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古国、瓷白天下一一走进定州博物馆

锋星

<p class="ql-block">定州市是保定代管的省辖县级市。这里是春秋时期的中山古国,这里是大汉时期的中山王国;这里的定瓷颜白天下;这里有河北省第二大博物馆。</p><p class="ql-block">九月初,我们驱车来到定州博物馆来瞻仰中山古国二千多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定州博物馆是定州古城恢复改造工程中的标志性建筑,其斗拱、高台、坡顶等都采用了汉代古建元素,整体建筑体现出汉代建筑的端庄大气、古朴典雅风格。造型以“中山国文化”为依据,将台地、坡屋顶、斗拱等应用在设计中,使定州博物馆气势恢宏。</p> <p class="ql-block">截至2021年1月,定州博物馆有馆藏文物5万余件,其中国宝级文物3件,一级文物107件,二级文物214件,三级文物644件。除了大量精美器物藏品之外,定州博物馆内还收藏有古籍旧志2万余册,其中纸质图书有经部968种6900多册,经史子集4245类。此外,还保留有100箱共3万张木刻版《畿辅丛书》,该版书籍由清代定州名士王灏、王延纶父子制作保存,极具历史研究价值。</p> <p class="ql-block">过安检后即见现在博物馆建筑常见们中庭大厅和迎面的巨幅铜版浮雕</p> <p class="ql-block">浮雕内容均为定博馆藏文物精品为原型</p> <p class="ql-block">大汉王朝存国405年,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强大的帝国之一。历史文化名城定州,是汉代中山国故地。战国时期,中山国是由白狄族建立的一个国家,经历戎狄、鲜虞、中山三个发展阶段。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定都于顾(今定州市),后被魏所灭。公元前380年,中山桓公复兴中山国,定都灵寿(今河北平山三汲村附近)。公元前296年,中山国被赵国所灭。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后定州仍称中山国,属恒山郡。汉刘邦统一全国后沿袭秦制改中山国为中山郡,汉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汉景帝刘启封皇子刘胜为中山王,设卢奴(今定州市)为中山国首府,由中山郡改为中山国。自此,西汉、东汉十七代中山王绵延达329年之久。</p><p class="ql-block">定州市东部、西部和南部遗存大量汉墓,经专业调查确认,共发现并编号281座,统称为汉墓群。已发现和清理的墓葬规格很高,大量丰富精美的出土文物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研究汉代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科学、艺术以及社会生活等方面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据记载,中山封国有户16万,人口66.8万,领14县,在二十余个诸侯国中居第三位。据考古调查研究,两汉十七代中山王中除靖王刘胜、哀王刘竞、刘衎(kan)外,其他中山王及其陪葬墓全部在今定州境内。1959年以来,先后对中山简王刘焉墓、中山靖王刘胜墓、中山穆王刘畅墓、中山怀王刘修墓、中山孝王刘兴墓和三盘山120~122号墓陵北137号墓进行了考古发掘。</p> <p class="ql-block">定州博物馆馆内有汉家陵阙、北朝佛陀、天下大白、尘外千年、金翠明珠、故乡星空六个展厅面向公众开放。六大主题展览,依据时代先后顺序,呈现定州地区跨越千年的发展变化。此外还有两个临时展览:《又见东坡一一苏轼与定州主题展》和《融合之路一一拓跋鲜卑迁徙与发展历程》。</p> 汉家陵阙 <p class="ql-block">汉家陵阙展览的名字和序厅设计即取自李白词意,(《汉家陵阙》四字,集自刘修墓出土竹简文字)。汉朝是中国历史上影响力极为深远的强盛帝国,汉族、汉人、汉字、汉语莫不与汉朝紧密相连。本展览展示了汉朝时期定州的文物。主要还是中山诸王墓葬出土文物。</p> <p class="ql-block">左:绿釉方形三层红陶楼。右:绿釉长方三层红陶楼</p> <p class="ql-block">小贴士:高等级的汉墓一般在地面之上有高大封土,显而易见,历经千年。民间流传“汉墓十室九空”,但定州的汉墓却出土了中山诸王以及与诸王有关的大量各类型文物,因为历史原因这些文物分别保管于多家文物机构,定州亦有相当数量的收藏。</p> <p class="ql-block">涂朱龙柄陶勺</p> <p class="ql-block">彩绘带盖镂空豆形陶熏炉</p> <p class="ql-block">鎏金嵌贝瑞兽席镇</p> <p class="ql-block">镂空龙凤纹人物铜带勾</p> <p class="ql-block">上:棺梓轮位置示意图。下:中山穆王墓出土的青铜棺梓轮</p> <p class="ql-block">左:双烟管羊形青铜灯。右:五连盏青铜灯</p> <p class="ql-block">青铜博山炉</p> <p class="ql-block">银缕玉衣。1969年定州市北陵头村中山穆王刘畅墓出土</p> <p class="ql-block">掐丝镶嵌金辟邪。共有一对。高3.1厘米,长3.9厘米,底座长5.5厘米,宽1.6厘米,重8.4克。采用焊接、累捏、缠绕和镶嵌技法。形似虎,作昂首迈步状,前额隆起,独角向颅后垂卷,圈形兽耳,眼眶突出,内镶绿松石为睛,张口露齿。四肢前伸,长尾曳地,蹄趾利爪。用金丝累捏成骨骼、肌肉凸部和双翼,角尾用粗金丝制成后,又缠上细丝。颈前和脊背各有一条凹槽,镶嵌松石或红玛瑙,其他部位有零星的点缀。表面饰有较多的金粟粒,犹如卷发。底托片上錾有流云纹,周饰小金粒,前端有两孔。气势凌人,制作精湛,集累丝、镶嵌工艺于一身,显现出东汉后期金匠的高超技艺。这是见过的最精美的群邪。以前见的大多是大型石质。</p> <p class="ql-block">掐丝镶嵌金龙头。这是中山王车辇上装饰</p> <p class="ql-block">中山穆王刘畅墓中清理出的金器多发现于中室,包括金饰件及掐丝金器。金饰件采用捶打技法,掐丝金器则是将金薄片剪成细条,揉搓成丝,掐成图案,粘焊于胎体上。其工艺代表了中国传统手工艺的最高水准,多为皇家御用。</p> <p class="ql-block">左上:亚字形金箔饰。右上:四神金箔饰。</p><p class="ql-block">左下:长方形金箔饰。其余:花叶形金箔饰。</p> <p class="ql-block">铜车饰</p> <p class="ql-block">鱼把铁铤(dìng)</p> <p class="ql-block">鎏金铜铺首衔环</p> <p class="ql-block">铜制兵器</p> <p class="ql-block">十一枝连盏陶灯</p> <p class="ql-block">绿釉红陶猪</p> <p class="ql-block">红陶鸡</p> <p class="ql-block">展厅内景</p> <p class="ql-block">青玉龙螭衔环谷纹璧。通高30.5厘米、最厚处约1.1厘米。玉料呈青色,局部有红褐色沁。体扁平,两面形式和饰纹相同,上部出廓处镂雕一螭一龙穿行于云雾中,中央顶端有一圆形穿孔以供挂系用;下部主体为一璧,近璧的内外缘各有一凸宽弦纹,内满饰凸起且排列有序的谷纹;璧主体外两侧各镂雕一形式相异、且不对称的螭纹。</p> <p class="ql-block">这也是镇馆之宝。特写</p> <p class="ql-block">透雕神仙故事玉座屏。东汉时期玉器,1969年河北定州中山穆王刘畅墓出土。器物通高16.9厘米、最宽15.6厘米。此件玉座屏玉料呈黄绿色,局部有灰白色浸蚀。器身形状扁平,镂雕各式纹图的两个支架和两块屏板卯合而成。屏面上主体雕刻有“东王公”像、“西王母”像,搭配雕刻凤、狐狸、豹、熊、龟、蛇等动物以及跪坐侍者等人物。</p> <p class="ql-block">青玉透雕蟠螭纹蝶(she)形佩。</p> <p class="ql-block">透雕螭纹觸觿(xi)。玉质细腻,闪青。造型呈扁平角状,上宽下尖呈弧形。上端透雕一螭首。通体以双线勾勒卷云纹和几何形图纹。</p> <p class="ql-block">舞女玉佩。白玉。扁平片状,两面纹饰相同。镂雕成舞女形象,以阴刻线饰双目、鼻、口和衣褶等。舞女束腰,穿长袖衫,长裙拖地,扭腰摆臂翩翩起舞,一手扬袖过头,另一袖甩向身侧,即所谓“翘袖折腰”舞姿。头顶穿一圆孔,以供系佩之用。多与环、串珠、冲牙等组成</p> <p class="ql-block">白玉司南佩。玉白货细,抛光极好。呈长方形,上部铺首衔环式,衔处有小圆孔,系绳之用。中间束腰,两侧起翘,下部刻短圆柱形,中间有一圆孔。</p> <p class="ql-block">透雕龙纹、螭纹玉璧。青玉雕琢面成,半经1.8座米。沿壁边为宽带纹。内部透雕一具盘绕的端纹。头尾交接,爪秃,划直线纹显示爪的维形,圆目,大耳,口紧紧咬住外沿。</p> <p class="ql-block">玉珩。白玉泛黄,有褐色沁斑,四角委圆。透雕,两面纹饰相同。其一稍短,两边各雕一龙一端;其二略长,雕有两条龙。龙、螭皆曲躯盘绕,以阴线刻饰眉、眼等细部。两端钻有圆孔,便于系佩。《周礼玉府》记“佩玉上有葱衡,下有双璜,冲牙、蜈珠以纳其间”,其中衡即珩,一般与璜、冲牙、心形佩等形成一组佩饰。一组玉佩中常用两枚玉珩。</p> 金翠明珠一一馆藏首饰精品展 <p class="ql-block">熠熠珠宝,灼灼其华,金玉佩饰,摇曳生姿。中国古代首饰秀丽典雅,玉簪珠钗光华璀璨、精美动人,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一丝一发,倾注着首饰匠人的用心之选;一刀一刻,摹绘出古代特有的艺术风格。</p><p class="ql-block">展品除个别辽代的外,基本为清代和民国时期的。</p> <p class="ql-block">-头饰-原始时期的聚落遗址中已有骨簪的发现。簪钗是古人的挽发用具,一般由竹、木,玉石、玳瑁、陶瓷、骨、牙、金、银,铜等各种材质制作,其中尤以金属质地为主。簪钗文化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也是身份地位的体现。后来经过时代的变迁,簪钗渐渐发展成为专指妇女绾发髻的首饰,并由此衍生出了装饰更加复杂的胜、步摇、梳篦、钿等头饰。</p> <p class="ql-block">鎏金点翠嵌宝“诰命”龙凤冠(清)</p> <p class="ql-block">左:鎏金篮花纹银簪(清),右:錾花卉纹金钗(辽)</p> <p class="ql-block">发钗是古代女性必备的头饰,一般为双股样式。古代女性佩钗制度中规定,两鬓最多可插十二支。钗首雕凿蟠龙之形,称为“蟠龙钗”;钗首装饰鸾鸟,称为“鸾钗”,龙凤纹也象征着夫妻二人的恩爱和谐。</p><p class="ql-block">钗,作为寄托相思之物,常被古代恋人或夫妻用作分离时的信物。女子将头上的钗一分为二,一半赠予对方,一半留给自己,待到重逢之日合在一起。辛弃疾在《祝英台近·晚春》中的“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表述的就是这种离情。</p> <p class="ql-block">鎏金花卉纹银钗·花蝶纹烧蓝耳挖银钗·鎏金花卉蝴蝶纹耳挖银钗(民国)</p> <p class="ql-block">鎏金花朵纹点翠银钗(清)</p> <p class="ql-block">鎏金花蝶纹点翠银钗(清)</p> <p class="ql-block">錾花卉纹金钗(辽)</p> <p class="ql-block">镂空“吉”字盘长纹耳挖玉簪(清)</p> <p class="ql-block">竹节纹金耳饰(民国)</p> <p class="ql-block">左:鎏金花蝶纹点翠银挂饰(清)。右:鎏金花蝶纹银挂饰(民国)</p> 北朝佛陀一一定州白石造像展 <p class="ql-block">展示了北朝时期出自定州的佛教造像。定州地处太行山东麓平原,交通便利,盛产大理石,具有悠久的雕刻传统,因此成为中国北方佛教造像中心。展览展示的佛教造像普遍运用了浮雕、透雕、描金彩绘等雕刻技法,其中,双尊像、龙树、基座上雕双狮、博山炉、化生童子、力士、供养人等是其鲜明特色。</p> <p class="ql-block">自来佛首。自来佛为白石佛立像,坐落在定州城东北隅众春园东侧。“文革”期间,佛首遭到破坏,修复后收藏于定州市博物馆。佛身仍保存在原址,并重做佛首安放其上。</p><p class="ql-block">自来佛雕刻于北朝晚期,通高6.7米,坐东面西。佛首肉髻低平,身着搭肘式佛衣。左手掌心向前,手指托宝珠。右手施无畏印,跣足立于莲花座上。</p><p class="ql-block">自来佛造型高大,雕镌精美,是北朝时期</p><p class="ql-block">定州佛教繁盛和雕刻工艺高超的证明。</p> <p class="ql-block">背屏式一佛二菩萨三尊像。北魏晚期,定州所属的曲阳开始大规模雕造白石佛像。曲阳造像的基本样式为背屏式,背屏上刻出头光、身光和背光,光内浅浮雕莲瓣、火焰等纹饰,基座分为趺床式四足座、长方形座、束腰须弥座等样式。佛通常有高肉髻,受北魏国都洛阳龙门石窟的影响,“褒衣博带,秀骨清相”,是北魏晚期流行的造像风格。</p> <p class="ql-block">武定元年吴易造观世音像。东魏时期,造像的风格和题材有了一些变化,佛和菩萨的身躯渐趋丰圆,弥勒佛像数量减少,观世音菩萨像数量剧增,半结珈思惟菩萨像、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等新的造像题材和样式不断涌现。这一时期的佛造像、菩萨造像多为背屏式造像,基座多为长方形,正面浮雕双狮、童子、博山炉等图案。</p> <p class="ql-block">天保三年菀延伯造观世音菩萨像。北齐时期,造像数量剧增,造型和风格也有了显著变化,衣纹疏朗,肌体丰圆,普遍运用了浮雕、透雕、描金彩绘等技法,丰瞻华美。双身造像、一铺多身造像广泛流行,新出现了一种中间高束腰上下仰覆莲的座式。以透雕龙树为背屏的造像迅速流行,飞天、宝塔、盘龙、菩提树、双狮、力士、童子托举博山炉、神王等图案被广泛使用,以不同的组合形式出现,成为这一时期造像的典型特色。</p> <p class="ql-block">菩萨残像</p> <p class="ql-block">双思惟菩萨二弟子像</p> <p class="ql-block">佛手</p> 尘外千年一一静志寺净众院塔基地宫珍宝 <p class="ql-block">展厅展出的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静志寺、净众院两座塔基地宫出土的舍利、佛教造像、香具法器、供养品、历代钱币等珍贵历史文物,是研究中国佛教史和宋代考古的重大发现。</p> <p class="ql-block">塔基地宫是指建在佛塔地面以下塔基中的地下室,其建筑规格、规模和形式因各时代不同情况而略有不同,用以安置和供奉舍利、经卷以及各种法物。静志寺和净众院塔基地宫宝物分别秘藏漆封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和北宋至道元年(995),至今已一千余年。</p><p class="ql-block">静志寺塔基地宫位于定州贡院院内。静志寺隋代已经存在,经过唐武宗会昌灭佛后,寺院毁废。宋初新建地宫。地宫出土的舍利经过北魏、隋、唐、北宋四次瘗埋,使用了内外七重葬具。在地宫4.7平方米的面积内,绘有恭迎佛祖升天的壁画,出土汉代至北宋期间金、银、玉、石、瓷、木、铁器及丝织品等文物700余件,战国到北宋的钱币共27000余枚,珍珠22克。</p><p class="ql-block">净众院塔基地宫。1969年12月,原定县城关镇兴无街大队的社员在平整土地时,发现碎砖下有一道单砖平砌的墙壁。沿着砖墙向地下深挖1.5米后,出现两扇用大铁锁锁着的石门,推开石门,彩画满壁,定窑白釉刻莲纹龙首大净瓶等文物赫然直立于石函之上,地宫内出土银器、瓷器、石刻等文物106件,是继当年5月静志寺塔基地宫面世后定州历史上又一次考古大发现。</p> <p class="ql-block">封门砖。唐武宗会昌年间(841-846)灭佛,静志寺毁废。唐宣宗复法后,重建新塔,改造隋代的竖穴式地宫为横穴式。宋太宗重瘗(yi)舍利时继续沿用。北宋开宝九年(976)开启唐代地宫,太平兴国二年(977)重葬舍利后将地宫封闭。这是北宋封闭地宫时所用的封门砖,上有施舍人墨书题记。</p> <p class="ql-block">舍利,是佛教至尊至贵的崇拜对象。根据佛教文献记载,佛陀释迦牟尼涅槃火化后,遗骨形成许多结晶体,称为舍利。这些舍利被分成八万四千份,在世界各地建塔加以供奉。静志寺和净众院塔基地宫均有舍利供奉。</p><p class="ql-block">依据出土文物研究,静志寺塔基地宫的舍利于北魏大代兴安二年(453)初次瘗埋,隋大业二年(606)建地宫时二次埋葬,唐大中十二年(858)、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又经过两次重葬。地宫出土了舍利石函、盖形石志、鎏金铜函等外三重葬具,铜函内放置的鎏金银塔、银塔垫底的银碗以及内置绿白相套的两个玻璃瓶为内四重葬具,“上下累叠,表里七重”,是研究中国古代佛塔地宫和舍利瘗埋制度的重要实例。</p> <p class="ql-block">石函(北魏)。函盖、身一体,盝顶,一侧开龛,龛口两侧阴线浅刻佛说法及僧人坐禅等形象,背后一面刻写铭文“大代兴安二年岁次癸已十一月□□朔五日癸□”等铭文,为目前中国境内出土的最早有明确纪年的舍利石函,北魏兴安二年(453)文成帝复法时制作。</p> <p class="ql-block">石棺(唐)。白石质,分棺盖、棺身。棺前高后低,前宽后窄,盖呈弧形,棺身一侧有铭文,为唐龙纪元年再葬舍利于佛龛下的题记。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石志上所记开宝九年(976)十月宋太祖驾崩后,“于佛殿东讲堂西筑石塔基三间,旧基取土又掘得石函一所。”中的“石函一所”当指此物。</p> <p class="ql-block">左:银莲花盖方形玻璃瓶(隋),右:蓝绿色大腹敞口玻璃瓶(隋)蓝绿色大腹敞口玻璃瓶。为内四重葬具的最内二层,白玻璃瓶内装舍利。《唐定州静志寺重葬真身记》铭文中“银塔内有琉璃瓶二,小白大碧,两瓶相盛,水色凝结”,“琉璃瓶二”指此两件琉璃瓶。</p> <p class="ql-block">鎏金花银塔(隋)</p> <p class="ql-block">鎏金錾花银碗(隋)。为内四重葬具之一,大业二年铜函铭刻中提及的真金宝碗即为这件银碗。</p> <p class="ql-block">鎏金錾花铜函(隋)。隋大业二年(606)制,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重新葬入塔基地宫。通身鎏金,表面阴刻菩萨像、天王像、狐狸、夜叉、朱雀、天马、金翅鸟等纹饰。外壁刻铭80字,函盖内顶满布墨书题记。记事自北魏经隋、唐至北宋,详明准确。</p> <p class="ql-block">盖形石志(隋)。正中为隋代铭文,四个坡面为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再次痤埋舍利时加刻的铭文《唐定州静志寺重葬真身记》,讲述了唐大中三年(849)发现北魏、隋代舍利石函以及大中十二年新造佛塔重葬舍利的经过。</p> <p class="ql-block">“大隋大业二年”铭舍利石函。盖上铭文“大隋大业二年”,为第二次瘗(yi)埋舍利时所用。函身一面有墨书,为太平兴国二年(977)瘗埋时书写。</p> <p class="ql-block">鎏金錾花银塔。《唐定州静志寺重葬真身记》铭文中记载的银塔即指此物,是日前所见时代最早的舍利银塔。塔由四部分组成,珠形宝刹,玻面饰瓦纹,出檐,角饰花式风叶。塔身正面两扇门,门钉三排,门环上配有锁和钥匙。门侧以球路纹为地蓄飞天。束腰仰莲状塔座以承托塔身。</p> <p class="ql-block">錾花银棺(唐)。北宋太平兴国石志记载“于塔身内取得银棺子一所小银瓶子一所内有舍利九粒。”中的“银棺子一所”当指此物。</p> <p class="ql-block">鎏金铜棺床(唐)</p> <p class="ql-block">錾花金棺(北宋)。金棺是装殓佛舍利所用的最高级葬具。此棺为纯金锤打焊接成型。盖上錾珍珠地缠枝牡丹花纹。棺首刻门,棺尾为珍珠地“佛出双足”图案,表示佛祖灵魂不灭。棺体两侧錾刻弟子哭丧场面,众弟子悲哭不已。棺床周边镂饰壶门,纹饰富丽,是北宋初期定州金器之精品。太平兴国二年石志记录当年新施舍小金棺子三,即是这三件金棺。</p> <p class="ql-block">鎏金錾花银棺(唐)。银质鎏金,由棺床、棺身、棺盖三部分组成。棺床底部出沿,四周镂空,设护栏一周,栏上缀饰宝珠,并镂刻卷草纹。棺身前高后低,一侧錾刻龙纹,龙首高昂,利爪伸展,奔腾于祥云之间;另一侧錾刻虎纹,虎昂首张口,四肢伸展,作行走状,周围饰云气纹。棺身首端饰假门。棺盖弧形隆起与棺身上下扣合。</p> <p class="ql-block">錾花刻字银塔(唐)。塔上刻铭记载,会昌年间灭佛,于大中二年重置。北宋太平兴国二年石志记录,打开唐代地宫时得“银塔子一,琉璃瓶二枚,又得舍利九粒。”即指此塔。</p><p class="ql-block">刻铭:“静志寺会昌六年毁废,佛像俱焚,宝塔全除。至大中二年再置,兴功修建,舍利出兴,离合分明,随人心口,口寺僧众与城隍善交同造银塔子,再安舍利,伏愿法界清泰,业海长銅,一切有情,口会真记。大中十一年四月八日比丘□真定方铭口于记”。</p> <p class="ql-block">阿育王铁塔(北宋)。此塔是吴越国王钱俶效仿印度阿育王铸造的八万四千塔之一。塔身有佛本生故事画面,底座四周并坐众护法神。四角的山花蕉叶上有佛陀诞生等16幅佛传故事画面。塔底阳铸铭文4行23字,推知铸塔时间为乾德三年(965年)。钱俶朝觐宋太祖时将塔携带至中原。</p><p class="ql-block">阿育王铁塔铭文:“吴越国王俶/敬造宝塔八万/四千所永充供/养时乙丑岁记。”</p> <p class="ql-block">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了20余件佛教造像,时代贯穿十六国、北朝、隋、唐到北宋,属于铜、白石、木等不同质地。佛像端庄典雅,菩萨体态优美,力士刚劲有力,弟子虔诚纯朴,诠释了定州源远流长的佛教文化,同时体现了定州作为古代佛教造像中心的工艺传统。</p> <p class="ql-block">左:彩绘描金菩萨立像(隋)。彩绘描金。菩萨弯眉、闭目,表情庄重。身形平直,跌足立于莲花圆台之上。宝冠及裙墨金线描绘并施加红彩。整体装饰效果富丽典雅。《唐定州静志寺重葬真身记》记载:得石函二,大函有四珉像,这组造像即是其中的三尊,另一尊缺失。</p><p class="ql-block">中:鎏金铜力士像(唐-五代)。</p><p class="ql-block">右:金漆木雕弥勒佛像(五代--北宋)。佛方面高鼻,神情安详,体态丰腴。脚踏莲花,端坐在长方形须弥座上。佛像螺髻,身着袈裟,通体涂金,施无畏印。长方形靠背两端分别装饰龙、虎兽头。整座雕像端庄富丽,是难得的保存完好的北宋小型木雕像。</p> <p class="ql-block">晨钟暮鼓,青烟袅袅,虔诚的善男信女在对佛祖的膜拜中经历了悠悠岁月,他们礼献给佛陀的器具也在地宫中安度千年。静志寺、净众院塔基地宫出土了数百件供养舍利的法器和香具,金银器玲珑剔透,铜器精细端正,玉石器温润光洁,木器庄重纯朴,而那些如玉石般光润的白瓷,则是跻身于北宋五大名窑之定窑的巅峰之作。</p> <p class="ql-block">鎏金铜五钴铃(唐-五代)。五钴铃为佛教密宗法器之一,因柄端被切划为五部分而得名。柄端中心铸成矛尖造型,外围带倒刺的五钴环绕矛尖。五曲铃口内悬棒状铃舌。铃身表面分为上下两层、左右五段10个图案区,分别装饰立佛、坐佛、龙、凤等图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鎏金錾花凤凰纹三兽足银熏炉(北宋)。炉体用银板锤鍱(ye)成型,通体鎏金。宝珠形盖钮上镂雕三个桃形烟孔,盖面錾刻四只凤凰相向飞翔于祥云之间。炉身铆接三个兽面,与三个兽首衔环相间排列。三只长足底端刻出足爪尖。炉盖上刻“惠超”等男女佛弟子25人的发愿文,并刻“太平兴国二年五月十六日造记”等字样,应是佛门弟子当年为迁葬佛舍利专门制作的“又施舍银香炉一”之香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鎏金錾花刻字银净瓶(北宋)。佛教法器。胎体轻薄。颈中部附一相轮式圆盘,肩部有大口葫芦形带盖流。肩及下腹錾刻俯仰莲瓣。颈上圆盘面有铭文“张氏、李氏、刘氏、王氏、崔氏、梁氏、张氏、□□吴三弟子愿生生供养”。出土时口部插一金银簪,簪头有一佛形象。太平兴国二年石志记录“新施舍银净瓶一”,即指此物。</p> <p class="ql-block">定窑白釉划波浪纹法螺(北宋)。佛教法器。造型仿天然海螺。壳为螺旋状,喇叭口,尾端有吹孔,侧面有一小圆孔用以调节音量和节奏。通体饰波浪纹,形态逼真。佛教谓:“螺贝之声远闻,以喻佛之说法广被大众。”应是定窑承做的特种产品。</p> <p class="ql-block">佛教信徒笃信天国的生活就是人世间的美好生活,佛陀也需要使用世间百物。在他们奉献给佛陀的物品中,就包括了金银器、玉器、青铜器、国产和从西亚进口的玻璃器以及各种装饰品等美器美物,从中不仅可对古代社会生活窥见一斑,而且可以了解和研究北宋时期的中外交流情况。</p> <p class="ql-block">鎏金錾飞风纹银杯(唐)</p> <p class="ql-block">鎏金錾花葵口银盘(唐-五代)</p> <p class="ql-block">鎏金錾花银盏托(五代-北宋)</p> <p class="ql-block">特写</p> <p class="ql-block">錾花鱼子地刻字六曲银盖盒(唐)</p> <p class="ql-block">錾双凤纹刻字银盖盒(北宋)</p> <p class="ql-block">琉璃葡萄(北宋)</p> <p class="ql-block">蓝色大腹小口玻璃瓶(唐)。用钠钙玻璃无模吹制成型。这种深蓝色细颈卵腹瓶在伊朗九、十世纪乃沙不耳遗址内多次发现,应是进口产品。</p> <p class="ql-block">鎏金花银舍利瓶(北宋)</p> 天下大白一一定瓷 <p class="ql-block">展厅展示了北宋时期定窑制作的众多定州瓷器。同时展厅设计追求的是宋代风格,洁净雅致。馆标文字采用的是宋徽宗的瘦金体,清秀挺拔。</p> <p class="ql-block">定窑是北宋工大名窑之一,创烧历史不晚于隋代,源起或在北朝;经晚唐五代发展至北宋达到高峰;金元时期为其余绪,历时达700余年。定窑产品以“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为主要特点。北宋时定窑制作精湛,瓷质莹润,风格古朴高雅,装饰绚丽,有“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的美誉。定窑在釉色上呈现了一种白中泛青、泛黄的灵动跳跃感,并注重吸收丝织、刺绣、绘画、书法、铜镜、金银器等艺术门类的有益元素,在装饰内容与技法上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并曾一度为宫廷烧造御用瓷器。支圈覆烧鑫置法的发明和印花工艺等制作工艺的改革创新,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影响了包括景德镇在内的诸多窑厂,形成了地跨南北的定窑体系,奠定了其在中国陶瓷史上的崇高地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青釉唾壶(北齐-隋)</p> <p class="ql-block">白釉双系注壶(唐)</p> <p class="ql-block">特写</p> <p class="ql-block">白釉凤首壶(五代)</p> <p class="ql-block">白釉葵口“新官”碗(五代)。定州贡院出土</p> <p class="ql-block">莫印贴花,是先用捏塑、模印等方法作出各种人物、动物、花卉以及几何图案等附件,然后用泥浆粘在坯体表面。具有较强的立体感。</p> <p class="ql-block">白釉莲纹长颈瓶(北宋)</p> <p class="ql-block">白釉莲纹花蒂钮“官”款盖罐(北宋)。刻花,是在未干的坯体上用铁、木、竹等工具刻出花纹,然后施釉入窑烧成。刻出的线条立体感十足,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p> <p class="ql-block">白釉刻莲纹盖碗(北宋)</p> <p class="ql-block">白釉双耳贴像炉(北宋)。堆塑,也称‘堆贴’‘塑贴’‘堆雕’。引出或者塑出立体状的纹饰贴于胚体上的一种装饰方法。</p> <p class="ql-block">定窑白釉龙首莲纹大净瓶(北宋)。净众院塔基地宫出土 高60.5厘米。瓶细长颈,鼓卧足,龙首短流。颈上部为仰覆莲瓣纹,中部为覆莲纹相轮圆盘,下部为竹节纹。肩部刻覆莲纹三重,上腹有缠枝花一周,下腹刻仰莲纹四重。肩塑龙首流,龙前额突耸、怒目、张口、露齿,下颌饰一绺龙须,龙头高昂,颈短粗。瓷脸细白、坚硬。釉色莹润、乳白泛灰,略有垂釉痕。器型修长秀雅,纹饰精细流畅,形体特大,为定窑产品之最,有“定瓷之王”的美誉,被定为国宝级文物,也是定博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黄釉鹦鹉壶。北宋低温釉陶精品,高15.6厘米、口径2.3厘米、足径6.3厘米。</p> <p class="ql-block">-小贴士-我国陶瓷枕最早见于隋代。它作为清凉去热、驱火明目的夏令寝具步入了人们的生活。其形状多富于变化,呈长方形、腰圆形、如意形、银锭形、荷叶形、椭圆形、海棠形、仿生形;陶瓷枕不单是一种卧具,还兼有观赏、陈设价值,其相对平整的枕面可题诗、可作画,纹饰题材多为描写自然和实际生活,包括花鸟鱼虫、吉祥图案、诗文词曲、社会风俗等 装饰技巧有绘画、模印、刻划、剔、雕塑等,所以从创烧之初起,独具匠心的制瓷工匠就十分注意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将诗、书、画、印各种艺术汇集于陶瓷的瓷枕艺术门类,从而使我们可以窥视古人的社会风俗和审美情趣及心理轨迹。</p> <p class="ql-block">白釉褐彩驰鹿纹枕(金)</p> <p class="ql-block">白釉狮托印花如意形枕(北宋)</p> <p class="ql-block">定窑白釉刻莲瓣纹双耳炉(北宋)。胎白质细,釉面匀净,洁白莹润,垂浆泪痕闪绿。采用划花、剔花和堆贴技法。短颈,上腹鼓,下腹部剔八个单层变形的莲瓣,其间勾轮廓线。</p> 故乡星空 <p class="ql-block">名城定州,历史悠久,薪火相传,名人辈出,如璀璨群星,光耀寰宇;如大河清泉,滋润心田。其功业、意志、智慧、品格、情趣之魅力历久而弥新。本馆展出的是定州42位历史上各个时期、各个领域著名人物的动人故事,呼之欲出,催人奋发。</p> <p class="ql-block">本馆文物不多,基本为图板。随手拍了几张近现在的人物介绍</p> <p class="ql-block">以前因痔疮膏而知马应龙,却不知马应龙记入史册的是眼药。</p> <p class="ql-block">一层大厅窗外的开元寺塔,被誉为"中国第一名塔"。</p> 又见东坡一一苏轼与定州主题展 <p class="ql-block">苏轼曾权定州知州。本展馆以图文展示苏轼的诗文和在定州的事迹,并辅之以宋代定州的文物。</p> <p class="ql-block">定窑白釉瓶</p> <p class="ql-block">右:龙耳三足铜洗,左:雷纹铜觚</p> <p class="ql-block">雁足灯</p> <p class="ql-block">錾莲瓣双鱼纹托盏(辽)</p> <p class="ql-block">展厅内景</p> <p class="ql-block">定窑白釉圆托五足薰炉</p> 融合之路一一拓跋鲜卑迁徙与发展历程 <p class="ql-block">北魏,一个由拓跋鲜卑建立的王朝,三至六世纪在北中国演绎了一幕幕影响深远的历史话剧。</p><p class="ql-block">嘎仙洞走来的民族穿越漫漫岁月,雄峙大漠,肇建魏于盛乐。百年帝都平城,鲜卑健儿挥洒着马背民族的豪情,以此为基业,纵横四出,成就了历史上首个统一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的功业。迁都洛阳,取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之躯,为隋唐的统一和繁荣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胡汉民族融合,东西文明荟萃,创造了辉煌的鲜卑文化。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雕刻精湛,惊为天人;永宁寺宝塔辉煌壮丽,无与伦比;魏碑书法,雄强灵动,别成一体;丝绸之路,贯通东西,驼铃声声不绝于途。太和改制,治国大计,卓有成效,成为隋唐制度的重要源流。</p><p class="ql-block">透过吉光片羽的鲜卑文物,我们重温逝去王朝的峥嵘,感悟一千六百年前独特、厚重和辉煌的拓跋鲜卑文明。</p><p class="ql-block"><br></p> 第一部分 拓拔肇启 <p class="ql-block">拓跋鲜卑,从茫茫大兴安岭的嘎仙洞</p><p class="ql-block">出发,一步步融入人类文明发展的大潮</p><p class="ql-block">之中。巍巍兴安,滚滚呼伦,茫茫敕勒,拓</p><p class="ql-block">跋鲜卑族人筚路蓝缕,披荆斩棘,从森</p><p class="ql-block">林到草原,谱写出了一曲顽强奋进的民族</p><p class="ql-block">史诗。他们在诸多民族中几经辗转,最终</p><p class="ql-block">脱颖而出,屹立草原。拓跋鲜卑以前所未</p><p class="ql-block">有的勇气和雄心,完成了由部族向国家的</p><p class="ql-block">转变。</p> <p class="ql-block">这一部分的展出文物,基本是从内蒙古博物院借展的。</p> <p class="ql-block">嘎仙洞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10公里、嫩江支流甘河的北岸,1980年7月,米文平先生在大兴安岭考察时发现。嘎仙洞位于峭壁之上,洞口高出平地约5米,洞口西南向,南北长90多米,东西宽27米,高20余米,洞内西壁距洞口15米处有北魏太平真君四年(443年)的石刻祝文,记载了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派李敞到此祭祖之事,与《魏书》记载基本相符;有力地证明了此处即拓跋鲜卑祖先的“旧墟石室”。</p> <p class="ql-block">重圈纹骨柄角形器</p> <p class="ql-block">鹿角金步摇冠饰(魏晋)</p> <p class="ql-block">翼马纹鎏金铜带扣(东汉)</p> <p class="ql-block">骨鐍(东汉)</p> <p class="ql-block">乳钉纹铜饰牌(东汉)</p> <p class="ql-block">涡纹骨耳坠(东汉)</p> <p class="ql-block">拓跋鲜卑南迁路线图。拓跋鲜卑离开呼伦贝尔草原之后,沿大兴安岭南下,来到西拉木伦河上游,这里是东部鲜卑的生息地,公元156年,东部鲜卑首领檀石槐建立部落大联盟,南迁至此的拓跋鲜卑首领第二推寅率众入为西部大人之一。原先占据草原腹地的匈奴衰落,其部众也被吸纳入联盟之中。拓跋鲜卑由此日渐壮大,在此与东部鲜卑及匈奴不断融合交流,因此墓葬中多见东部鲜卑和匈奴文化因素。</p><p class="ql-block">檀石槐部落联盟瓦解之后,拓跋鲜卑继续南迁至“匈奴故地”一—大青山及河套一带,到达草原与中原汉地的交界处,拓跋鲜卑从此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p> 第二部分 平城隆业 <p class="ql-block">大同,北魏时称平城。自道武帝天兴元年(398年)至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年),作为北魏王朝的国都近一个世纪。近百年的时间里北魏社会发生了重要转型,统治者一方面仿效中原传统制度,以皇权和官僚系统取代了部落联盟首领的推举制,逐步建立起封建国家机制。另一方面通过战争迁徙大量人口充实京畿地区,筑城池、修苑囿、发展生产黄河流域迎来了较长时间的稳定和发展时期。北魏统治者凭借强大的武力维护了西域道路的畅通,保障了商贸往来,为平城经济文化、社会风尚注入了新的活力。</p> <p class="ql-block">这一部分展出的北魏时期文物,基本来自大同博物馆和内蒙古博物院。</p> <p class="ql-block">鎏金莲花纹铜铺首</p> <p class="ql-block">彩绘方形陶毡帐</p> <p class="ql-block">陶牛车</p> <p class="ql-block">野猪纹园形金饰</p> <p class="ql-block">银耳杯</p> <p class="ql-block">嵌绿松石金饰</p> 第三部分 洛邑重辉 <p class="ql-block">太和十八年(494年),北魏孝文帝将国都从平城迁到洛阳,掀起了规模巨大的汉化运动,推动了当时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开创了北魏洛阳时代。据《洛阳伽蓝记》记载,当时的洛阳是国际一流的大都会,西域百国千城,莫不欢附,商胡贩客众多,天下之货悉备,一派繁荣昌盛景象。崇佛之风盛行,龙门石窟、永宁寺等寺院遍布城内外。洛阳成为北朝时期民族、文化、宗教、艺术融合的熔炉。</p> <p class="ql-block">这一部分的展出文物,基本来自洛阳博物馆和大同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灰陶伎乐俑</p> <p class="ql-block">釉陶执盆俑</p> <p class="ql-block">黄釉胡人乐舞扁壶(北齐)</p> <p class="ql-block">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之根,是生生不息的灵魂与血脉。拓跋鲜卑以浩荡之势不断迁徙和发</p><p class="ql-block">展,兼纳远近,吞吐万汇,经过彻底的革新,将草原民族充满活力的气质融入华夏文明之躯,掀起了汹涌澎湃的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运动。历史从这里找到出口,前进的道路豁然开朗,中华民族由此迎来恢弘壮丽的盛唐。回望拓跋鲜卑的历史,即是文化融合、血缘融合的历史,中华民族强劲的机体中流淌着拓跋鲜卑的血液,互相化育,生生不息。</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毕,回看定博,才发现馆前矗立的两个石雕就是馆内文物精品、中山穆王刘畅墓出土的金辟邪。不远处就是开元寺塔。</p> <p class="ql-block">定州开元寺塔位于定州城内南门里东侧,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砖木结构古塔。《定州志》载:“开元寺僧会能,尝往西竺取经,得舍利子,宋真宗咸平米年(公元1001年)始建塔。会能懂其役,伐材于嘉山,至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始成。”</p><p class="ql-block">塔全部为砖木结构,平面八角形,十三层,高84.2米,平面由两个正方形交错而成。比例匀称,外观秀丽。塔有四个正面辟券门,其余四面设假窗,雕几何形窗棂;塔内每层均有梯级,两层之间形成八角形回廊。</p><p class="ql-block">塔内有佛龛、彩绘。当年,宋辽对峙定州处于宋国北疆,军事地位十分重要,宋王朝为了防御契丹,利用此塔了望敌情,据《定州志》载:“盖筑以望契丹”,故又有“料敌塔”之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