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居》感悟篇:二二八纪念碑

张泉

<p class="ql-block">​2013年4月我和妻子参加了在台北板桥大林家每年一次的祭祖、祭祀、六记宗族的聚会,历时一周。有机会参观了位于台北市中正区二二八纪念公园。</p> <p>1947年在台湾发生的二二八惨案的来龙去脉,事发五十年后,1995年树立在台北二二八和平纪念公园的纪念碑碑文是这样记述的:</p><p>“一九四五年日本战败投降,消息传来,万民欢腾,庆幸脱离不公不义之殖民统治。讵料台湾行政长官陈仪,肩负接收治台重任,却不谙民情,施政偏颇,歧视台民,加以官纪败坏,产销失调,物价飞涨,失业严重,民众不满情绪濒于沸点。</p> <p>“一九四七年二月二十七日,专卖局人员于台北市延平北路查缉私烟,打伤女贩,误杀路人,激起民愤。次日,台北群众游行示威,前往长官公署请求惩凶,不意竟遭枪击,死伤数人,由是点燃全面抗争怒火。为解决争端与消除积怨,各地士绅组成事件处理委员会,居中协调,并提出政治改革要求。</p><p><br></p><p>“不料陈仪颟顸刚愎,一面协商,一面以士绅为奸匪叛徒,迳向南京请兵。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闻报,即派兵来台。三月八日,二十一师在师长刘雨卿指挥下登陆基隆,十日,全台戒严。警备总司令部参谋总长柯远芬、基隆要塞司令史宏熹、高雄要塞司令彭孟缉及宪兵团长张慕陶等人,在镇压清乡时,株连无辜,数月之间,死伤、失踪者数以万计,其中以基隆、台北、嘉义、高雄最为惨重,事称二二八事件。</p><p><br></p><p>“斯后近半世纪,台湾长期戒严,朝野噤若寒蝉,莫敢触及此一禁忌。然冤屈郁积,终须宣泄,省籍猜忌与统独争议,尤属隐忧。一九八七年解严后,各界深感沉疴不治,安和难产,乃有二二八事件之调查研究,国家元首之致歉,受难者与其家属之补偿,以及纪念碑之建立,疗愈社会巨创,有赖全民共尽心力。</p><p><br></p><p>“勒石镌文,旨在告慰亡者之天灵,平抚受难者及其家属悲愤之情,并警示国人,引为殷鉴。自今而后,无分你我,凝为一体,互助以爱,相待以诚,化仇恨于无形,肇和平于永远。天佑宝岛,万古长青。</p><p><br></p><p>财团法人二二八事件纪念基金会谨立。”</p><p><br></p><p>当年在台北、高雄两地,岳父林慰桢教授亲眼目睹了”二二八事件”的始末,对他震动很大、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日剧期间,高雄铝厂是生产、供应日军侵华战斗机原料重地,抗战中曾多次遭到美国空军第十四航空队毁灭性的轰炸。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后,国民党接管了台湾高雄铝厂。当时,因为技术原因,铝厂留用一些日本技术人员。一九四六年从重庆綦江电化冶炼厂调来二十多位技术人员协同修复已经停産一年的高雄铝厂。工程师中多是从美国、英国和德国回来的留学生,其中包括在美国时林慰桢的同仁马龙翔、丁陈威等。 “二二八事件”后,那些日本技术人员被遣返回国。留下的人,多是些不学无术、飞扬跋扈的接管人员、不懂业务、官僚腐败的行政、管理官员或是些心有馀悸、谨小慎微的技术人员。而其中来自大陆的同仁,经历血火腥风的”二二八事件”后,对未来更加忧心忡忡。此时林慰桢名义上被聘为铝厂工程师,但实际上有名无实。名义上请他教授科技英文,但来自大陆劫难馀生的技术人员,为了生存请求林慰桢改教他们闽南话。</p><p><br></p><p>伫立在台北二二八和平纪念公园的纪念碑前,低头沉思。何时我们能像台湾同胞那样面对历史悲剧,承认历史过错,记取历史教训?</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张泉 ,一九八三年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后赴英国基尔大学进修美国文 学(the University of Keele),八五年获硕士学位。八七年来美国马里兰大学进修美国研究专业(the University of Maryland at College Park),九三年获博士学位。九五年从东岸移居西雅图,九六年到二零一六在美国华盛顿大学法学院图书馆工作, 现已退休。其间从事中、英文写作。</p><p class="ql-block">作品除传记散文集《紫藤簃》《五零后的回眸》《半句多》《無聲的侍奉》《自別故園幾經秋》《伸出蒙恩的手》外,著有长篇小说《离乡人》(英文《Expatriates》), 英文短篇小说集《Trojan Rooster》(国府百鸡战) 。</p><p class="ql-block">英文作品 曾发表于Folio: A literary Journal《富丽欧文学》,Wisconsin Review《威斯康星文学》,The Armchair Aesthete《扶手椅上的美学家》,Timber Creek Review《林边小溪文学》,Christian Courier《基督信使》,Kimera: A Journal of Fine Writing《朦胧文学》(获一九九九年Pushcart Prize提名),Wordsof Wisdom《智慧的语言》,Five Points《五点文学》,Pangolin Papers, 《攀格林文学》(获一九九九年Pushcart Prize提名),再版《城垣文学》,The Long Story《中篇小说》,Red Rock Review《红磐石文学》,The Minnesota Review《密尼苏达文学》, 其中两篇获一九九九年 Pushcart Prize 提名。</p><p class="ql-block">中文作品曾发表于《世界日报》、《神国杂志》 (贰篇) 、《举目》(叁篇)、《生命季刊》、《传记文学》(肆篇)、《文学台湾》、《台湾风物》、《台湾文献》(两篇) 等。</p><p class="ql-block">《五零后的回眸》下卷 "一切都会有的"时代涵盖大陆自1978 年12 月18 日"改革开放"至今。由《二外》、《留洋》、《旅居》"三部曲"组成。</p><p class="ql-block">美国以外的读者可以在book depository 上购买《五零後的回眸》下卷,全球免邮费,邮寄也很快。《五零後的回眸》下卷可在亚马逊网上购买https://www.amazon.com/Expatriates-Quan-Zhang/dp/1683722043/ref=mp_s_a_1_8?keywords=Quan+Zhang&qid=1573842783&s=books&sr=1-8&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