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旅游温哥华</p><p class="ql-block">作者 刘勋甲</p><p class="ql-block">2024 9 3</p> <p class="ql-block">借助美篇平台,分享旅游经历。</p> <p class="ql-block">阅读本旅记前,请先浏览一下此段,了解大温哥华区域局(Metro Vancouver Regional District,or 后来改成Greater Vancouver Regional District),大温哥华地区(Great Vancouver),温哥华市(Vancouver),北温哥华市(City of North Vancouver),北温哥华区( District of North Vancouver),西温哥华市(West Vancouver)及温哥华岛( Vancouver island)。这几个看似同名但互不隶属的市区。</p><p class="ql-block">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British Columbia,又称BC省或卑诗省)</p><p class="ql-block">的主要地区为大温哥华地区(Great Vancouver),包括温哥华市(Vancouver)及其周围的北温哥华市,北温哥华区,西温哥华市,素里市(Surrey)、列治文市(Richmond)、本拿比市(Burnaby)、高贵林市(Coquitlam)、兰里市(Langley)、白石市(White Rock)、三角洲(Delta)、枫树嶺(Maple Ridge)等21个市镇组成,但是并不包括温哥华岛(Vancouver island)。温哥华岛是温哥华市隔壁的一个地区,也属于BC省。BC省省会城市维多利亚却在温哥华岛上。</p><p class="ql-block">大温哥华区域局的主要职能是管理和协调区内各城镇的共用资源以及应付各城镇所面对的共同问题,如区域性规划、食水供应、污水处理、交通、空气质量等。</p> <p class="ql-block">温哥华市位于加拿大西部海岸,BC省低陆平原地区一沿岸城市,加拿大重要的经济,金融,贸易,文化,旅游,餐饮和港口城市,也是世界宜居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我来加拿大虽二十多年,常出入境温哥华机场,但没旅游过这一胜地。</p> <p class="ql-block">这次女婿女儿邀请,我们一家老小六人,自驾游了温哥华及其周边的其他城市。</p> <p class="ql-block">一</p> <p class="ql-block">8月26日从萨斯卡通(Saskatoon)出发,途中停留卡尔加尼(Calgary)和坎卢普斯(Kamloops)过夜。一路经过萨省(Saskatchewan)和阿省(Alberta)平原,阿省和卑诗省(British Columbia)的落基山脉,1千六百余公里。沿途的风景先使我们热身淘醉。</p> <p class="ql-block">正是进入收获的季节。平原地区,高速公路两旁,随着车子前行,广柔无垠的麦田和油菜田进入眼帘。麦子起舞翻金浪。菜籽漂香闻芬芳。秋风送爽,秋色宜人。大型联合收割机正在忙于收割,一辆辆卡车伴随运输脱下的麦粒油籽,尘士飞扬,好一派繁忙丰收景象!机器打包的草料,整齐画一的圆筒形,紧实光滑,其密度向繁星掉落在一望无边的牧场。成群的牛、羊自由地食用还带青绿的牧草,真是牛壮羊肥。那些小牛小羊紧随母亲,寸步不离,十分可爱。</p> <p class="ql-block">车行落基山脉,婉延起伏的盘山公路,威武雄壮的高山後岭,一望无际的翠绿森林,大小净碧的湖泊河流,相互交织,象一幕幕电影镜头,逐渐拉近。尤其雨后的山林,气氛格外清新,云雾缭绕,仙气灵现。感慨大自然的神工鬼匠,造物主给这片土地留下了无与伦比的美景丽色。 年年的山火,烧不尽它的屈犟。一些黑色灰烬地面,小草和幼小松树苗又郁郁葱葱。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游走在这里,我切身感受到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山景和领悟到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深意。</p> <p class="ql-block">沿国道1号高速西行快进入大温时,许多车辆在一地停歇。我们也随大流下车伸伸腰腿。原来离高速不远有一景点,取名新娘瀑布(Bride fall)。我随手拍下,并题诗一首以消除长途坐车疲劳。</p> <p class="ql-block">车入加西处处景,</p><p class="ql-block">处处山水诱游人。</p><p class="ql-block">此处新娘迎顾客,</p><p class="ql-block">谁不停歇拍一帧?</p> <p class="ql-block">二</p> <p class="ql-block">经过了两个白天的行程,28日下午,我们先顺路到了位于大温地区东南的素里,游玩了海滨魅力小城:南素里——白石镇。它是素里最南端的一个小镇,但不属素里管辖。是大温地区最小的一个独立市镇,以立在海边的一块白石命名(因篇幅限制,白石传说略)。</p> <p class="ql-block">据说在几十年前,南素里就是一片海边山丘上原始森林,这里除了百年小镇白石的居民之外,就是居住了一些少量的伐木工人。二三十年前才不断的有人向往世外桃源的生活而选择了这里。直到2000年开始,南素里才逐渐热闹起来,出现了一大批成片开发的社区,比如Morgan Heights, Rosemary Heights, Morgan Creek, Ocean Park等等。白石镇的建设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成了著名的旅游观景点。</p> <p class="ql-block">它的西边是海,南边是美加边境。居民房屋座落在山坡,阶梯似分布所以家家朝阳,户户观海。为了把这个优势发挥到极致,这里的房子造型都跟大温其他地区不一样,很少见那种坡屋顶的乡村风格建筑,而是挤满了带有观景平台和空中花园的平顶“海景豪宅”,全景落地窗和白颜色的外立面也是此间最流行的建筑元素。</p> <p class="ql-block">白石镇延海岸线狭长分布,海边近5公里长的Marine 街,即海滨观光路,其北侧排列着一家家的古董店、餐厅和街边咖啡座。南侧是宽阔的草坪和供游人休息、烧烤野餐的桌椅。还有画家作画,音乐家演奏。再过去就是沙滩和浅浅的海水。 如果说南方的海滨一定要搭配上椰子树才有热带风情的话,那么一条长长的栈桥就是北方海滨最好的装饰。Marine街的东段,就有这么一条长达460米的栈桥,从岸边一直延伸到海上。栈桥建于1914年,在大温这地方,就算得上是“文物古迹”了,这里也是游人最喜欢来的地方,是白石镇当之无愧的地标。</p> <p class="ql-block">如果说温暖的阳光、蔚蓝的大海、宁静的社区远比市中心的繁华热闹更重要,白石是大温地区的不二之选。所以在白石的1.9万居民中,55岁以上的占到了26%,使之成为了大温地区老年人口最多的城市。白石的居民绝大多数都是白人,近些年华人也多了起来,其中大陆、香港、台湾差不多各占三分之一。 虽然当年达官贵人的度假村早已变身寻常百姓的居家小镇,但如今白石仍然是大温地区最受欢迎的观光地之一。据说到了夏天,海边一带会变得十分热闹。每年国庆日(7月1日)周末举行的“海洋节”(Sea Festival)和每年8月举行的沙雕比赛,都是小镇的传统“盛事”,届时会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可惜我们来时,海水上涨,沙滩已经淹没。</p> <p class="ql-block">聪明智慧的白石人把小镇建设得象幅油画,白石的海虫却把沉浸在水中的树枝蛀成了工艺品。他们共同打造白石镇成旅游精品。</p> <p class="ql-block">一列火车,沿海滨路路穿行而过。宏亮的汽笛声提醒我们,是吃晚餐的时候了。啊,一看时间,已是傍晚7点多了。不知不觉,几个小时过去。夕阳下的白石海面,微风习习,金波粼粼。我们依依不舍离开了白石景区。</p> <p class="ql-block">三</p> <p class="ql-block">8月29日,我们游览了温哥华市。先跑马观花,驱车大至看了整个市的基本市貌。</p> <p class="ql-block">市中心,林立的高楼大夏首先吸引我的眼球。广告牌五彩缤纷,车流充满街道,人群熙熙攘攘。市中心被海水环绕,象插在蓝宝石上的一颗明珠。停泊在海上的的游艇,展现出这坐城市现代化气息强烈,海滨特色浓厚。从萨屯来的我们,就象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p> <p class="ql-block">市中心还有象煤气镇,加拿大广场,温哥华科学世界,温哥华观景塔,温哥华公共图书馆,海景大楼,蒸汽钟等著名景点,因时间关系,我们没来得及一一游览。</p> <p class="ql-block">温哥华华埠(又称温哥华唐人街、温哥华中华城),是北美洲继旧金山唐人街最大的华埠。位置接近温哥华西区的中央商业区,北邻市中心东端,东临士达孔拿区,而市中心东端的广义覆盖范围也包括了华埠。华埠内很多人讲中文,甚至不懂英语。华埠内商店都由中文标识。在华埠商店,可买到从中国来的各类商品。在华人餐厅,可吃到中国的各种美味。华埠建筑极具中国特色,红色为主要元素,展现了华人在外的勤劳与奋斗精神,对祖藉文化传统的传承,也显示了加拿大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唐人街的历史,在游览维多利亚华人街时作进一步介绍)。</p> <p class="ql-block">史丹利公园(Stanley Park)是我们游览时间较长的景区。位于温哥华繁华的街区中,开放于1888年,占地400多公顷,离温哥华市区只有十五分钟步行路程。因为城市与自然完美的融合而被评为是世界最佳城市公园之一。公园中有遮天蔽日的浓密的森林,宽阔而平静的湖泊,成群结队的各种家禽、鸟类与人类和谐的相处,行走在Seawall临海大道上还可以听见太平洋的呼唤。我最好奇这里参天的古树,那些死去了的古树,几人连手难以合抱,有的从原根处长出了新根,有的中空可容纳一辆轿车。也成了游人驻足观看的景点。市政府曾征集民众意见如何处理这些死去了的古树,也成了施政议题之一。</p> <p class="ql-block">史丹利公园还是一个慢跑、骑车、滑旱冰或散步的绝佳地点,一条邻水的人行道有22公里长,是世界上最长的人行道。如果愿意徒步则可以登上这里的小山眺望北岸(The North Shore)的风光。除此之外,公园里也不乏各种各样的花园,每年三月樱花盛开之时,整个公园春意盎然,背后的雪山作为衬托,美的无以言表。</p> <p class="ql-block">狮门桥(Lions' Gate Bridge)是加拿大BC省内一条悬索吊桥,总长约1500米左右,1939年开放通车,横越布拉德内湾的第一海峡,连结着温哥华市区以及西温哥华和北温哥华,以北温哥华的双狮峰而命名为“狮门”。</p> <p class="ql-block">大桥隶属卑诗省1A及99号公路,是大温地区内的一条重要交通动脉,亦是温市的主要地标之一。大桥是由酿酒世家健力士家族出资,旧金山金门大桥的建筑师设计建造的,因此,它和金门大桥两者间竟然也有一些“眉宇间”的神似,其设计使用寿命为50年,现已超过三十多年。</p> <p class="ql-block">狮门大桥的桥身原先是红色的,据说是为了配合两岸的巍峨青山,特意粉刷成了现在的青绿色。最佳观赏狮门大桥的地方是史丹利公园北部60米高的展望角,在此可以欣赏北温哥华的壮丽山色以及狮门大桥的全貌。</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我们通过狮门大桥,来到了北温哥华的林恩峽谷公园(Lynn canyon park). 该公园位于北温哥华东部,占地617英亩,包含次生林。大部分树木的年龄约为80至100岁。</p> <p class="ql-block">林恩峡谷公园设有悬索桥,在峡谷上方50米处摇摆。它开放于1912年,由私人建造。</p> <p class="ql-block">30 feet pool,水温冰冷,水面狭窄,水深约10米,水下地形复杂。虽平均每年有一人死在这里,但还是有敢于挑战的勇士从高十几米们岩石上一跃而下。他们的这一跳并没博得游人的掌声,反而观者为他们揑一把汗。但愿他们不为这一跳而失去生命。</p> <p class="ql-block">林恩峡谷还提供一系列步行和远足小径,连接该地区的其他公园,如林恩水源(Lynn Headwaters),莱斯湖(Rice Lake)和内河公园(Inter River Park)。</p> <p class="ql-block">四</p> <p class="ql-block">8月30日上午,我们继续在温哥华市内游玩了固兰湖岛(Granville island)。它位于福溪(False creek)南岸,隔水与温哥华市中心相望。固兰湖岛过去曾经是一个工业区,但于1970年代转型为一个多功能社区。现时该处有多项设施,包括公众市场、酒店、社区中心和剧院等,广受居民和游客欢迎,而艾蜜莉卡艺术及设计大学总部也位于该处。 因此大街小巷到处可见雕刻,画作等工艺品商店,充满艺术气息。</p> <p class="ql-block">加兰护街桥(Granville Street Bridge)横跨其上空,横越福溪并掠过固兰湖岛,连接温哥华市中心及福溪南岸。大桥共有8条行车线,隶BC省99号公路。除了贯通加兰护街外,大桥亦于福溪两岸的其他道路设有匝道,包括北岸的诗磨街、太平洋街和豪街,和南岸的西四街、杉树街和谦乐街。</p><p class="ql-block">这是第二代大桥,于1909年9月6日通车。第三代桥位于第二代桥西面,于1954年2月4日通车。</p> <p class="ql-block">伊丽莎白女皇公园(Queen Elizabeth park),是我们在温哥华游览的最后一站。它座落在甘比街夹33街一带,离海平面152米,是温哥华市的地理最高点。公园占地52.78公顷,每年游人数目达600万人次,为温哥华继史丹利公园后年度游人数目第二多的公园。</p> <p class="ql-block">公园内除了参天森林外,一座巨大的圆顶温室格外引人注目。其内种植各种希奇古怪的热带植物花草,并养有鸡类,今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公园内还有片片花园,散布并隐藏在参天大树之下。不进公园,从外面看,只是一片森林。一但进去,就不想出来。一位生活在温哥华的老奶奶,听说我们从外地来,搭讪说道,在这里走走坐坐,心情特好。难怪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因贬职,心情苦愁,都喜欢隐居山林,种菜养花。</p> <p class="ql-block">五</p> <p class="ql-block">8月30日下午4点,我们来到了温哥华三角洲的措瓦(Tsawwassen)港口,乘轮渡去温哥华岛的维多利亚市(Victoria),并住宿在民居。</p> <p class="ql-block">维多利亚,加拿大华人又称作域多利、大埠,是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另一城市,也是该省省会以及首府地区的行政中心。维多利亚位于温哥华岛南端,隔乔治亚海峡与温哥华市相望。</p> <p class="ql-block">轮渡,本身就是一次海上观景。</p> <p class="ql-block">宽敝的度轮上,下层装车,上层载人。多艘度轮对开往返于温哥华市与温哥华岛。海风吹拂,凉意顿生。海鸟追逐船尾海浪,悠闲自在。海豚无规律浮出海面,既使许多看到的人欢呼,又让许多没看到的人懊丧。宽阔的海面上,点缀着许多岛屿。远眺朦朦胧胧,靠近时却看到森林一片,翠绿葱葱。许多岛上,还隐约看到被树木遮档的房屋。我想,住在这里的人们,心胸有大海的宽广,但生活应该是岛限的狭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他们习惯了,也成自然了。</p> <p class="ql-block">六</p> <p class="ql-block">8月31日上午,我们先游览了布查德花园(又译宝翠花园,Butchart garden)。坐落在BC省温哥华岛中萨尼奇的布伦活湾(Brentwood bay),离省府维多利亚以北约23公里。花园占地5.26公顷。前身为一座石灰石采石场和混凝土工厂,为珍妮·布查德的丈夫开创所有。后来在珍妮·布查德的指导下,于1904年至1939年间改建而成现在的示范花园。至今还是此家族私人财产。</p> <p class="ql-block">公园内地势凹凸不平,有深坑峭岩,有高树小林,有草坪水塘,还有喷泉表演场地等。花卉依地形布置生长,安排得特别精致。品种多样,色泽多彩,花形各异。有的同一品种成片种植,如红花红得象一片火,黄花黄得家一片金。蓝花蓝得象一片海。有的不同花色种成一片,七彩缤纷。吊蓝吊得别具一格,路花独具特色。除此之外,还有日本庭园,意大利花园在此景上添花。毫不夸张,这里是一片花的海洋。拍照不需选角度,处处可取景。游者无不竖指称赞,拍照留念。难怪也有人说,心情不好时来此游一圈,保证会带着笑容离开。</p> <p class="ql-block">下午,参观了BC 省维多利亚议会大厦(British Columbia Parliament Buildings),这是BC省立法机构所在地。 一座新巴洛克式建筑,面临内港,与皇后酒店相对。前面的草坪上是维多利亚女王雕像,以及一尊士兵雕像,以纪念该省在历次战争中阵亡的军人。中央圆顶之上是乔治·温哥华雕像。 草坪上用红花种成的“欢迎来到维多利亚(welcome to Victoria),” 格外醒目,似乎在说议会大厦是民众的大厦,为民服务的中心。</p> <p class="ql-block">省议会现有87位省议员,各代表省内一个选区。与加拿大国会相似,在省议会内通过的一切法案,均需经省督代表加拿大君主签署获得御准后才能正式成为法律。但愿在这个威严大厦里产生的一切法律条款,公正平等,代表5百万BC百姓的利益。</p> <p class="ql-block">离议会大厦约一公里,就到了渔人码头(Fisherman's wharf)。这是一个位于维多利亚内巷附近的渔村。说它是村,是因为有人居住在这里,住的地方是浮在海上的房屋。</p> <p class="ql-block">它的历史要追述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此时商业捕鱼发展迅速,为了满足鱼船的停泊,一个十万加元的渔人码头,建立在Erie街道附近,于1948年3月31日开放。初建码头长120米,6个泊位,能停泊60艘渔船。</p> <p class="ql-block">现在发展成了一个集捕鱼,旅游,餐饮观光景点。游客还可以与渔民一道出海,观看海上捕鱼。也可以民宿水上屋。这里人来人往,十分热闹。老鹰,海鸟,海豹,水獭等也经常光顾。</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站是游览维多利亚唐人街(China town). 唐人街离其他景点仅有几分钟的车程,最邻近的有皇后酒店、市场广场,议会大厦等等。它是加拿大最古老的中国社区,也是北美继旧金山之后的第二座唐人街。写有同济门的牌坊竖立于街头,进入此门的两边建筑,保留着当年的模样。有的巷窄只能侧身走两人进出。巷两边都是小房间商店,有卖中草药的,雨伞的,糕点的,理发的等等。介绍唐人街历史的小博物馆也有许多人参观。这里的藏品,书籍,音象无不记录当地华人的奋斗经历。他们同舟共济,在这一陌生的土地上艰苦求生,奋斗创业,最终成为加拿大的建设者。</p> <p class="ql-block">历史上进入加拿大的华人,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时期。一是1788年跟着一个英国人的船队抵达的,当时是为了做皮草生意。他们就在维多利亚这个地方定居了下来。二是1858年,在BC省的菲沙河(Fraser)下游发现了金子。听到消息的华人,或从美国旧金山北上,或者直接从中国横跨太平洋来到维多利亚。此时维多利亚的人口,从300暴增到4000多,其中三分之一是华人。随着大量华人的到来,而且华人基本不懂英语,喜欢抱团自己待在一起,这样,加拿大历史上第一个中国城,诞生了。华人们修建了商店、工厂、剧院、庙宇、餐馆和农场。他们的背后是三个富有的华商,都是从美国旧金山过来的,其中最大的公司是Kwong Lee,拥有很多生意和产业,可以直接跟当时的国营巨无霸Hudson Bay竞争。三是1880年代,加拿大政府需要劳力修建铁路,又有大量华人来此。铁路修完以后,当时的总理麦当劳,担心中国人来太多了,开始立法限制中国移民的到来。其中最可耻的人头税就是一例。开始是一人50加元,然后100,然后到1903年时达到500加元,这相当于当时一个普通人2年的工资。人头税并没有起到阻止华人来到加拿大的热情,华人交了钱照样进来。中国城慢慢发展壮大,到1911年时,占据了6条街,人口3158人,成为加拿大最大的华人聚集地。要知道,当时的温哥华,华人还没有上百。根据最官方的加拿大2021年人口统计,维多利亚总人口约为38万,华人差不多有1.2万,约占总人口的3.2%。</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与之对应的是,温哥华人口260万7千,华人51万2千万华人,占比 19.7%。在列治文,华人数量已经超过50%。这主要是后来的移民,主要选择在这两地落脚。按照这样的数量增长下去,到了温哥华,估计很多人都会怀疑是不是来了一个假的“加拿大”了,当地白人似乎已沦为少数民族。</p> <p class="ql-block">七</p> <p class="ql-block">去来9天的行程,路上观景5天,市区观景4天。平原风光,山林水色,城市风貌,景区特色,人文历史等一饱眼福。扩大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放松了精神,是一次美妙的享受。</p> <p class="ql-block">我要感谢女婿女儿们多次的邀请,曾经自驾游美国黄石公园,萨省沃斯克苏莱克公园,班夫及贾斯泊公园,今又游温哥华及周围城市。感谢他们一路驾车劳顿还要照顾我们。还要感谢两个小宝宝一路的陪伴,在车上一路的说笑。小宝宝们说,带外公外婆旅游很有用,因为他们吃我们没吃玩的剩饭,还在我走不动时抱抱我。是的,谁要我们愿意呢。</p> <p class="ql-block">下面,我写几首顺口溜,回顾一下这次长途驾车旅行加西温哥华的一些片段。</p> <p class="ql-block">平原秋风催麦收,</p><p class="ql-block">肥牛卧地正反刍。</p><p class="ql-block">农畜大业加中景,</p><p class="ql-block">高质生活不用愁。</p> <p class="ql-block">一路青山一路坡,</p><p class="ql-block">上坡下坡弯道多。</p><p class="ql-block">车行弯道似蛇动,</p><p class="ql-block">人坐车上一路歌。</p> <p class="ql-block">大温地区美如画,</p><p class="ql-block">山笔水墨云作它。</p><p class="ql-block">白石海滩幽静赞,</p><p class="ql-block">林恩峡谷险峻夸。</p><p class="ql-block">固兰湖岛聚游客,</p><p class="ql-block">女皇公园集奇葩。</p><p class="ql-block">旅生醉意不用酒,</p><p class="ql-block">醒来才知不是家。</p> <p class="ql-block">温哥华岛多丽雅,</p><p class="ql-block">山光海色接云霞。</p><p class="ql-block">省府议会大厦前,</p><p class="ql-block">港湾碧水船舟发。</p><p class="ql-block">宝翠花园深谷里,</p><p class="ql-block">苗圃红枚蜂蝶爬。</p><p class="ql-block">百余公里离内陆,</p><p class="ql-block">独自耀眼放光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