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题(67) 古代剧场拉杂谈(5)

网居

        随着时代的发展,戏台建设规模与结构不断扩大增加,并有了较大的变化。明朝中期,戏台建设出现了“新款”形制:将戏台建于神庙山门或过道上,这种戏台称之为“山门戏台”,山西民间还称之为“过路台”,其墙壁上留凹槽,演戏时用作插棱木,铺木板,以便搭作戏台,平时拆除后便是山门。明朝末期,剧场又出现了新的附属建筑,叫“二层看楼”,位置庙院东西相向而列,此时古戏台形制已经基本完备。        全国现存明代戏台有80余座,有近一半在山西。著名的有太原市晋祠明代水镜台、清徐县徐沟村城隍庙乐楼、大同市城区关帝庙戏台、长治市城隍庙明代过路戏台、介休市后土庙献楼等。明代戏台的规模与结构一部分延续于元代戏台形制,面阔多增加为三间,屋顶还出现了重檐歇山顶、硬山顶、悬山顶等。         在现存的古戏台中,清朝的戏台应当数量最多,这一时期出现了戏台建设的全面繁荣与多样化格局。山西省现存清代戏台面阔一般在7到10米,以8米者居多;进深则多在5到8米,并以7米左右的者居多。建筑面积大多在45至100平方米,而且城镇的戏台还会略大些——一般是台基高1.5米左右,过路台在2米以上,屋顶则以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建设居多。在平面布局上,也有长方形与凸字形两种,最为普遍的形式是单层舞楼。除了原来的单体戏台外,明清两代还出现如运城市池神庙的清代三连台,这是建造于同一基座上的连体戏台;再如五台县金刚库村奶奶庙的清代并列戏台(即两座戏台并排而建,面对的神殿不同,可以同时唱不同的戏)。还有三座所处位置呈“品”字形的戏台,诸如万荣县庙前村后土庙(建于清同治九年,即1870年)的戏台。        从国内外剧场发展的历史看,戏台建设大概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         一是自发组织“演出”阶段。人类的大型演出活动起源于古代先民的原始祭祀仪式。远古的先民就是竭尽全力,也是难保衣食的无忧,于是只能请神吃饭,祈求丰衣足食,于是远古的祭祀活动由此产生。于是作为神灵代言人的巫师,也就自然而然便成为最早的演员。这时的表演并非演给人看,而是所有的演员和观众一起演给神看,演这么一出大戏,希望以此来讨得神的欢喜,以求来年的风调雨顺。此时当然并没有专门的剧场,即使有,也是以天为盖,以地为毯,燃起一团篝火,聚拢一批人群,便成为一个小小的“剧场”。 公元前7世纪,深受自然灾害之苦的古希腊人希望取悦酒神狄俄尼索斯,便在每年3月设立了一个酒神节,在郊外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活动中,一队演员站在神坛上唱歌,他们面朝山坡,站成半圆形的歌队,观众依山而立,跟随演员一起哼唱。于是形成的声势浩大的一场“演出”。         二是有组织的阶段。随着文明不断发展,演出的目的完成了从娱神到娱人的一个转变。到罗马帝国时期,节日中的演出成为了人们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表演内容也扩展到歌舞、滑稽戏、神话剧、杂耍等复杂形式,演员的表演越来越向专业化发展。为适应这种变化,罗马剧场的中心舞台表演区比古希腊剧场扩大了许多,而剧场能容纳的观众比古希腊剧场却少得多。舞台前方有一块半圆形区域,成为了达官显贵们观看演出的地方。还有些罗马剧场在观众席上方设置了遮阳挡雨的帆布,呈现出了由露天向室内剧场转变的趋势。同时,罗马剧场四面封闭的结构也有利于不断提高观众席上的听音的清晰度,这可以说是一个质的发展与提升。 <p class="ql-block"> 三是室内剧场形成发展阶段。到了15至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对戏剧的热情又逐渐萌发。此时出现了室内剧场。位于意大利维琴察的奥林匹克剧院(建于1580年至1585年),可容纳400人,是欧洲现存最古老的室内剧场。剧场由意大利著名建筑设计师帕拉迪奥设计,但在开始施工后几个月,帕拉迪奥就去世了,他的弟子斯卡莫齐接手完成了整个工程。剧院由一座防御型堡垒改造而成,其半圆形的观众席显然深得罗马剧场的精髓,而舞台上精致的视觉效果使得临近的街道景观看起来十分逼真,于是室内剧场不单提升了音质,其景观(布景)方式与手断也有了质的提升。于是人类对艺术欣赏也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p> <p class="ql-block">  部份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p><p class="ql-block">(谢谢您的阅读、关注、转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