medium=reader_share&utm_content=note&utm_source=weixin-friends&from=message&isappinstalled=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