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略影一

天堂鸟

<p class="ql-block">旅游盲盒,我们今年的假期选择往福建省。至今,我从未去过福建省的任何地方,那,福建会给我带来怎样的感受呢?!</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先到福建的省会——福州市。8月下旬,一下飞机,热浪超乎我的想象扑面而来。中午赶飞机只吃了点零食,我们先到“老福州”饭店用餐。</p> <p class="ql-block">丝瓜焖淡菜</p> <p class="ql-block">老福州荔枝肉</p> <p class="ql-block">传统手工芋泥</p> <p class="ql-block">糟菜炒笋</p> <p class="ql-block">海鲜炒线面</p> <p class="ql-block">店里赠送的马蹄糕</p> <p class="ql-block">都说福州是美食荒漠,比较清淡,我倒觉得,很适合中老年人,是食物原本的味道,不追求味觉的刺激。</p> <p class="ql-block">饭后,我们散步到福州定光寺,是一座具有丰富历史文化的宫殿式建筑。该寺始建于唐朝末年(905年),由闽王王审知为超度父母亡灵而建,初建时名为定光寺,两年后为庆祝朱温即位改名为万岁寺。定光寺在历史上多次遭受兵灾、雷火及风雨侵蚀,现存建筑多为清道光年间重建。</p> <p class="ql-block">寺门上下匾书:十二因缘入吾门皆大欢喜,三千世界愿众生各自慈悲。</p> <p class="ql-block">寺庙内的法雨堂曾是清朝福建船政学堂的校舍,许多名人如严复、‌邓世昌等都曾在此学习。</p> <p class="ql-block">寺旁矗立着著名的白塔,名为报恩定光多宝塔。我顺时针转塔7圈,祈求婆婆、父母健康长寿。</p><p class="ql-block">回酒店洗簌休息,第二天旅游项目,姑娘已做好安排。</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第一站——华林寺。福州大街上以榕树为主,我们统一服装,美吧!</p> <p class="ql-block">榕树,独木成林。</p> <p class="ql-block">中国现存最早的代表性木构建筑,多数在山西,南方只有这华林寺。</p> <p class="ql-block">华林寺几经废兴,原有殿堂、亭阁等建筑大部废毁,现仅存这座大雄宝殿为宋代遗构。1958年文物普查发现,一度定为南宋建筑,其后几经考察,又做了全面测绘,确认其风格型制颇具隋唐遗风,建造年代不会晚于五代末北宋初。</p> <p class="ql-block">华林寺大殿整个结构都是榫卯相和,不用一根铁钉,其建造手法,在唐宋也是独具一格,并带有显著闽越地方特色。其足材高度超过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为中国之最。</p> <p class="ql-block">门票2元,用时15分钟。</p> <p class="ql-block">了解一个城市的历史,最好是去她的博物馆。第二站,福州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福州博物馆,主体建筑伫立在高高的台阶之上,“几”字形屋顶尽显当地民居特色。</p> <p class="ql-block">福建省最早称作“闽越”,见于《史记•东越列传》。</p><p class="ql-block">因福建多毒蛇,蛇又叫长虫,故福建地区称为“闽”。福建土著民族分为7个部落,即为“七闽”。</p><p class="ql-block">关于“闽越”名称的由来,有两种看法。</p><p class="ql-block">1.“闽”和“越”是两个不同民族,闽是福建土著民族,而越是越国被灭后南下的越族遗民。</p><p class="ql-block">2.“闽越”即闽地之越人。</p><p class="ql-block">我更倾向于第一种解释。民族的来源和形成要经历复杂而漫长的过程,虽然迁徙、交流乃至相互同化经常发生,但其中必然有一个主体:土著。</p><p class="ql-block">土著主体文化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福建特有的“印纹陶文化”。出土的陶制品上刻有独特的几何印纹。</p> <p class="ql-block">福建的历史进程中有两次重要的文化融合。</p><p class="ql-block">其一,战国晚期吴吞越,部分越人南迁进入闽越地区。勾践后裔自称“闽越王”。</p><p class="ql-block">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削去王号,置闽中郡,闽越国灭亡。</p><p class="ql-block">继汉朝建立,因闽越山阻路远,刘邦封无诸为闽越王,闽越国再次复国。</p><p class="ql-block">汉武帝时,闽越反叛,被武帝所灭。武帝大肆屠戮,闽越人口剧减,文化几近中断。</p> <p class="ql-block">闽越王庭</p> <p class="ql-block">西周云纹青铜大铙(nao),省博的一级镇馆之宝,建瓯出土的,也是福建最大的青铜器。</p> <p class="ql-block">其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原战乱频发,百姓流离失所,大批南迁来闽。即“衣冠南渡,八姓入闽”之说。</p> <p class="ql-block">福建省在古代的称谓几度变迁。唐亡后,五代十国割据,改称“福州置”,治所在“长乐县”(今福州市)。</p><p class="ql-block">福州“长乐”机场之名即为此来。</p> <p class="ql-block">宋朝,福建南平开始生产“建盏”,造型古朴浑厚,釉变神奇绚烂。如“兔毫”、“鹧鸪斑”等。</p> <p class="ql-block">宋抗金名将李纲随身佩剑。</p><p class="ql-block">剑身铭刻“靖康元年李纲制”。</p> <p class="ql-block">全国现存最早的古锏(jian),当年北宋靖康之耻,李纲手握此锏击退金兵守住京城,后来南宋建立被任命为宰相,七十七天被赵构罢免。晚清时,为福州举人林崧祁收藏。1884年,法国海军入侵马尾闽江口,林崧祁自发组织乡民参加抗法斗争,挥舞这支李纲锏奋勇作战。1985年,林家后人、福州教师林中宇把李纲锏捐献给福建博物院,被定为国家一级珍贵文物。</p> <p class="ql-block">宋书法大家蔡襄刻板。</p> <p class="ql-block">明郑和八下西洋的出发地均为长乐港。</p> <p class="ql-block">港口的“郑和钟”上面铭刻“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是对最真切的期盼和祝愿。</p> <p class="ql-block">郑和钟,郑和第7次下西洋在南平铸的祈福钟,因为郑和下西洋的典籍在明朝都被烧毁了,因此这是硕果仅存的几个见证。</p> <p class="ql-block">水下沉船考古珍品</p> <p class="ql-block">武夷山船棺,商朝晚期,福建七闽先人的奇特葬法,把棺材做成船型放进数百米高的悬崖上,是一个未解之谜,传说可以成仙。这个馆是从武夷山悬崖上吊下来的,墓主应该是当地的贵族,里面有出土了龟型木盘(放在死者胸口处)还有丝绸之类的。尸体已经尸解,可能真的成仙了。这一支闽人在战国后期越国南下入侵的过程中应该是被灭掉了。</p> <p class="ql-block">中国四大古桥按时间顺序:河北赵州桥(隋朝),福建洛阳桥(宋朝),广东广济桥<span style="font-size:18px;">(南宋),北京卢沟桥(南宋)。我这才知道了洛阳桥,此次争取到泉州看到实物。</span></p> <p class="ql-block">1975年,福建省博物馆考古队在浮仓山(福州七中操场)挖掘出一座宋代古墓,经过了一番挖掘清理,不仅弄清了轮廓和墓主的身份,还发现这是一座古代丝绸的宝库。墓主黄昇,系宋代赵氏宗族的贵妇,其父亲为福州状元黄朴,黄朴官至泉州知州兼提举市舶司,掌握南宋最大的港口也是东方乃至世界第一大港泉州港的外贸大权,为泉州港的繁荣昌盛做出重要贡献。黄昇16岁嫁与赵匡胤的第十一世孙——赵与骏,17岁便命薄而亡,其祖父赵师恕为其择地埋葬并亲自撰写墓志,“为尔之宫,万古犹今。”由于身份的显贵,黄昇的随葬品十分地丰厚,其中包括了其父亲为她精心准备的陪嫁和夫家为其添置的华贵的四季衣裳,尽管这位夭亡的贵族少妇只是留下其日常使用的衣物,但还是给后人留下这丰厚的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黄色缠枝花卉纹纱直领对襟衫</p> <p class="ql-block">绿地芙蓉山茶栀子花纹罗实物</p> <p class="ql-block">南宋黄褐色牡丹纹罗左右中缝开裆裤</p> <p class="ql-block">漆烟色牡丹花罗背心,“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雾。”是宋代诗人陆游,对当时福建织造的轻绢的形容。轻绢的质地轻薄漂浮,质感细腻滑嫩,是当时贵族们追逐时髦的衣着。黄昇随葬的这件深烟色牡丹花罗背心,仅重16.7克。整件背心不仅轻盈若羽,同时剔透似烟。据说,一个火柴盒能塞下两件这样的薄裳。</p> <p class="ql-block">南宋时期黄昇墓中的女性服饰:抹胸,后世的抹胸形制基本都沿袭它的样式。</p> <p class="ql-block">褐色罗印花褶裥裙,褶皱仍旧清晰可见,至今其样式也不落伍。</p> <p class="ql-block">以上是我搜集网上资料图片,因为太喜欢了!</p> <p class="ql-block">这些是在博物馆里我们拍的实物照片,氧化脱色失去了缤纷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喜爱汉服的女士们,“南宋一姐”黄昇的服饰继续引导现代潮流,明星追捧!</p> <p class="ql-block">国家宝藏上明星展示</p> <p class="ql-block">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情书”——</p><p class="ql-block">《与妻书》真迹在福建博物院露面,获得了不少文博爱好者的追捧。林觉民和妻子陈意映都是三坊七巷走出的名人。杨桥巷林觉民故居许多人都熟悉,但陈意映的娘家你知道在哪里吗?</p> <p class="ql-block">林觉民,作为中国民主的先驱和革命烈士,因其在广州起义中的英勇表现而被誉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p> <p class="ql-block">《与妻书》原件</p> <p class="ql-block">意映卿卿如晤:</p><p class="ql-block">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p><p class="ql-block">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 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p><p class="ql-block">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我而死。”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情真意切,字字泣血,到处都是浓得化不开的真情,令人断肠落泪,又撼人魂魄!</p> <p class="ql-block">林觉民走了,留下身怀六甲的妻子和5岁的儿子林依新。《与妻书》中有这样几句话:"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林觉民就义几个月后,"腹中之物"降生人间,是一个活泼可爱的男孩,取名林仲新。由于林仲新之母陈意映一直不能走出失去丈夫的悲伤,再加上生活变得艰难,林仲新刚刚两岁的时候,陈意映去世了,林仲新由祖父抚养。林仲新曾在国民政府当过科长等,新中国成立后居住漳州,1957年至1968年任漳州市粮食局副局长,"文化大革命"期间曾下放诏安,退休后定居漳州,1983年辞世。"与妻书"为林仲新所珍藏,1959年他将此珍贵文物捐赠给福建博物馆。林觉民是才女林徽因的堂叔。</p> <p class="ql-block">福州博物馆游览,让我了解了福建的历史脉络,给我印象深刻的是黄昇墓里的丝绸和林觉民的《与妻书》,知道了泉州洛阳古桥的存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