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鼓舞大陕北 乐动新时代》——全国民间鼓舞鼓乐展演暨首届安塞鼓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于2024年 8月28 至29日在陕西延安市安塞区举行。展演期间《第十七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艺术表演作品初评》同时举行。来自全国十一支民间代表队参加了初赛。</p> <p class="ql-block"> 西安鼓乐,是西安市及其周边地区流传的大型民间器乐乐种,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和“中国古代交响乐”。它起源于隋唐时期的宫廷音乐,并在民间逐渐发展壮大。这种音乐形式集历代民间音乐、民族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和文人创作音乐于一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大型古典音乐形式。</p> <p class="ql-block"> 东兰铜鼓是广西东兰民族文化中乐器。东兰铜鼓举世闻名,“世界铜鼓在中国,中国铜鼓在广西,广西铜鼓在东兰”。东兰县被中国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铜鼓文化艺术之乡”。</p> <p class="ql-block"> “农乐长短”就是朝鲜族人民用“四物”(长鼓、圆鼓、小锣、大锣)表达自己喜怒哀乐。“农乐长短”的分布是以延吉市为中心分布东北三省。农乐长短”已成为中国朝鲜族具有代表性的音乐节目,</p> <p class="ql-block"> 中州大鼓,河南省新乡县传统音乐。中州大鼓形成于明朝万历年间,是豫北地区独有的鼓、铙、镲相结合的民间艺术形式。中州大鼓在鼓类艺术表演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它主要有以下特点:其一,鼓大。大鼓直径3.5尺,重五十余斤,该鼓在人背肩挎的鼓类中为最大,具有原始之美,气势磅礴,且鼓内有拉簧,敲打后可以发出金属声。其二,谱独。鼓谱分为“大忽雷炮”“小忽雷炮”两种。“大忽雷炮”鼓调厚重沉稳,节奏缓慢,鼓调复杂;“小忽雷炮”鼓调欢快,流畅,全谱呈现重复递进的音乐结构,且铙、鼓有对话的独特意境。其三,舞特。舞镲闻鼓而动,完全踩着鼓点,快速变换各种舞蹈动作和造型。鼓舞在传统鼓舞的基础上,增加了巨鼓和空中鼓舞,视觉冲击、空间性、立体感强。</p> <p class="ql-block"> 安塞腰鼓是流传于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的传统舞蹈。安塞腰鼓分为文鼓与武鼓两种形式,文鼓以扭为主,重扭轻打;武鼓以打为主,重打轻扭。这种舞蹈不仅是黄河文化的组成部分,还体现了陕北汉子的剽悍、虎劲和牛劲,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p> <p class="ql-block"> 农乐舞是一种融音乐、舞蹈、演唱为一体的综合性民族民间艺术,主要流传于中国的朝鲜族聚居区。这种舞蹈形式起源于农业劳作,并具有古代祭祀成分,是朝鲜族代表性的民间传统活动。农乐舞的表演内容包括多种形式,如小鼓舞、扁鼓舞、长鼓舞、扇舞、鹤舞、象帽舞等,其中象帽舞以其高难度的技巧和视觉效果尤为引人注目。</p> <p class="ql-block"> 正定常山战鼓历史悠久,早在战国时期已具雏形,至明代已盛行于民间,石家庄市正定县是历史上“常山郡”所在地,故称其为“常山战鼓”。常山战鼓是由鼓、大钹、中钹、小钹、小锣等打击乐器组合而成的一种民间清锣鼓,主要用于广场表演。</p> <p class="ql-block"> 潮州大锣鼓,是广东潮汕地区传统音乐中的一种,是一种由锣鼓乐与管弦乐组合而成的演奏形式。潮州大锣鼓由历代相沿的鼓吹乐类演变而成,是潮汕地区汕头、潮州、揭阳最具群众性的乐种之一,属于潮州音乐中的广场乐。</p> <p class="ql-block"> 上党八音会,流行于山西省东南部长治、晋城一带的一种传统民间音乐形式,因演出时主要使用鼓、锣、钹、笙、箫、笛、管等八种乐器,故名八音会。</p><p class="ql-block"> 上党八音会形成发展于元明之际,成熟兴盛于明末清初,脱胎于宫廷、庙堂、戏曲音乐和民歌小调,主要在古庙会、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等场合演出,演出时吹打并重,文武相接;声情并茂,高亢悲壮;歌戏互补,荡气回肠,具有鲜明的地方性和较高的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 反排木鼓舞是一种流传于贵州省台江县方召乡反排村的苗族祭祀性舞蹈。这种舞蹈反映了苗族祖先不畏艰难险阻、披荆斩棘、长途迁徙、开辟疆土、围栏打猎、创造美好生活的壮举,是苗族神话中造人之神——“蝴蝶妈妈”的象征。反排木鼓舞的舞蹈动作大都根据人的劳动姿态和动物的活动形象创造而成,具有极高的艺术研究价值。舞蹈分为五个章节,以激越的鼓点为主节奏,由踏步、腾越、翻越、甩同边手等基本动作构成。这种舞蹈在过去只能在13年一次的祭祀祭祖节跳,在庄严肃穆的仪式中进行。现已演变为用于健身的民族性舞蹈。</p> <p class="ql-block"> 耍锣鼓是土家族古老的打击乐,起源于商周时期。《土家飞马锣——状元红》是耍锣鼓的代表性曲目。</p> <p class="ql-block">台前台后。</p>