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街串巷之老洪卫

邓立强

<p class="ql-block">  洪卫,全称国营洪都机械厂南城分厂,也称南城飞机起落架制造厂,1969年由南昌迁至南城县,2006年因洪都航空集团内部机构调整,迁回昌南工业园区。</p><p class="ql-block"> 这里留下了洪卫人37年来的美好回忆。南城最好的电影院,最好的子弟学校,绿树成荫的厂道,规划整齐的职工家属楼,还有操着一口漂亮普通话的学生……</p><p class="ql-block"> 洪卫的迁走,对南城的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个巨大的损失。</p><p class="ql-block"> 2022年,原洪卫东、南、面边都规划为商业用地,洪卫翰林府和洪卫壹品拔地而起,幸存的几栋家属楼夹在两大小区中间,尽显沧桑。</p><p class="ql-block"> 在网上查阅洪卫相关资料,找到杨建凡、尹耿志、李剑华等几位老师之前用心拍下的老照片,还有2006年8月25日洪卫启动迁回仪式第一天,张建议老师留下的的珍贵照片。</p><p class="ql-block"> 人在岁月的长河里何其渺小,代代都有各自的喜怒哀乐。追寻过往的记忆,不仅仅是怀旧,更是一种缅怀,一份祭奠,人间终是值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9月1日,新学期的第一天。朝阳将洪卫家属楼染得金黄。路口的早点店热气腾腾,前来送孩子上学的家长们三五成群。因为斜对面就是建昌小学,与南城一中和实验中学又较近,凭着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洪卫家属楼虽然陈旧,但依然是农村家长为孩子读书租房的首选。家属楼深巷里,不时可见背着蛇皮袋或提着行李箱的家长,穿着朴素,满脸憧憬。</p><p class="ql-block"> 家属楼门牌上写着“新建路”,咨询一些老人,才知洪卫职工家属楼都称新建路,而紧邻的当地人住房所在地为南门外路。西面翰林府高大巍峨已经落成,曾经辉煌的水塔也只能望楼兴叹。东面的洪卫壹品尚在建设当中,以前熙熙攘攘的菜市场成了售楼部,幽静的绿荫厂道则建成一条宽阔水泥路,接通王府里。</p><p class="ql-block"> 而盱水岸边,便是上千年的古城墙。</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洪卫壹品隔街近年新开一条大道,与洪卫翰林府相连,称创业路。侧面深巷,曲折蜿蜒。走在小巷里,看红砖斑驳,两边平房里都还住着一些老人。巷子很安静,有些老人一边吃着早点一边听着收音机,古老的戏曲声悠扬在大楼笼罩下的深巷里。</p><p class="ql-block"> 人们总说,时代在进步,可又有多少人还能记得这些遥远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走过北门外路之后,格外想追寻南北外路的轶事。没曾想,拐过洪卫家属楼所在的新建路后,不期然与南门外路相遇,有激动亦有感慨。</p><p class="ql-block"> 拐过一条又长又弯的巷道,一片青青菜畦,几位白发老人,举目四望,红砖青瓦,炊烟袅袅,更远更高处,翰林府高楼默然不语。</p><p class="ql-block"> 老人忆起南城墙门,略带感伤。经历了几十年的繁华萧条之后,又逢年代更迭之际,多少快乐多少酸楚,成与败,无法道尽。</p> <p class="ql-block">  几天后,终是沿路到了南城墙遗址,就在现在的十二个铜钱酒店对面。古老的城墙,斜斜长着些枯枝荒草,抚摸着凹凸不平长满青苔的城墙石,望着草莽之上的南关夕照城楼,耳畔仿佛响起盱水码头经年不停的川流声。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来来往往的时光里,可否有人也在这月圆之夜,将深深浅浅的心事酿成一杯寂寥的酒,付与一声叹息。</p><p class="ql-block"> 对面便是洪卫壹品的高楼大厦,轰轰的机器正在老洪卫原厂址上作业,一直延续到建昌小学,也就是老师范的体育场上,若干年后,没有多少人还能把当初的模样记起。</p><p class="ql-block"> 突然想起狄更斯《双城记》里那句话:</p><p class="ql-block"> 这是最好的年代,这是最坏的年代;这是最智慧的年代,这是最愚昧的年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p><p class="ql-block"> 我相信你的生活会有美好的时光,我相信我们绝不会辜负这漫长而短暂的生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