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以下文章、部分图片节选自;新浪、搜狐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正兴德茶始建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原名正兴号,由天津八大家之一的穆家(文英)创办,是天津著名的百年老店。清咸丰七年(1857年)更名为正兴德,其创始人穆文英系回族,信奉伊斯兰教,正兴德因此为清真茶庄。旧址在天津县城北门外竹竿巷,最初经销一些来自湖南、湖北的绿茶及安徽大叶茶,同时兼售鼻烟,后来研制出有自己特色的花茶,在天津一炮打响。到了穆家第三代穆时荣期间,在茶叶外包装首次使用“绿竹”作为商标,图案中有绿竹、行云、流水,素雅大方,光绪二十三年(1898年),北京正兴德茶庄在临近回民聚集区牛街的菜市口开业,颇受回族群众欢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36年,天津正兴德茶庄的总账刘少波、广告主任、采办、推销员等与老板产生矛盾而集体辞职。他们集资三万元,由刘少波挑头,在正兴德竹竿巷总店的对面,开办了成兴茶庄。之所以叫“成兴茶庄”,取其信条“成大事业唯信用,兴立基础在精神”之首二字。这大概是中国最早的企业文化口号之一了。注册商标为“城星”,即星辰照耀万里长城,亦与“成兴”谐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成兴茶庄从正兴德倒戈而出,竞争中往往能够知彼知己,扬其所长为己用,避其所短为己戒。企业团队精神自不用说,同时重质量,守信誉,当然最值得称道的是成兴茶庄在营销上的创新。当时小梨园演出用的桌围(亦称桌帏,围在桌子边的装饰物,多以布或绸缎做成)全由成兴茶庄提供,绣花锦缎,异常醒目,上绣演员之名,下缀“成兴敬赠”。换一次角儿,桌围也跟着变换,与场内的横幅相衬。见京剧名家马连良到天津演出,他们便与中国戏院合作,每售出一票,赠观众“成兴”袋茶一袋。同时,电影院在放映电影前,经常播放成兴袋茶的广告。那时为卫生起见,电话机的话筒时兴包裹红绸,成兴茶庄就免费分发,红绸上印着“电话购茶,随时送到,成兴茶庄敬赠”。人们只要拿起话筒,“成兴”二字便扑面而来。成兴茶庄每年用于广告宣传的开支约一万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时间,成兴家喻户晓,广告宣传,无孔不入,报刊、电台自不用说,连浴室的窗帘、百姓家中的年历上都有成兴的广告。旅店、浴池、茶摊、胡同里的杂货铺,无处不见钉有“代销成兴茶”的木牌。此时,正兴德由于人才流失,大伤元气,虽然有上百万元的巨额资本,却在经营上无法打开局面,被成兴压得喘不过气来,次年,正兴德更是做了一项严重错误的决策。1937年,日寇全面侵华,百业凋敝,正兴德想借助日籍台湾人林某“正泰春记洋行”的洋招牌重振雄风,便把自己的福州茶厂易帜。数日之后,抗日统一战线形成,日籍洋行被视为敌资,悉数充公,当然正兴德旗下的福州茶场亦不例外。这不仅让正兴德损失了一个茶场,同时伤及了它的供应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此时的成兴却大举借债南下进货,加强储备,然后乘虚而入,迅速占领的不少北方地区市场。这场茶叶商战,历时20年(至1956年公私合营为止),成兴资本发展到四十八万余元,是创业初的十六倍,而正兴德的百万巨资只剩下三十八万余元,缩水近三分之二。如今的成兴茶庄的全名是天津市正兴德茶叶有限公司成兴茶庄。</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著名京剧演员谭富英、张君秋在天津中国大戏院演出时,成兴亦随每票赠价值一角的袋茶一袋。成兴小袋茶方便实惠,质量稳定,加之在推销方面高招频出,终于成为了民国茶叶界的爆款。成兴茶庄的名声,也随着小袋茶的推广而闻名遐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当时天津中国大戏院的戏票附有“成兴袋茶、首先独创” 字样,购票赠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各时期小袋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当时)成兴茶庄的广告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当时)成兴茶庄精美的茶叶包装盒。</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公元1936年,成兴茶庄成立于天津。在百年老茶庄林立的京津两地,成兴绝对是晚生后辈。您别看成兴是新茶庄,可在其中工作的清一色都是老茶人。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1936年2月,天津茶界出了一件大事。百年老店正兴德茶庄,因内部纠纷处理不当,进而引发了中高层骨干集体辞职,这其中包括了正兴德副理满仲梧、会计主任刘少波、闽庄主任柴鸿霄、宣传主任许鲁真、徽州采办主任郑景侨等。在一干辞职的人当中,能耐最大威信最高的要数刘少波。这位刘先生可算中国近代茶史中的传奇人物,也是后来成兴茶庄的灵魂人物,笔者在这里难免要为他多费一些笔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刘少波,原名刘宏勋,1892年9月20日生于天津。他幼时曾读过五年私塾,后于15岁时到东北大同江口的聚盛汇粮栈学徒。七年的学徒生涯,使得刘少波练就了一身过硬的业务本领,珠算、抄账、接人待物,无一不精。尤其是珠算,那真是堪称一绝。不管是多么复杂的加减乘除,刘少波均能一拨而就,极少出错。据天津茶界的老人向笔者回忆,1957年天津市举行珠算表演,年近七旬的刘少波登台展示。老先生精湛的珠算技艺又快又准,让很多年轻的会计都甘拜下风。刘少波的业务能力之强,也可见一斑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14年,聚盛汇粮栈倒闭,刘少波回到天津,经人介绍加入正兴德老茶庄,一干就是二十余年。虽然刘少波不算是幼年入行,但他对茶叶贸易的敏感度极高,是茶庄经营上的顶级高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刘少波平时除去忙活茶店的生意,还很注意报纸上有关商业动态方面的报道,而且与银行、银号及其他各界的接触面很广。他经常根据得到的各方面消息,很快做出正确的商业判断,并向东家提出改善经营的建议。例如1926年正兴德业务十分兴隆,社会秩序也较为平稳,于是刘少波与满仲梧经理一起建议在法租界的劝业场一带开设第一支店。一支店开业以后,果然生意很好,营业额很高,盈利极多。可以说,正兴德在民国时期的辉煌,与刘少波有着密切的关系。居安思危 便宜主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再把话题转回到正兴德的那次集体辞职事件之上。这么多茶界高手虽离开了正兴德,但绝不会也绝不能离开茶行业。于是他们联合租用了一处门面,准备开设一家新茶庄。经众人公议,觉得创业应以“成大事业唯信用,兴立基础在精神”为宗旨,于是就取这两句话的首字“成兴”二字为店名。刘少波掌管正兴德多年,最善于茶庄经营,再加之他交际极广,与各大银行银号关系密切,在京津两地商誉极佳,于是大家公推刘少波出任成兴茶庄的总经理。成兴茶庄就此正式创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成兴开业之初,租用天津北门外小洋货街长合栈为庄址,专营茶叶批发业务。由于成兴的班底都是茶界资深人士,所以进货批售,熟门熟路,又有财力雄厚的致昌、中和、华丰等银号经理做签订合同的担保人,因而茶叶批发业务发展非常顺利,开业仅5个月,营业额竟然就高达40万元,其中纯利约6万元。</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刘少波没有被开门红的盈利冲昏头脑,而能如《了凡四训》所讲“即时当顺利,常作拂逆想。即眼前足食,常作贫窭想”,这是十分了不起的。刘少波经理这种“便宜主顾”的经营理念,确实值得如今的从业者借鉴。而他那种“居安思危”的经营智慧,更是值得如今的从业者学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在原法租界劝业场开设的成兴茶庄支店。(现在的和平路、国民饭店对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45年~1949年间的天津国民大饭店。(天津档案馆提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刘少波;1892年--1977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第二、三届委员,天津市工商联合会委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58年;自宅图片(4张)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74年;南京路(当时:胜利路)友谊宾馆。(3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76年3月;天津友谊宾馆(南京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76年7月;南京路(当时:胜利路)友谊宾馆(2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正心小学创办人兼校董:刘少波。1946年与友人陈锡华王克昌在天津东郊(现东丽区)大郑庄(老家)出资创办了“正心小学”,并将自家祖宅作为学校校舍……(详情见;作家航鹰所著《商旅》一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003年;天津东丽区(大郑庄)正心小学纪念馆。(2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012年图片;先祖父诞辰120周年。</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