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姚雪垠一生用硬笔、软笔进行书写,他将执笔书写行为视为文人生命或“活着”的基本形态和价值所在。</p><p class="ql-block"> 姚雪垠著述甚丰,在历史小说创作方面取得了杰出成就,尤其是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曾经轰动文坛。他不仅写出了三百余万字五卷12册的《李自成》,而且还写出了其他许多作品,包括各种散文、诗歌、书信等,总量已达千万余字,有不少文稿、手札和各种形态的书法作品还有待整理出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姚雪垠小时候上过私塾和教会办的高等小学,不仅背诵过大量古文并习作文言,而且受过较为严格的毛笔书法训练。这使他拥有了书写者应有的自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晚年,他更是频繁挥毫书写,留下了许多名副其实的墨宝。据友人回忆:进入晚年的姚雪垠更是喜爱书写自己的诗作馈赠亲友。如他曾―口气书写了自己创作的四首七律,并将这幅书作于70年代送给了作家好友碧野,以此见证彼此的深情厚谊。他还自撰并书写小诗赠友:“著书倦后思名酒,小饮芳醪诗兴回。梦想长篇完稿日,知交欢会醉茅台。”将诗、书、梦、酒、友等文人雅士的美妙人生元素给予了诗意的翰墨表达,直抒胸臆,醉人心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国际交流中姚雪垠也会穿插“书法外交”,如他在访问日本期间自带墨盒、毛笔和宣纸信笺,多次书写墨宝馈赠曰本友人,其书法深受国际友人珍爱。以字会友,亦必有回馈。姚雪垠的书房和客厅里也常悬挂一些作家好友赠他的字画,其中就有茅盾的行书诗轴,叶圣陶的诗笺条幅,其书作内容也往往是彼此唱和的诗作。而要比较集中地考察姚雪垠书写文化景观,自然非姚雪垠文学馆(河南邓州)莫属了。这里的墨香味很重,其手稿及书法作品成为重要的风景。除了姚雪垠本人的手稿和书法,仅就馆中楹联匾额而言,也彰显了极高品位的中华楹联文化。该馆前门匾额“姚雪垠文学馆”为周而复所书;正房匾额“文坛飞将”为茅盾书写;楹联为当代书法家张志和撰书:“瑞雪无垠,得晴日自成气象;姚黄有约,与桃李共沐春风”;西厢房楹联为魏巍撰书:“名满千载传后世,文星百代照南阳”;东厢房楹联为穆青撰书:“笔底风雷传闯史,胸中浩气贯嵩云”。这里既有墨香,也有诗意,将文学和书法紧密结合,创造了令人目迷神移的意境。此外,观赏者还能够从姚雪垠题写书名、题字书联、笔记手札等秀雅的墨迹中见出其笔墨功夫和结体美妙。墨迹有生命,手稿有心跳。在墨迹中永生,这也可谓“文人梦”,且是大梦。</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姚雪垠不仅著述及书法享有美誉,其言说书法的文字也值得关注。他曾与老朋友、著名书家姜东舒论书。尤其对文学和书法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不仅强调“书法家必须具有文学修养”,而且也积极倡导作家文人应不断提升书法水平。他在1980年《书法》杂志上发表了《书法门外谈》一文,集中表述了姚氏“书法三原则”:第一原则是从实用出发,第二原则是讲究功力,第三原则是赞成追求朴素,不要故意求奇。这样质朴简明的书法三原则,对当今绝大多数书写者而言也是适用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姚雪垠生前为自己的书房(书房内笔架、端砚、笔筒、印章等一应倶全)题名为“无止境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姚雪垠(1910-1999) 名姚冠三,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祖籍邓州市九龙镇(原为文曲乡)姚营寨人。</p><p class="ql-block"> 河南、湖北、安徽、重庆、四川、云南、广东、北京、上海、新加坡、日本、法国等地,均留下了姚雪垠的人生足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81年5月11日至6月7日,姚雪垠应河南师范大学、郑州大学、河南省文联、河南省文学学会等单位的邀请,回故乡河南进行讲学活动。在讲学活动中,姚雪垠围绕《李自成》的文学创作实践活动,谈到小说美学、人物塑造等问题。</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82年,《李自成》第二卷荣获首届“茅盾文学奖”。</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92年5月12日,姚雪垠文学资料陈列馆筹备委员会在北京成立。“会上主要是商量,南阳市要在市档案馆的基础上再征些地,先建文学资料陈列馆,逐步向姚雪垠纪念馆过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姚雪垠故居纪念馆占地面积2600平方米,建筑面积55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民族风格的门楼巍然屹立。上悬挂的是著名书法家张志和的庄重大气的楷书“姚雪垠故居纪念馆”;大门两边是南阳国学家聂振弢书写镌刻的长联:贯通明史清史民国史自是一部儒林正史;融通作家书家教育家终成百年文苑大家。高度概括,入木三分。</p><p class="ql-block"> 走进朱红大门,是一座三合院,中间正房,东西厢房,之间有游廊相连,院落宽敞明亮。正房门前的庭院中竖立着姚雪垠先生的青铜雕像,出自著名雕塑家曹俊亮之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正房门楣上方是原文化部副部长,著名诗人贺敬之题写的匾额:姚雪垠故居。正门两旁的长匾刻有大作家茅盾的对联:频年考史拨迷雾,长日挥毫起风雷。</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正房是姚老的客厅,书房和卧室,摆设着古香古色的清末民初的旧桌椅床柜。正面中堂画两边是姚老的诗句:经多实践思方壮,斟破浮名意自平。这是姚老一生心志的总结。周边墙上挂有毛泽东,邓小平两位伟人对姚老的评价和多位名人大家对姚老的评语。还挂着姚老家族三代人的照片,摆放着姚老的作品、用品、手迹,琳琅满目,令人心动。东西厢房是姚老的生平展,以风雨崎岖、信念意志、家国情怀、漫漫长征、执着追求、成就斐然等版块展示了姚老精彩的一生。东厢房门两边刻有大诗人臧克家的对联:毅力、才力、学力、识力、创作六十年,质高量也大;好友、老友、益友、诤友,相交半世纪,知面又知心。西厢房门两边刻有大记者穆青的对联:笔底风雷传闯史,胸中浩气贯嵩云。姚老同茅盾先生亦师亦友,同臧克家先生是益友诤友,与穆青先生有师生之谊。这些当代大作家、大诗人、大记者的对联与匾额,为故居增色不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姚雪垠逝后,姚海天遵从姚雪垠的遗愿,参与主编了22卷本《姚雪垠书系》,并将姚雪垠先生稿酬50万元人民币捐给中国作家协会,设立了“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以鼓励和推动中国长篇历史小说创作的繁荣和发展。</p><p class="ql-block"> 姚海天正在编纂1400万字35卷本的《姚雪垠全集》,把姚老用一生心血耕耘的成果留给历史和后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