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笔记(71)形式的异化

王健生

<p class="ql-block">琵琶、三弦、长衫、旗袍、手绢、醒木、褶扇,这些都是评弹演出传统的装饰和道具。单档或双档是评弹演出的固有形式。生旦净末丑,一人多角,跳进跳出全凭演员的说表,这些都是评弹传统的演出技艺。正因为有这样低成本,灵活性强的演出形式当年评弹一度被称为“乌兰牧骑”式的红色宣传队。她可以随时随地,说走就走,灵活地把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到每个基层角落,那怕是涉水爬山也当闲庭信步。可是现在这样的演出形式已被剧场化和演员的群体化所取代,结果大大提高了演出成本和削弱了剧种的机动功能。这样的改变是否有离评弹的初心?近期来书场里单档演出也很少见了。大型的规模演出中多见的是3-4位演员一台,或者呈现小组联手一台的情景,而且还用上了舞美投影。</p><p class="ql-block">我并不一味反对评弹演出的剧场化和采用先进的多媒体工具,但这绝对不可当作主流。评弹的普及还有许多工作可做,对新听众的培养要让他们接受评弹精华的内容。我听到一位资深评弹学校教师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大概意思)“评歌,小曲等只适宜在茶座,平江路等旅游景点演出,她不属于评弹艺术的主体,在我们评校的授课内容中没有也不教的,评弹艺术的主体还是说噱弹唱”。我们在发展培养新听众方面是否考虑到把最正统、最精华的评弹本体提炼出来供新听众接受呢?要深信年青听众对中国五千年文化内涵是有感情的。并非只有评歌,小曲,小调才是培养青年听众评弹入门的唯一渠道。没有竞争机制的剧种是没有前途的。文艺团队体制改革的紧迫感近在眼前。评弹往何处去?是迫不及待需要认清解决的现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