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天收到个包裹,打开一看是锦旗,来自一个忘了是去年还是前年的案件当事人。他送了两面,一面给法庭,一面给院里,锦旗上烫金的大字蕴含的意思和当事人的心意一样贵重,但对我而言,相对于感谢与表扬,更直观的感受是警示与提醒。</p><p class="ql-block"> 这个当事人在外地工作,起诉被告的户籍地在我们法庭辖区一个农村,他的起诉材料寄到法庭后,案件一度因为被告多年在外务工不在我们辖区居住且拒接电话而陷入僵局,我这每况愈下的记性之所以能记住这个当事人是因为他对我们工作进展并不满意,多次给我打电话,语气充满质疑和愤怒,沟通地不太顺利。为了联系被告,法庭干警想办法给被告父母做思想工作,因为原告起诉被告要求偿还借款几万元,所以被告父母的态度最初也非常抵触,好不容易做通工作后在被告父母的帮忙劝说下被告终于肯接法庭电话,但她可能在外面工作比较忙,脾气也很不好,一言不合就挂电话。当时我们法庭主要负责跟原被告联系的,是两个刚从政法大学毕业考上公务员到法庭锻炼的年轻姑娘,由于原告在北京,被告在云南,双方都称没有时间和精力来法庭处理案件,于是这两名干警一遍遍跟双方当事人电话微信联系沟通,从逐一核实案件事实到引导对立情绪严重的双方在中途几度反复的情况下一步步达成最终的调解协议,事无巨细,又细心又耐心。</p><p class="ql-block"> 这个案子很普通很常见,调解结案后,和我们办结的所有案件一样,湮没于办案系统已结案件清单和档案室的归档册中。今年以来,因为工作岗位调整的原因,法庭五名干警有四名都已经调整到不同庭室。难得这个当事人有心,电话联系我们的干警说要寄锦旗,干警问我的时候,我十分意外,是真的没想到,自问除了正常履行工作职责外并没有值得赞颂的地方,让她表达感谢后婉拒,结果当事人非常执着,于是有了文章开头一幕。</p><p class="ql-block"> 你问我收到当事人的感谢开心不开心,当然是开心的,但是开心之余还会有一些比较复杂的情绪。从事这个工作仅仅十六年,跟优秀前辈同仁相比,无论胸怀格局、经验阅历还是水平智慧都有着非常明显的差距,但也确确实实在不同的岗位、不同的案件和不同的环境中艰难成长着,这些艰难大多数时候来源于自身愚钝,当然也有一些时候来源于各种各样的外界困难,比如因为各种原因(包括个人能力)引起的被误会、被投诉、被威胁与被诋毁,我那天无意中翻看朋友圈,发现七年前发的有个当事人哥哥威胁我说如果案子判的不满意就要弄死我,我早都忘了是什么案子了,现在回想只觉得那个时候刚独立办案三四年,就是幼稚啊,被言语威胁就受不了,恨不得把满腔委屈昭告天下。现在回过头看看自己,看看身边的同事,客观地说,只要是一线办案的,基本上没有不被投诉和威胁的,区别只在于程度。当然我的目的不在于传播负能量和卖惨,陈述事实而已,我深知每份职业都有它的困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艰难,我也深知自身存在很大不足,很多缺点,所以在收到当事人过多谢意的时候会有不安,公正司法本就是我们份内的事,公正亦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就这个案件而言,我们只是做了应当做的事,当事人理应坦然享受司法的公正,无需言谢,有一点点理解就足以老怀大慰。换下制服都是升斗小民,同样渴望公平公正,如孩子的教育,老人的医疗还有自身的待遇。当然,每个人心中对于公正都有自己的理解,尤其是涉及自身利益时。</p><p class="ql-block">前段时间看李娟老师访谈,她说痛苦能使人保持警醒,我是赞同的,但我认为能使人警醒的并不只有痛苦,还有真诚的认同与鼓励,感谢这个当事人,虽然我无颜接受他的锦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