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上游考察纪行(第二章•中篇 )

昊天摄影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h1>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黄河上游考察纪行</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诗词 桂维民</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文 黄会强</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编者按】黄河自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脉发源,九曲十八弯注入渤海,不仅滋养了土地,更孕育了无数文化瑰宝,从远古洪荒到现代繁盛,黄河见证着中华民族历史的变迁、文明的发展。近期,由西北大学出版社和陕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共同策划组织的《黄河岸边的中国》丛书编撰委员会考察团,对黄河上游沿岸人文历史进行了考察。近6年来,巜黄河岸边的中国》丛书编撰委员会,分别对黄河中下游沿岸历史人文进行了5次考察,相继出版了《出入龙门》《徙彼河山》《河洛中原》等系列丛书。<br> 此次为第6次对黄河沿岸历史人文考察。本次考察团的成员有: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陕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王子今;中国人民大学杰出人文学者、历史学院原院长、陕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教授孙家洲;陕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理事长、著名学者、教授、诗人,《黄河岸边的中国》丛书策划人桂维民;西北大学出版社社长、编审,陕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常务理事,《黄河岸边的中国丛书》策划人马来;宗教与神学研究专家,陕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高从宜;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陕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易华;省委宣传部原二级巡视员,陕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高彦平;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史党社;陕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黄会强;陕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常务理事、研究员,丝路影像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著名摄影师石春兰;陕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常务理事、研究员,丝路影像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祁旭东等历史、文化、考古等方面的专家学者。<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考察团在丝路国际自驾起点合影留念</h3> 本次考察历时16天,共考察了甘肃、宁夏、内蒙3个省(区)的11个地市50多个点。一路上,各位专家学者考察认真细致,讨论热烈。诗人桂维民一路考察一路吟诗作词,写了48首诗词。受各位专家学者和桂维民诗人的感染,我对这一路留下的影像进行了整理,并写了些影纪。现在,让我们跟随桂维民的诗词和影像,一起来领略黄河文明的源远流长…… <h1></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br></font></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南歌子·再出发<br>(一)<br>逐日犹追火,沿黄又出师。<br>征帜入云飞。</font></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b>探奇寻古迹,续芳词。</b></font></h1><div><font color="#39b54a"><b><br></b></font></div>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二章(中篇)</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黄河上的明珠城市——兰州</b></div></h1>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黄河干流从甘肃起一路北上,兰州城似一颗晶莹的碧玉镶嵌在“几”字弯上。 兰州是一个典型的沿河城市,作为丝绸之路和黄河交汇的重要区域,在历史上也是黄河岸边的渡口,从古至今都在发挥着重要作用。兰州因河而生、因河而兴、因河而盛、因河而荣。这个城市实际上是这条大河“喂养”起来的一个城市,南边有皋兰山,北边有北山,城市中间就是黄河这样一条大河。 “两山夹峙、一河中流”,这样的地理特点也让黄河兰州段不易泛滥成灾,让兰州成为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 正因此,考察团把兰州市列为本次考察的第二站,利用一天半的时间,对兰州市的黄河铁桥、白云观、黄河母亲雕像、白塔山、皋兰县什川古梨园、兰州碑林和甘肃省博物馆等人文历史遗迹进行考察。 在考察点上,考察团成员:高从宜 (宗教与神学研究专家)、易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史党社(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高彦平 (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原二级巡视员),自愿当起导游,为团员讲解每个点上的人文历史及历史典故,同时,阐述自己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高从宜老师还总结出了解兰州的“五个一”,即:一条河(黄河)、一座桥(黄河铁桥)、一座塔(白塔)、一本书(《读者》)、一碗面(兰州牛肉面)。观点新颖,使人耳目一新。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四节</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白塔山:兰州市的象征</b></div></h1>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柘枝引·白塔寺</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四)</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黄河北岸向山行。</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白塔寺驰名。</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三宝庄严殿,碑存古篆禹王铭。</font></div></h1> 白塔山位于甘肃兰州市黄河北岸,山势起伏,有“拱抱金城”之雄姿,“白塔层峦”自古为兰州八景之一。兰州古称金城,旧说因筑城得金而名。隋朝开皇元年(581年)设置兰州总管府,因其地有皋兰山而称兰州。兰州依山作障,控河为险,自古就是我国西北重镇。 自西向东穿城而过的黄河,历来是兰州城池的最大威胁。水文资料统计表明,兰州市区的洪水威胁主要来自黄河干流和市区81条山洪沟道。幸运的是黄河多次发大水,兰州城却能安然无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民间传说,主要原因是白塔山上的白塔镇住了河中蛟龙。 白塔山峰峦层叠,海拔1700多米,自古为军事要冲,山下有金城关、玉迭关、王保保城等要塞,为扼守西北门户兰州的咽喉,是兵家战略要塞之地,素有“金城汤池”之美誉。于黄河南岸北望,黄河铁桥、白塔山、白塔寺浑然一体,历来享有“河桥远眺”之称。在白塔山上俯瞰蓝色黄河,冬春季节兰州黄河水没有往日的浑浊奔腾,在高处远眺多了高峡出平湖的意境。初春的午后,黄河之滨山如眉黛,蓝色黄河成为这座城市特别的风情线。 站在黄河南岸,举目北望,黄河铁桥,白塔山公园建筑群,白塔寺浑然一体,尽收眼底,有"河桥远眺"之称。穿过黄河铁桥,白塔山一、二、三台建筑群,迎面耸立,飞檐红柱,参差绿树丛中,这是自一九五八年建园时在坍塌的古建筑废墟上重建的,总建筑面积八千余平方米。 白塔山公园建筑群一进门,布置在三阶高台上的三组院落,就是那个年代,结合原有建筑庙宇,将改造城市过程中,从其他地方拆下来的老建筑构件,拿到这里,重新组织整合而成,后期再部分修补,一点一点变成现在的样子。这个建筑群把对称的石阶、石壁、亭台、回廊连贯一起,上下通达,层次分明,结构严整,是我国古代建筑中别具风格的建筑形式。如重叠交错的重檐四角亭、对立式的二台碑厦、砖木结构的三台大厅等,所有建筑物都配饰砖雕、木雕和彩画。它就像是一条巨龙盘旋于九曲黄河之上,世世代代保佑着金城的平安,所以从古至今一直是个香火旺地,如果你也是个虔诚之徒,那么不妨也烧柱高香讨个吉利吧。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b>第五节</b></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b>世界第一古梨园:什川古梨园</b></span></div></h1> <h1></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南乡子·古梨老树</b></div></h1><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font color="#39b54a">(五)</font></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font color="#39b54a">小院篱墙。</font></b></div><font color="#39b54a"><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font color="#39b54a">古园之最老梨桩。</font></b></div></font><font color="#39b54a"><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font color="#39b54a">枝上果繁依巷陌。</font></b></div></font><font color="#39b54a"><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font color="#39b54a">迎客。</font></b></div></font><font color="#39b54a" style=""><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font color="#39b54a">十里乡风歌布泽。</font></b></div></font></b></h1> 什川位于兰州市东北部的皋兰县,因被流经的黄河环抱,像个小岛,盛产瓜果,俗有塞上“小江南”的美称。据考证,此处原为边关古镇,军事要冲。明朝肃王朱棣王为了抵御外患,在此修筑城堡,派兵把守,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后来随着人口外迁,该地逐渐衰落。 什川,堪称“梨园之乡”,连片梨园面积达12000余亩,树龄大多在三百年以上,被誉为“世界第一古梨园”。园内梨树千姿百态,景象十分壮观,堪称“中国一绝”!日本植物学家称之为“世界植物界的奇迹”,全球罕见的“活植物标本”,难得的“梨园博物馆”。 这里的梨树纳天地之灵气,采日月之精华,老枝遒劲,形状迥异,在这片土地上,至今依然枝繁叶茂,郁郁葱葱。这里几乎家家种梨,以此为业,以此为乐。百年以上树龄的古梨树尚存数千株,虽古茎虬曲,历经沧桑却依然枝繁叶茂,百媚千娇。 一般来说,梨树寿命就是几十年,而什川梨园却是一个奇迹、一个谜。这里的梨树叶片肥厚异常,闪着金属般的光泽,一阵风吹过,仿佛有千万个风铃响起,清脆悦耳,煞是好听。<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